實況報道
網上購物蔚然成風,改變了許多人的消費習慣,即使足不出戶,也可照買不誤。
本地一個專門提供各種網購優惠的網站‘Flipit’今年4月調查顯示,每五名國人中有至少三人最近曾上網購物。
調查預計,本地電子商務市場未來四五年將增長超過11%,網購使用率可媲美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相對成熟的市場。
爲了在這個極具潛能的市場中分一杯羹,網購平台近兩年如雨後春筍般冒起,要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脫穎而出並不容易。
專家認爲,我國雖被視爲測試各類商業數碼平台的理想地點,但網購平台是否能在本地長期生存還有待觀察。
據統計,新加坡是全世界互聯網滲透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每10人中有超過八人是網絡用戶。隨著數碼科技在本地日益普及,網購平台在近一兩年更是百花齊放。
除了已深入千家萬戶的趣天購網(Qoo10),中國電商巨頭阿裏巴巴掌控的網購平台“來贊達”(Lazada)數月前也引進“淘寶網”,並與線上超市RedMart合作,提供更多元化的産品選擇。
美國電子商務巨頭亞馬遜(Amazon)不久前也在本地開張營業,通過Prime Now網購快遞服務,讓消費者透過手機應用選購,並在兩小時內收到貨品。它開業第一天網站就被擠爆,亞馬遜也緊急招聘更多送貨司機,以應付顧客近乎狂熱的需求。
長期研究網購平台産品標價及競爭力的全球定價咨詢服務公司西蒙顧和(Simon-Kucher & Partners)管理合夥人克勞斯博士(Jochen Krauss)指出,我國地小人多,陸路交通基礎設施完善,是試行各類數碼消費與服務平台的絕佳地點,因此吸引各大電子商務平台爭相在本地落戶。
電子商務平台本地運營成本高
但他指出,在本地運營的成本相當高,包括必須支付租用貨倉、添購設施、聘用貨倉管理員和送貨員等費用,其成本結構和負擔實際上並不低于傳統的零售商店。
克勞斯說:“人們上網購物的主要原因在于貨品售價比實體商店低廉,消費者認爲,貨品若直接由網購平台引入和銷售,售價理應低于必須租下店面並聘請店員的零售店鋪。”
他補充說:“網購平台爲了保持競爭力並爭取市場占有率,往往會與競爭對手陷入削價戰。事實上,網購平台也需要人手維持並操作網站,多數也要聘請員工整理貨物,以及安排人手送貨等,以低價售賣産品,因此也加重了負擔。”
克勞斯認爲,本地網購市場雖然仍有增長空間,但近一年來有過多業者加入戰局,讓競爭過于激烈,目前的消費者使用率幾近飽和,尤其是售賣貨品大同小異的“電子市集”(e-marketplace)平台。
他說:“新加坡只有500多萬人口,市場空間相當有限。更何況新加坡是一個各方面設施都很完善、便利的國家,很多人仍偏好到商店或上餐館消費,認爲沒必要使用網購平台。”
以網站或應用訂餐日漸受歡迎
除了上網購物,透過網站或應用訂購餐飲外賣也越來越受人們歡迎。不過,外賣專送平台foodpanda董事經理路克·安德日尼(Luc Andreani)認爲,市場雖已逐漸成熟,但也開始進入飽和期,個別業者若不靠獨特優勢來鞏固消費群,可能就無法長期生存。
foodpanda于2012年登陸本地,與各大小餐館合作,讓用戶上網訂餐,再將食物送到他們府上。
這項服務相當受歡迎,過去幾年也陸續帶動其他業者加入,如UberEATS和deliveroo,就連日常用品與食品隨選配送服務公司誠蜂(honestbee)最近也推出送餐服務,像其他美食專送服務平台一樣,與大小餐館合作,讓消費者足不出戶也可享受名廚美食。
路克強調說:“食物運送附加費及個別餐飲業者支付的傭金是我們的主要收入來源,成本則在于聘用遞送員及行銷與宣傳。”
他補充說:“據我了解,目前所有相關業者仍無法回本,取得收支平衡,但現階段各個業者都希望搶占市場,因此不惜注入大筆投資,要回本還需要一段時間。”
送餐服務業者想要在市場生存,就必須具備競爭對手缺乏的特點。除了食物口感和營養價值,公衆也會注重業者的表現,例如促銷活動、送餐速度和准點送達等。
路克說,foodpanda算是最早進軍本地的送餐服務平台,已建立一定的知名度,擁有穩定的客戶群。他指出,公司也已累積足夠經驗,透過人工智慧技術確保訂單能在最快捷且符合經濟效益的條件下送達。
“我們的系統能計算並且規劃訂單輸送程序,讓訂單可在動員最少遞送員的情況下,快速送給顧客。這不只讓顧客留下良好印象,也鼓勵他們日後再度使用我們的服務,也幫助公司避免聘用過多遞送員,節省開銷。”
電商業者推陳出新鎖定顧客群
引領市場的國際電子商務集團爭相落戶本地,有觀察家認爲,這導致市場競爭過于激烈,無法長期維持現狀,若個別業者不持續推陳出新,找出能鎖住顧客群的獨特賣點,最終或難逃被較大規模集團整合,才得以繼續發展的命運。
源自本地的東南亞最大奢侈品網購平台Reebonz自2009年正式啓用以來,不斷創新求變,以進一步開拓網購市場空間。
Reebonz營運總監馬麗玲說,公司當初看准本地中高價位時尚産品的市場需求,決定設立相關網站售賣這類産品。“當時,要購買新款式的名牌手提袋等,若不飛到意大利或巴黎等出産國,可說相當難。我們發現,很多人喜歡這類産品,但不可能經常到歐洲采購,有個專屬平台引進並售賣相關産品,就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她坦言,由于多數人對上網購買昂貴名牌物品心中存疑,擔心物品真僞及可靠性,這是公司最初面對的一大挑戰。唯有通過引入貨真價實的貨品,並定期舉辦促銷,以提高知名度及顧客對品牌的信賴。
2012年,Reebonz推出“白手套服務”(White Glove Service),幫助用戶轉賣高價位貨品,包括上門取貨及提供專業照相服務等。用戶只要出讓至少三個産品或售賣總值5000元以上的貨品,便可使用這項服務。
前年,公司啓用新應用“Closets”,讓超過300萬個用戶自行買賣二手名牌産品,並爲他們提供貨品運送與咨詢,以及專業真僞鑒定服務。
同一年,公司開拓新市場,引入國際超過150個知名獨立精品服飾,爲用戶提供更多選擇。
專屬網購平台業績不理想聲發改變策略
馬麗玲說,公司算是最先踏入奢侈品牌領域的網購業者,雖已鞏固一定的顧客群,但必須透過創新,持續引領市場。“網購名牌奢侈品是我們的專長,據我們的分析,這個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其需求將持續增加……往後,我們也將進一步擴大海外市場,往國際化邁進。”
有業者靠網購平台取得業績突破,並計劃進一步開拓網絡市場,但也有業者經過一番嘗試後,認爲經營專屬網購平台的開銷及成本與銷售業績不成比例,而決定換個方式,搭上這班數碼經濟快車。
擁有近60年曆史的本地餐具與廚具經銷商聲發(Sia Huat),三年多前開設了一家新的廚房用品專賣店Tools of The Trade(簡稱ToTT),通過結合實體店和網店銷售管道,把餐具與廚具銷售,升華爲時尚生活體驗。
ToTT董事陳慧芬說,公司銷售網站列有超過3000樣産品,啓用前兩年因定期參加大型網絡促銷,還取得不錯的業績。但前年,網絡業績勢頭開始出現疲軟,甚至入不敷出。
“設立一個網購平台的費用約每年1萬8000美元(2萬4500元)到兩萬美元(2萬7200元),這還不包括聘用員工經營網站和排列産品、聘用網絡保安確保網絡安全,以及行銷宣傳等費用。尤其在行銷方面,若沒有注入足夠資金,進行長期宣傳,網站很難集合足夠流量來推動買氣。”
公司于是自今年中起,停止在專屬網站上出售産品,而是將産品列在Lazada網站上。陳慧芬解釋說:“把貨品列在Lazada網站無需附加費,對方只從銷售額中抽取傭金……最重要的因素是,該網站流量很大,它們很注重行銷,也很有知名度,這有助大幅提升我們的産品銷量。”
她補充說:“與登錄專屬網站選購廚房用具相比,一般用戶上Lazada購買的是各種各樣的産品,因此比較容易湊足最低限制以獲得免費遞送服務,這讓我們也間接減低送貨費用的負擔。”
陳慧芬說,公司仍保留原來的網站,只是當用戶點入購買産品時,會被轉到Lazada。她透露,公司也在和其他大型網購平台商談,讓産品列在其網頁上售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