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個月,由于口罩的需求旺盛,口罩機也被戲稱爲“印鈔機”。巨大的需求下,口罩機市場亂象不斷出現。
3月16日,創業板公司贏合科技(300457.SZ)因涉嫌哄擡口罩機價格被立案調查。不過,贏合科技董秘回複,口罩機設備被炒買,是少數客戶自己的行爲,和公司沒有關系。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在锂電設備領域,贏合科技算得上是一家龍頭公司——
贏合科技不僅是LG、特斯拉的供應商,2019年底還憑借主業優勢迎來了上海國資上海電氣的入主。在生産口罩機的這一個多月裏,贏合科技的股價上漲了93%。
然而,對于“龍頭”來說,紅星資本局計算發現,贏合科技在今年2月的20天內接的口罩機訂單,其帶來的營收約相當于上市公司2019年的營收。
換作是你,這個“跨界”,你跨不跨?
陷入多事之秋
涉嫌哄擡口罩機價格被立案調查
買家堵住贏合科技大門索要機器
“跨界”生産口罩機的贏合科技近日風波不斷。
2月1日,贏合科技開始設計研發口罩生産設備;2月15號,開始發出第一批訂單;2月21日,贏合科技證代相關負責人告訴紅星資本局,截至彼時,公司已接到1700台設備的訂單。
不過這個數字,一直停留在了1700台。
根據贏合科技董秘在互動平台的回複,截至3月1日,公司共向河南聖光、中石化易派客、三槍集團等52家企業發貨123台。
也就是說,整個2月期間,贏合科技的産能是123台口罩機。若按照這一速度計算,僅僅是2月1日至2月20日這20天內拿到的1700台訂單,就要到2021年4月才能全部交付。
贏合科技董秘辦回複稱,公司正積極配合政府相關部門的調查,結論將會在近期公布。“目前的調查信息表明,我司口罩機設備被炒買,是少數客戶自己的行爲,和我司沒有關系。”
到了3月18日,贏合科技前CEO于建忠又收到證監會的警示函。警示函顯示,1月6日,于建忠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贏合科技股票3.75萬股,但減持前未披露減持計劃。
更令人意外的是,減持9天後,于建忠又匆匆離職,辭掉了CEO的職位。
跨界生産奇迹:
一個月訂單的營收頂過去1年
口罩機俨然變成了“印鈔機”
今年2月,口罩一“罩”難求。
巨大的需求驅動下,許多企業開始“跨界”生産口罩機。而有能力生産口罩機及相關生産線的企業,自然不會錯過這一機會。
贏合科技就是其中之一。
“我們以前是做锂電池業務的,口罩機業務是疫情之後才開始的。”2月21日,贏合科技證代辦公室曾對紅星資本局介紹說。
據介紹,從2月開工至2月20日,贏合科技就接到了1700台的訂單。“普通口罩機的價格在50萬/台左右,N95的口罩是120萬/台左右。”2月20日,上述工作人員則告訴紅星資本局,這是該公司當時一套口罩生産設備的銷售價格。
毫無疑問的是,這個價格比平常貴太多。
就價格而言,很多口罩生産廠負責人告訴我們,這是平常價格的3倍以上。但也有贏合科技、拓斯達(300607.SZ)等口罩機生産企業對記者解釋,疫情期間原材料價格上漲,口罩機的價格上漲也純屬無奈。
不過即便漲價,在很多人的眼裏,“口罩機”俨然已經成爲了“印鈔機”。我們來簡單的計算一下——
根據太平洋證券3月1日發布的研報:原來0.1元1個的一次性口罩,價格已到3元一個;原來價格3元的N95口罩,已漲到20元一個。
以一次性口罩機每天15萬産能計算,單個價格3元,1天就45萬元。即便將原價全部歸爲生産成本,1天也能有43.5萬元的利潤。也就是說,不足兩天,就能實現口罩機的投資回報。
我們再來計算口罩機業務帶來的巨大好處——
贏合科技的1700台訂單量中,普通口罩機、N95口罩機的訂單比例沒有公布,不過按價格、數量計算,2月口罩機的訂單即能給贏合科技帶來8.5億元-20.4億元的營業收入。
這個營收規模意味著什麽?我們來看另一個數字——
根據贏合科技的業績預告,2019年實現營收16.70億元。也就是說,贏合科技在今年2月1日至21日這20天內接單的口罩機業務帶來的營業收入,就頂2019年半年至一整年的營收。
與訂單火熱相對應的,在二級市場上,贏合科技的股價也一路上揚。從2月3日,贏合科技36.80元/股的收盤價,最高漲至3月10日的71.05元/股,一個月的時間,贏合科技股價一度上漲了93%。
圖據華經産業研究院
並且憑借主業優勢,贏合科技在日前完成董事會換屆選舉、股份轉讓登記過戶,成功引入上海電氣爲贏合科技控股股東,上海市國資委成爲實際控制人。
另外,紅星資本局發現,不僅敏銳的抓住“口罩機”這一風口,贏合科技也沒有放過電子煙這一資本市場追逐的熱點。
2018年11月,贏合科技收購斯科爾51%股權進入電子煙領域。到了2019年上半年,公司電子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35億元,占總營收的13.6%,淨利潤3856.72萬元,占淨利潤總額的20.67%。
不斷跨界背後:
2019年營收淨利雙雙下滑
電子煙業務+對賭壓力巨大
已經坐穩到锂電池設備領域“龍頭”位置,贏合科技“跨界”口罩機的背後,是營收、淨利雙降,和業績對賭的困局。
根據贏合科技的年報,從2015年開始,上市前四年,公司業績平穩上升。2015-2018年,分別實現淨利潤0.6億元、1.28億元、2.26億元、3.3億元。
但是2019年營收、淨利出現雙下滑。
2月27日,贏合科技發布的2019年業績快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16.70億元,同比下降20.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01億元,同比下降37.97%。
對于財務數字的下降,贏合科技解釋,與行業投資放緩、市場訂單減少、銷售規模下滑、研發費用增大等因素相關。
此外,根據半年報,電子煙業務在2019年上半年爲贏合科技貢獻了1.35億元的營業收入和3856.72萬元的淨利潤。不過紅星資本局注意到,2019年11月,國內電子煙産業政策“突變”。隨著電子煙強監管到來,贏合科技業績的新增長點也蒙上了一層陰影。
而按照2019年11月與上海電氣簽訂的業績承諾,原控股股東王維東、許小菊夫婦承諾2020至2022年度淨利潤數將分別不低于2.75億元、3.30億元和4.29億元,三年實現的累計承諾淨利潤數合計不低于人民幣10.34億元。
壓力之下,生産口罩機即是情理之中了——
對于“銷售規模”下滑壓力之下的贏合科技而言,在今年2月拿下的8.5億元-20.4億元的口罩機訂單無疑是場“及時雨”,給全年的營收數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不過,多事之秋的贏合科技是否能走出目前的“水逆”困局,一切還要等待時間的驗證。
紅星新聞記者 袁野 俞瑤
編輯 白兆鵬
(歡迎關注“紅星資本局”微信公衆號。“紅星資本局”專注資本市場,聚焦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