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緣起
從西安到潼關的火車很多,一個小時四十分鍾便可以到達。我乘坐的是k318次列車,9:30從西安發車,不到12點便抵達潼關縣。
找到之前預定的酒店,放下行李,我便坐上潼關到風陵渡鎮的中巴,前往芮城縣風陵渡鎮。
車子行駛到陝西與山西之間的風陵渡大橋,我便下了車,決定步行穿過兩省的交界處。
三、步行前往風陵渡
而曆經時光苒苒,往日的渡口已經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便是長約1400米的風陵渡黃河大橋。橋的這邊是陝西潼關,而橋的那頭便就到了山西芮城。
行走在大橋上,黃河水從腳下流過,身旁是飛馳而過的汽車,我突然想到,當年郭襄站在此地,不知會想寫什麽?
鎮子裏並沒有什麽值得看的,景點都在芮城縣,我便吃了一碗炸醬面,又坐車返回了潼關。
四、探尋潼關古城
到了抗日戰爭時期,日軍想要從潼關進入陝西,中國軍隊憑借黃河天險,在潼關修築工事,封鎖黃河。八年抗戰,日軍最終被擋在了潼關城外,並未踏入陝西一步。慘烈的中條山戰役,八百陝西漢子跳入黃河,譜寫了一首壯麗的悲歌。而潼關古城因爲遭受了炮火襲擊,古城破敗不堪,但基本格局仍然保存完好。
60年代因爲要修建三門峽水庫,有著一千多年曆史的潼關古城也被劃定爲淹沒區,于是潼關縣城搬遷到了現在的新址,而古城人去樓空,城內的建築也遭到了大規模人爲的破壞。
後來,水庫並未達到設計的蓄水位,古城被意外保留下來,但卻已經殘破不堪,如今只剩下光禿禿的夯土堆。
順著馬路,一路向前走,竟然走到了黃河岸邊。在那裏,仍然可以看到當年抗戰留下的碉堡遺迹。
原本打算直接返回酒店,但聽說當地政府爲了發展旅遊,在古城遺址附近重建了一座潼關古城,便又繼續向前走。
費了很大勁,繞了一大圈,終于來到了所謂的“潼關古城”。但看過後很失望,因爲那些只是人造的仿古建築,根本沒有古城的韻味。
古老的潼關古城再也無法回去了。
五、前往函谷關景區
曆史上,這裏發生了許許多多的故事,比如老子與《道德經》,“雞鳴狗盜”的故事等等。函谷關始建于西周,戰國時秦國占據函谷關,因此它進可攻退可守,最終統一了六國。漢朝時在洛陽新安縣重建函谷關,是爲漢關。在函谷關和潼關之間有一條道路,稱爲函關古道,它是古時候從洛陽到長安的必經之路。順著它,一路西行,便可以到達古都長安。
還有太初宮 ,它位于函谷關東城門右側。傳說,尹喜迎候老子到函谷關,行以師禮,求老子爲其著書,老子便在此寫下了《道德經》五千言。爲了紀念這件事,後人便在老子住經的地方修築了太初宮,它曾是一座道觀。現在的太初宮是唐朝所建,後面曆代修繕而成。
站在上面,遙望遠處,可以想象當年在這裏發生的戰爭,一切都化作了塵土,只留下後人憑吊。
在裏面逛了三個多小時,便將整個景區逛完了。
在景區外面吃過飯,便又坐車來到靈寶西站,坐高鐵返回西安。
六、旅遊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