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所有前程其實在出生前都已被前定,而知道者能對此進行准確預言。這些實例在古代有不少被記錄了下來。在《前定錄》以及《明皇雜錄》中都有這樣的實例。
和尚預言兩人的前程竟能一一說准
在《前定錄》中曾記載著這樣一件事。在唐代宗永泰年間,有個叫道昭的和尚自稱是蘭州人,俗家姓康。少年時曾得病但一直得不到醫治。有一天他睡醒後就說:“我看見了陰間的善惡報應之事”,于是出家做了和尚。
他在太行山一共修行了四十年,在這期間一直苦守佛家戒律。他會經常講述別人未來的事情,說得比較隱晦,但過後卻都能一一得到了驗證。
有兩個客人曾經來到寺中來問自己的功名前途。一個叫姚邈,有明習經學的功名。另一個張氏不知其名,他有世襲官職的資格。
道昭和尚首先對張氏說:“您能做四任官,但千萬不要去範陽做官。如果在範陽,四月八日得病將無法醫治。”然後又對姚邈說:“您不適合做文官,不過如果能夠去從軍,也可有三十年間有官可做。不過您若有病可千萬不要去找胡人來醫治。”
就在這一年張氏在襄鄧一帶當了官,並多次調任新的職務。後來他要求到江南一帶去做官也都如願了。再後來他被上司選中而做了虢州盧氏縣令。然而他到任兩天後就死了,而且死的日子果然是四月八日。以後人們才明白,範陽就是盧氏的望族之意,而非張氏之地。
而姚邈則後來考舉人不中,到了容州去跟隨他的一個熟人從了軍。在以後的三十年間他不斷升任重要官職,後來因爲另外娶了媳婦而得病,並吃了一個黃氏老太太的藥而死。後來有人查訪黃氏的來曆,發現她原來是個外族洞主所放逐的婢女,實際上就是一個胡女。
據《明皇雜錄》記載,唐朝開元年間,房瓘在任盧氏縣令之時,被人稱爲真人的邢和璞從太山而來。當時房瓘虛心相待以禮相迎,並與邢和璞攜手並肩散步。他們不知不覺地走了幾十裏地而到了一個叫夏谷的村莊。在那兒他們遇到了一個廢舊的佛堂,佛堂內松竹茂密,日映斑斓。
只見邢和璞走到松樹前坐了下來,並用手杖敲著地,讓侍從的人挖地深達幾尺。結果挖到了一個瓶子。瓶裏塞滿了唐朝大臣婁師德給永公的信。邢和璞笑著對房瓘說:“明白是怎麽回事嗎?”房瓘立刻顯出驚訝的樣子。此時他想起了當年當和尚時,永公就是房瓘現職的前任。
邢和璞對房瓘說:“你死的時候,一定是因爲吃魚湯。死了以後,應該用梓木爲棺材。然而不能死在你的家裏,也不死在你的府衙裏;還不死在寺院佛堂中,不死在親友的家裏。”
後來房瓘被派到阆州任職,寄住在阆州的紫極宮。他當時臥病在床有好幾天了,就在這時阆州刺史忽然做了魚湯邀請房瓘到郡齋赴宴。房瓘欣然去赴宴了。然而他自赴宴後一回家就突然死去了。州主下令在紫極宮作了棺材,棺材是用梓木作的。
【圖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