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幢寺位于廣州市海珠區同福中路和南華中路之間,占地面積1.97萬平方米,以環境清幽、園林優美而著名。其原址南漢時稱爲“千秋寺”,明初這裏成爲郭氏花園,明末改爲寺院,稱作“海幢寺”,清初該寺大規模擴建,成爲廣州“四大叢林”之冠。1993年8月,海幢寺被定爲廣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我在廣州有一位認識了十幾年的攝友:輝哥,他關注到我的旅遊專欄後時常會在微信上鼓勵我,同時極力邀請我去廣州,說要陪我同遊,跟我介紹廣州的古建築寺廟。兩年前輝哥中風了,現逐漸康複中,能拄拐走一段路,在我眼裏他一直亦師亦友,很多年沒見他了,也很想去看望他,輝哥是個老廣州,知識很淵博,多年前我們有過幾次結伴出去攝影采風,能有他導遊全面感受廣州實在是幸事。
我們從位于南華中路的北門(正門)進去,一塊镌刻著紅色“佛”字的大石頭立在路邊,一座上書“海幢寺”金字的牌坊突兀的立在狹窄的街道上,牌坊背面則書“靈光萬丈”四字。
從兩個放生池中間走過,迎面上台階有一座天王殿,正面供奉著彌勒佛,兩側有四大天王。
天王殿背面是韋陀菩薩,手持降魔杵,面向面向著寺院,守護著伽藍(即道場)。輝哥告訴我韋馱手中的降魔杵觸地而立表示該寺院爲民間寺院,皇家寺院降魔杵是扛在肩上的,這個知識點我還第一次聽說。
輝哥信佛,中風後行走困難的輝哥在保姆的攙扶下,非常虔誠的手持線香繞大雄寶殿三圈。
海幢寺進深至此,我有些失望,感覺寺院太小,與名氣不符,輝哥告訴我,現在的海幢寺只是當時古寺的一小部分。原來的海幢寺範圍是北至珠江之濱,南倚萬松嶺、寶崗,東起現在的前進大街、牛奶廠街,西側與伍家花園爲鄰。今天的廣州紅十字會醫院、海幢街道辦事處、海珠區公安分局、南武中學,以及同福大街、福場路都屬于當時的海幢寺範圍,其面積之大相當于三四倍今天的光孝寺。
重新折回大雄寶殿,來到院落中,欣賞門前對稱對兩株古松盆景。兩株古松造型優美,展現著海幢寺的與衆不同,清代,這裏曾經是廣州地區最大的園林,被官府選爲接見外使的地點,有紀錄可查,乾隆58年(1793)12 月,兩廣總督長麟在海幢寺爲馬戛爾尼率領的英國使團接風;乾隆59年10 月,兩廣總督長麟在海幢寺接見德勝率領的荷蘭使團,驗看國書。
再往前追溯,五代南漢時(917-971),大越國興王府在珠江兩岸建二十八座寺廟,其中的千秋寺就在此地,當時的千秋寺只有一座佛堂和菩提堂。後來的數百年間,逐漸隱沒在一片民居當中。明末富商郭龍嶽購得此處建爲花園,再往後,光牟、池月兩位僧人向園主郭龍嶽募緣得該地,建立佛堂取名爲“海幢寺”。
康熙18年(1679)海幢寺藏經閣建成,比大殿高三分之一,與對岸城北的鎮海樓遙相對峙,被稱爲嶺南雄刹。1686年,藏經閣改爲後殿,1719年又改爲觀音殿。到了乾隆31年(1766年),增建毗廬閣等多處,鹹豐2年(1852年)設立學館,以詩學教授僧徒,光緒年間,海幢寺到了全盛時期,光僧人就有三四百人。
資料記載:該石爲清代廣州十三行首富伍崇耀(伍家第四代 ,1810-1863年)花了數百兩白銀從太湖買來運回廣州,安置在伍家別墅“萬松園”小苑之中(在海幢寺西側),成爲“萬松園”別致一景。嘉慶年間(1796-1820年)羊城書院掌教,廣東知名書畫家謝蘭生等文人騷客常來此舉杯揮毫。後來,伍家家道中落,“萬松園”逐漸殘破,此石中的珍品也被荒廢在園中。1938年10月,日軍占領廣州,曾將“猛虎回頭”石強行奪取到江南憲兵司令部 ,此後,“猛虎回頭”石流落坊間。直到新中國成立前夕,有一位姓黃商人賞識此石,花2000元港幣購回家中放花園中觀賞。解放後,“猛虎回頭”石最終被放置在如今的海幢寺內,供市民觀賞。
輝哥坐下休息,給我講寺廟還有一古物值得搜尋,于是我沿著東側往北門方向走完先沒走過的部分,有一座樹著遊客止步牌子的小院子,裏面正在施工,海幢寺住持光秀法師正好送客出來,看起來海幢寺正在努力募資建設中。
素仁是廣州海幢寺前主持、佛教界大師,創作的盆景多仿前人倪雲林和八大山人畫意,取法乎上,幹條清瘦,因樹取勢,不求枝茂,形成扶疏挺拔的“高聳型”盆景,個性鮮明、獨樹一幟且富有禅意。
老廣州輝哥告訴我,抗日戰爭期間,公園內的古建築,大部分被毀。“文革”時天王殿被砸爛,真正原裝正版的古建築,只剩下大雄寶殿和塔殿兩座。上世紀90年代初海幢寺與海幢公園還是同屬一體,那時寺院內還有“碰碰車”和酒家,成爲一道怪異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