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英鐵攝影 雲遮霧障的拉法山
拉法山,位于吉林省蛟河市。這是座長白林海中的縣級小城,也是張廣才嶺和長白山脈交彙處的一座山城。四圍青山連綿,峰巒疊嶂。但站在蛟河市的大街上擡頭東北一望,那座首先映入眼簾的峰巒,就是拉法山。拉法山國家森林公園,也因拉法山而得名。
拉法山是個滿語和漢語混雜的名字,是滿語“剌法”+漢語“山”合成而得。它的名字的最早來源是滿語。
頭條智能圖片 大清太祖努爾哈赤
東北的滿語地名,多以動植物的名字或者附近的山川地貌命名,這是滿族人的習慣和智慧。按照這個邏輯,“拉法屯”應該因拉法山而名。因爲在中國,以大江大河大山大嶺命名地名的居多,但是,這拉法山卻不!拉法山卻是因拉法屯而得名。此實乃倒將過來的咄咄怪事!也就是說,是先有拉法屯(今拉法鎮),後有拉法山。
拉法屯,曾是明清時代自盛京(沈陽)至甯古塔邊疆驿路中的一個重要驿站。
劉長善攝影 塔頭草甸子
“拉法多洪驿站”旁邊有條河,名“剌法(拉法)河”。滿語“剌法”,由“剌法木”音變而來,譯成漢語是“澇豆秧”的意思。“剌法河”,即兩側生長澇豆秧的河。澇豆秧又稱山野豌豆、透骨草,喜歡生長于草甸地帶。看來,方拱乾所說的“多洪屯”渡口,就是這個兩岸的草甸中長滿了塔頭草和澇豆秧的“剌法河”。但滿語的“剌法(拉法)”和“剌法木”是有區別的。
頭條智能選圖 獵貂的滿族人
但是,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文人楊賓爲到甯古塔探父葬,在他所著的《柳邊紀略》中,把驿路上的“拉法站”,依然寫爲“額伊虎站”,與清初順治年間方拱乾所寫的“額伊瑚衛”的發音相近。“額伊虎”也是滿語,意爲“貂”。貂,是滿族人最喜歡獵捕的珍貴毛皮動物。努爾哈赤就曾是挖參、獵貂、采菇能手。說明,此地不但有熊出沒,而且在明朝時,此地就是女真族中的巴拉人的獵貂之地。大清建國後,此地是吉林打牲烏拉總管衙門獵捕野生動物的貢地。
程英鐵攝影 拉法砬子即拉法山
拉法山的土名,叫“拉法砬子”。拉法,是滿語“剌法”的音譯,但砬子,卻是漢語,意思是巨大的岩石。拉法山峭岩壁立,怪石林立,叫“砬子”,十分恰當。由此可見,拉法山之名首先是以山下的拉法屯地名取名,其次,是闖關東的漢人來到此地後,借助“剌法”的滿語之音+漢語“砬子”,就組成了拉法砬子,即“拉法山”。至于後人解釋的“有貂之山”和“有熊之山”,都是通過滿語的原義演繹的。但卻並沒人稱它爲“渡口之山”“塔頭草甸子之山”或者“澇豆秧之山”因爲這幾個名字,都與“山”之名號不太靠譜!
程英鐵攝影 九頂鐵叉山——蛟河拉法山
但是,世上早有“九頂鐵刹山、八寶雲光洞”之說,那是遼甯省本溪市區東50余公裏的本溪滿族自治縣南甸子鎮境內的鐵刹山。鐵刹山有元始頂、真武頂、靈寶頂、玉皇頂、太上頂5座主峰,最高峰元始頂海拔912.9米。從東、南、北三面觀望,皆見三頂,三三得九,故又名“九頂鐵刹山”。
頭條智能選圖
遼甯本溪人曾說,蛟河人是借本溪“九頂鐵刹山、八寶雲光洞”之文化來美化拉法山。因爲蛟河的“九頂鐵叉山”不但名字與本溪的“九頂鐵刹山”發音一致,而且那長眉李大仙之說、楊金豹下山之說,都是從本溪鐵刹山剽竊來的。
程英鐵攝影 架設了空中纜車索道的拉法山
至于長眉李大仙,那是商周時代的神仙。神仙能遨遊四方。他能在你本溪鐵刹山雲光洞修煉,難道就不能雲遊到我們蛟河的拉法山穿心洞中修煉嗎?說不定比在本溪鐵刹山修煉的時間還早,還長呢!
頭條智能選圖 道觀中的石象
但遼甯的本溪人說,這故事也是從“鐵刹山”搬來的,鐵刹山上至今還有楊金豹的曆史遺迹爲證。可蛟河人說,長眉李大仙本來就在拉法山的穿心洞中替穆桂英養育了楊金豹,那縣志中也是有記載的……
看來,這些地域性的文化官司雖然難以澄清,但是對發展旅遊,爭爭吵吵的倒是一大趣事兒。
程英鐵攝影 拉法山玻璃棧道 步步驚心
蛟河人說,拉法山,有泰山之雄。它的海拔雖然只有886.2米,但它在蛟河平原上拔地而起,九峰插天,突兀而崛峨,很有泰山之風姿。
程英鐵攝影 拉法山有黃山之奇
蛟河人說,拉法山有仙山之幽。它群峰林立,號稱九九八十一峰。而且峰峰有洞穴,總量有八九七十二洞。其中的氣泡洞長22.2米,寬3.4米,高2.5米,海拔高度754米,是原始造山運動時,地下岩漿噴出地殼時由岩漿中囊狀空氣沖擊噴射而形成的特殊洞穴,具有特殊的觀賞價值和地質科研價值。拉法山氣泡洞的發現,填補了中國地質發現的一個空白。號稱世界第二大氣泡洞。
程英鐵攝影 拉法山之一洞三口的穿心洞
拉法山有一千古之謎的塔洞。洞內有用石塊疊落成的人形之塔,不知何人何時疊成,石塊之間無泥土粘連,卻曆經千年而不倒,實爲奇事。有資料稱,此塔乃東漢時東北少數民族政權的高句麗埋葬第四代王闵中王之所。
遠眺蛟河市的拉法山
程英鐵攝影 拉法山之怪石砬子
程英鐵攝影 拉法山在臥象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