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影響,日本好不容易成功申辦的奧運會,這次可能又要泡湯。
曆史上日本已3次成功申辦奧運會,如果這次再泡湯,東京將成爲唯一2次舉辦都失敗的城市。
一、1940年的棄辦
奧運會始于1896年的希臘雅典。
到1930年時,已經成爲在國際上很有影響的體育盛會。
這一年,日本東京的新市長永田秀次郎上任。
他掐指一算,百年一遇的日本皇紀2600年慶典,趕在1940年。
而1940年,恰逢第12屆奧運會舉行。
阿姆斯特丹第九屆奧運會
皇紀,是日本第一個天皇即神武天皇即位後的紀元。
由于日本天皇萬世一系,無人篡位,1940年恰好是皇紀2600年。
也即日本建國2600年。
此時,1930年,奧運會已經舉辦了9屆。
第10屆將在1932年舉行,舉辦地已確定是美國洛杉矶。
1936年第11屆在哪裏舉辦,要到1932年奧運會舉行時才能確定,這個日本沒有必要爭,也沒有時間爭。
到第12屆,即1940年日本建國2600年時,是日本舉辦的一個好時機。
永田市長想,截至目前,奧運會還從來沒有在亞洲舉辦過。
如果能在建國2600年這一年在日本舉行,那是對天皇和日本建國絕好的紀念。
全世界都能領教“天皇”“國威”。
讓奧運會首次走進亞洲,這將是日本的榮耀;
是明治天皇富國強兵的夢想;
也是日本向世界證明領先亞洲、脫亞入歐的有力證明。
第10屆洛杉矶奧運會
永田越想越興奮,打報告,馬上辦!
1931年,東京議會通過舉辦奧運會的建議。
1932年,東京正式向國際奧委會遞交申請書。
當時,世界上有9個國家同時申請。
日本志在必得。
爲此,他們打出“奧運外交”的牌子,對奧委會委員們逐一公關、突破。
他們邀請國際奧委會主席到日本考察,以最高的熱情、最高的規格、最足的誠意招待之。
還以支持墨索裏尼入侵埃塞俄比亞爲條件,換取意大利退出奧運會申辦權的競爭。
就這樣,一番合縱連橫,1936年奧委會終于投票決定,讓東京獲得了第12屆奧運會的舉辦權。
消息傳到國內,日本舉國歡慶。
1936年第11屆奧運會
然而,他們很快發現,自己可能錯了。
此時的日本,已經與1931年大不同。
日本法西斯軍國主義分子,通過二二六兵變,牢牢控制了日本政府,政黨內閣變爲軍部傀儡,立憲君主制變成法西斯獨裁。
舉辦奧運會的風景變了。
以前是日本政府說了算,現在是日本軍部說了算。
以前政府想辦奧運會,現在軍部想侵略打仗。
一年後,日本就發動了盧溝橋事變,罪惡!
由此開啓了長達8年的全面侵華戰爭。
奧運會計劃,也因國家重心調整,已無力他顧。
舉辦奧運會需要大量基建,大量財力投入,這勢必會影響侵華戰爭。
軍部不答應。
所以,東京奧委會不得不宣布,奧運會“如果政府不支持,那麽只能放棄。”
1936年柏林奧運會
很快,軍部表態。
七七事變一個月後,陸軍省公開發布聲明,稱:
“鑒于事變的態勢,馬術比賽需要長期技術訓練,馬匹需要長期調教,因此不推薦現役將校參加(奧運會)。”
軍部的聲明,就是日本政府的方向,首相屁都不敢放一個。
另外,中國也在痛批日本。
1938年3月,開羅舉辦的國際奧委會上,中國代表疾呼:
日本法西斯對中國實施侵略戰爭,這樣的法西斯政府舉辦奧運會,已經失去了其意義!
1938年5月,日本內閣會議通過《國家動員計劃》,決定限制戰爭以外的物資材料使用。
主管奧運會的厚生省大臣木戶幸一弱弱地稱:
“目前對華戰爭的形勢,要求我們進一步做好長期戰爭的准備……舉國家之力……實現戰爭的目的……”
2個月後,日本正式放棄奧運會,向奧委會返還了12屆奧運會的舉辦權。
此時,日軍和中國軍隊,正在開展武漢會戰。
可以說,因爲侵華,因爲武漢,日本調整國策,不得不放棄了奧運會。
這就是東京80年前的失敗。
1940年的奧運會日本宣傳海報
二、1964年的成功
日本法西斯發動的侵略戰爭,最終導致了它的滅亡。
戰後,在美國的傾心改造、扶持下,日本政治徹底改革,經濟實現飛速發展,不到10年,日本又成爲世界經濟強國。
1964年,第18屆奧運會成功在東京舉辦。
奧運盛會,從來都是一個向世界展現實力的窗口。
日本抓住首次舉辦奧運會的機會,不遺余力地宣傳。
他們要向世界宣告,戰敗的日本民族,重新在經濟上站了起來。
當年的日本經濟、科技,也真是領先:
——時速200公裏的子彈頭列車,爲奧運會開通,這是世界上第一條高速鐵路;
——連接羽田機場和東京中心地區的輕軌、高速公路,也標志著日本速度;
——精工集團,推出平均每天只有0.2秒誤差的石英鍾表,用在賽場裁判員手上;
——全球首次通過人造衛星進行了電視實況直播;
——日本家庭電視普及率,竟然達到93.5%;
——還有賽場上的富士膠卷廣告,雪片似的覆蓋各大賽場、角落。
1964年奧運會
奧運會帶給日本的財富不止這些。
此次奧運會,讓日本品牌走向全世界。
之後,日本經濟強勢出擊,索尼收購哥倫比亞電影,三菱收購洛克菲勒大廈,太陽旗飄在了紐約高樓上。
日本甚至打出“收購全世界”的口號。
奧運會讓日本賺大發了。
這一年,日本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濟合作發展組織。
經曆了明治維新和二戰慘敗的日本,終于開啓了自己的“國際元年”。
三、2020年的噩夢
如今,2020年的這次奧運會,日本夢想著再像56年前那樣,再來一次“國際聚力”,打一場經濟上的鹹魚翻身仗。
正如安倍所夢想的,“讓奧運會成爲掃除15年通貨緊縮和經濟衰退的觸發器”。
爲此,日本再次爲奧運會舉國動員,憋足了勁兒。
日本2020年奧運會宣傳
比如金牌的制作。
他們估算,今年奧運會總獎牌數會在5000枚左右。
而根據國際奧委會要求,金牌中的黃金含量至少在6克以上。
爲了打造獎牌,日本號召國民捐出舊手機和家電。
因爲,每部手機中有0.05克黃金,筆記本電腦中的含量是手機的10倍。
最終,日本國民捐出了7.9萬噸的手機和家電。
日本人從中提取了32公斤的純金和3500公斤的純銀、200公斤的銅。
成功申辦後
再比如巨額財政支出。
爲了舉辦奧運會,日本早早做足了功課,直接的支出就超3萬億日元,超出預算3倍多。
間接成本,如交通升級、汙染治理、城市改造等,就更難以估算。
因爲這些項目,是由民間資本付出的。
然而,就在一切具備,靜等客來時,疫情爆發了。
奧委會委員龐德在2月底說,如果5月底日本還不能控制疫情,今年的奧運會恐怕將取消。
注意,他說的是取消,不是延遲。
因爲延遲可能導致與其他賽事沖突。
如果真要取消,對日本經濟來說無疑是一次血本無歸的巨大打擊。
甚至由此引發金融危機。
果真如此,東京將成爲3次舉辦奧運會、卻2次都失敗的城市。
也是唯一2次成功申辦卻最終無果的城市。
奧運會到現在,已有124年的曆史,一共停辦過3次,3次都是因爲戰爭而取消。包括1940年的東京奧運會。
那麽,您覺得,這一次,疫情之下的奧運會能否如期舉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