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美國發動了伊拉克戰爭,伊拉克的薩達姆政權被推翻,美國到底從中得到了什麽?
看待這個問題,那就要深究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的動機。
其實伊拉克的薩達姆政權在被推翻前的10多年,一直飽受美國的經濟制裁。這一點倒和伊朗很像,但是奈何伊拉克的整體國力不如伊朗,在美國攻打伊拉克戰爭之前,伊拉克的經濟就已經處于崩潰的邊緣,2002年伊拉克的GDP總量只有190億美元左右,要知道在1990年,伊拉克的GDP還超過千億美元。
只有這一點經濟實力,在長時間的美國制裁中,伊拉克的經濟已經被放幹了血。所以在美國打進伊拉克的時候,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推翻了薩達姆政權。而所謂的伊拉克數10萬的共和國衛隊更是一拍兩散,在攻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時,根本沒有見到這些人。
而美國爲何要推翻薩達姆政權呢?那就是美國不能容忍薩達姆動美國在中東的奶酪。1990年的海灣戰爭,美國迅速反應幫助科威特複國,以及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全部都是因爲薩達姆動了美國在中東的奶酪的行爲,美國進行的強烈反擊。
1990年的海灣戰爭,是伊拉克輕松占領了科威特,一度控制世界1/5的石油資源,這對美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利益挑戰,美國不允許中東出現一個強國,更不願意出現能夠威脅到美國利益的強國,所以美國必須出手。
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這是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再次的作死行動,伊拉克在戰爭前,由于長時間受美國的經濟封鎖想要改變這一種現狀,就與歐盟不大的火熱,以此想要把伊拉克的石油結算貨幣從美元改成歐元。這又是一次觸碰了美國逆鱗的行動,所以美國決定鏟除薩達姆政權,也就在計劃之中。
當然伊拉克戰爭之後,伊拉克的石油結算貨幣自然還是美元,美國的世界霸權依然穩固,而歐盟則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空歡喜一場。但從整體來說,美國攻打伊拉克也不是多麽劃算買賣,美國雖然推翻了薩達姆政權,同時也給美國在中東的最大對手伊朗鏟除了一個障礙。
在伊拉克薩達姆是少數派(遜尼派)政權,是伊朗的大敵,但2003年薩達姆政權倒台後,伊拉克的什葉派政權上台,什葉派的大本營伊朗,美國相當于幫助伊朗,把伊拉克化敵爲友,反而成爲伊朗稱霸中東的助力。
今天的伊拉克政權天然是傾向伊朗的,不知道,這對于美國來說是該笑還是該哭?反正這一場戰爭沒賺到什麽具體的利益,反而由于戰爭支出的高昂,已經備受美國國內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