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區工作室 楊一帆
日本在軍火市場鬧出了個大新聞。
路透社日前援引三個消息源獨家爆料:日本在經過反複權衡後,拒絕了世界軍火巨頭洛克希德·馬丁、波音和英國BAE系統提交的六代機設計方案,傾向于采納自己設計的六代機方案。
這令國際軍火市場感到震驚。一方面,日本新一代戰機的合同額度至少達400億美元,可以算是“搞定一單,管飽十年”的軍火大單。另一方面,曾被日本寄望與殲-20和F-22這樣的五代機同台競技的“心神”,卻在一片吹捧後讓位給美國的進口貨。
早期與現代戰機的駕駛艙對比
如果把二戰時期的戰機和現在的五代機放在一起,你甚至會覺得那時的戰機簡單的像小孩子的玩具。那時,一個國家只要能造個幾百匹馬力的發動機,能生産機槍和儀表盤,基本上都能造出能飛上天的飛機。而現代戰機的研發制造,幾乎成了若幹大國的專利。
道理很簡單。那時的戰機不需要什麽複雜精湛的葉片工藝、不需要頂尖級的風洞實驗室、不需要複雜的系統設計和微電子工業。一句話,入行成本很低。所以,像早年的瑞典,後來的以色列,都能在一定的基礎上成爲具備相當實力的航空工業強國。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幾十億美元的研發費用可能還是這些中等強國可以獨立承受的,可是數百億美元的開支就不是一般國家能負擔得起的了。更別說,一架現代戰機的後面,需要爲數衆多的單位和專業人士,他們遍及氣動、材料、電子、液壓、發動機、機載武器等現代工業與科研體系的各個領域。
一個好的設計方案可以揚長避短,把一個個平凡的子系統整合爲一件相對成熟的可靠裝備,比如蘇聯米格-21戰機。
從技術標准看,日本提出了自己的“3i”標准,即“信息化”、“智能化”和“快速反應”。但這個標准更像是美國五代機“4S”標准(超機動性、超音速巡航、隱身能力、超視距作戰)的升級,是模仿而非創造。
據此我們有理由相信,日本所謂的“六代機”,更可能是現在五代機的升級版,也就是“五代半”。
從軍機的設計能力看,日本更是堪憂。雖然日本在隱身、電子、新材料等具體技術上擁有雄厚的積累,卻十分欠缺現代化戰機的設計經驗和整合能力。
二戰結束後,日本的軍工能力被美國閹割。自“零式”戰機之後,日本也再也沒有設計過一款響當當的戰機。上世紀80年代,日本曾想設計研發F-2戰機,卻被美國強力打斷,F-2項目被迫淪爲美國F-16的仿制計劃。
新世紀以來,日本想要以“心神”驗證機爲基礎自研自産F-3戰機,怎奈何自己能力不濟,空有先進技術卻造不出靠譜的飛機。待到驗證機2016年首飛之時,殲-20都已經正式列裝部隊。所以,“心神”只能尴尬下馬,日本也被迫采購F-35應急。
駐日美軍多達近5萬人,且擁有完備的軍事基地群和物資儲備。如果這在戰後初期還是以監視日本爲主,那麽如今已成爲美日相互捆綁的戰略基礎。
筆者曾在河野太郎上任防衛大臣前與他有過交流。這位日本著名親華派人士河野洋平的兒子,與其說是對美國不滿,倒不如說是對美國感到焦慮。他最擔心的不是中國的崛起,而是日本和美國共同價值觀的喪失。
河野太郎說,如果美日之間不再有共同的價值觀,那麽夾在中美之間的日本,就有可能被美國因爲利益而出賣。如果有共同的價值或信念,被抛棄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由此可見,日本政界精英表面上是不滿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自我中心主義,在精神上卻早已和美國深度捆綁。
《日本經濟新聞》認爲,日本最終還是會選擇美國作爲合作夥伴來開發六代機,但是日本會吸取F-2戰機研發時的教訓,通過承擔大部分研發費用,來實現對關鍵信息的掌握。此前,由于F-2戰機的絕大部分關鍵信息掌握在美國手裏,日本無法自由地改裝或升級,致使該機的使用大幅受限。
不過,美日之間的一些事兒,是日本多掏錢就能解決的?
(文中圖片GJ、網絡綜合)
本文由樹木計劃支持,【深海區】出品,在今日頭條獨家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