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學術大師徐旭生
文|郭旋
他本是一位學貫東西、通曉古今的哲學大師。他譯著的《歐洲哲學史》,不僅讓我們領略了大批歐洲先哲的魅力風采,同時也見識了其超凡的智慧思想。
他曾先後主動辭去北京大學教務長和北師大校長,針對當時的疑古思潮和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機,決定進行考古研究,去探尋華夏文明起源的曙光。
在發掘陝西寶雞鬥雞台遺址、參加西北科學考察、發掘洛陽偃師二里頭「夏墟」等一系列考古活動中,無不留下了他孜孜不倦、兀兀窮年的身影。
縱然青絲熬成秋霜,但為了考古事業,他痴情不改,愈老彌堅。
潛心研究學問
留學歸來投身時代洪流
徐旭生,名炳昶(chǎng),1888年出生於唐河縣桐河鄉硯河村。
他幼讀私塾,聰慧好學。8歲即通覽朱熹《通鑑綱目》、《五經》、《四書》,皆能背誦。
18歲入新式學堂,就讀於北京河南公立旅京豫學堂。25歲時,遠赴法國巴黎大學,攻讀西洋哲學。
學成歸國後,他先後在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平研究院史學研究會等機構工作,投身於哲學教育、史學研究、考古學研究。
任職期間,他積極支持學生愛國舉動,全力投入偉大的抗日戰爭。
新中國成立後,他受中共委託,組建中國科學院,出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致力於對中國古代文明起源的探索。
在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
民國8年(1919年)1月,留學歸來的徐旭生,任教於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今河大前身),主講法語和西洋哲學史。
時值新文化運動深入開展之際,他繼馮友蘭、嵇文甫之後,擔任《心聲》雜誌主編,連續發表文章抨擊時政,揭露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
在教學上,他亦不忘針砭時弊,啟發民智。
如講授「西洋哲學史」時,他主張向英法等西歐國家學習。對當時河南「處鐵路四達地區猶且杜門自守」的封閉狀況,他深表不滿。
1921年秋,作為該校赴京請願代表,徐旭生登台發表慷慨激昂的演說,痛斥北洋軍閥政府的賣國罪行,表達了力爭國權勇赴國難的決心。
但由於河南反動當局的阻撓,他只好留居北京,受聘擔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講授西洋哲學史。
在北京大學
在北京大學,徐旭生繼續站在鬥爭前列,與李大釗、魯迅、許壽裳一起,支持學生的愛國運動。
1925年初,他同友人創辦《猛進》周刊,出任主編,經常與魯迅通信評論時政。
同年5月,北平女子師範大學發動了反對北平軍閥政府黑暗統治的運動,學校因故被強令解散。
徐旭生與魯迅等,一起到女子師範大學臨時校舍,義務授課,以支持學生運動。
1926年,徐旭生被聘任為北京大學教務長,協助校長蔡元培,以民主精神加緊整頓改造北京大學。
民國15年(1926年)3月18日,北京各界人士在天安門廣場集會,抗議日本干涉中國內政,段祺瑞政府公然鎮壓示威群眾。
當晚,徐旭升與魯迅、李大釗等人看望受傷學生。隨後,又向死難烈士的遺體告別。結果,他們受到段祺瑞政府的通緝。
在家鄉唐河
1937年初,北平研究院史學研究會改為史學研究所,徐旭生任所長,專力研究古史。
全面抗戰爆發後,徐旭生放下手頭一切,連家屬都沒帶,回到故鄉南陽,發動民眾,組織抗敵力量。
此間,他出任唐河師範學校校長,還在家鄉辦起私立旭桐中學。
他在唐河、南陽等地各學校中,發表演說,號召師生奮起抗日,救亡圖存。
他親自率領宣傳隊,走上街頭,傳唱救亡歌曲《流亡三部曲》,表演話劇《放下你的鞭子》。
為擴大抗敵支前工作,他還開辦了數期抗敵游擊幹部訓練班。
徐旭生在家鄉的宣傳發動,產生了一定影響,卻處處被南陽地方勢力掣肘,難有大的作為,不得已離開唐河。
這時,北平研究院已搬遷到昆明,他即南下歸隊,任中法大學文學院院長。
參加西北考察
取得震驚國際學術界的成果
1926年末,瑞典著名探險家、地理學家斯文赫定博士,率領一個大型遠征隊,準備到我國西北部進行科學考察。
當時,北洋軍閥政府與斯文赫定簽訂了不平等協議,其中規定不准中國科學家參加,採集品全部運到國外。
協議內容傳出,全國輿論譁然。
北京十幾個學術團體,聯合成立了中國學術團體協會,發表宣言表示抗議,並派徐旭生和劉半農等為代表,經與斯文赫定反覆談判,終於達成新的協議:
1、在中國學術團體協會領導下成立西北科學考察團;
2、設中國及外國團長;
3、中外科學家各占一半;
4、採集品留在中國。
1927年,中國歷史學術團體協會與瑞典斯文赫定博士合作,組成了中國西北科學考察團,開始對新疆進行考察。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外合作的科學考察團。
1927年,徐旭生辭去北大教務長,主動請纓,參加西北科學考察,並擔任中方團長。
考察條件的艱苦是難以想像的。火車只通到包頭,其他路程只能靠駱駝和兩隻腳。大部分時間,他們都是在沒有道路、沒有人煙、在地圖上的空白區行走。
這次考察,徐旭生不顧旅途勞累,經常在燭光下翻閱歷代典籍及地理志,詳細查找所經地區的有關資料,以指導考察,特別是為考古工作指出方向。
領導核心的相互信任,保證了全團的團結合作,考察最終取得了震驚國際學術界的考察成果——
1、考察期限由2年延至6年(1927年-1933年),在我國大西北約460萬平方公里的區域內,進行多學科考察;
2、中國科學家的考察工作贏得了崇高的國際聲譽;
3、中瑞雙方考察報告及研究成果的出版發行,從20世紀30年代一直延續到80年代。
最令人興奮的是,歷史上第一次把全部採集品留在我國,結束了從19世紀末以來我國大批珍貴文物任外國人隨意拿走的屈辱歷史。
1929年,當徐旭生與斯文赫定一道返回國內,在北平、南京各大學作考察演講時,受到學術界空前熱情的歡迎。
1931年,被譽為中國考古界的拓荒之作——《徐旭生西遊日記》出版。書中對當時艱苦的考察過程、當地民俗風情及一些重要發現,作了真實生動的記述。
如在新疆阜康縣三台附近所得的恐龍化石,當時在亞洲尚屬首次發現。
又如在內蒙茂明安旅富神山(今白雲鄂博)發現的巨大鐵礦,當時預計「或將成為中國北部的漢冶萍”。
因此,該書的出版,使國內外專家學者更加重視和嚮往中國西北的考古研究。
考察中,徐旭生的正直坦率、處事公正、不亢不卑,贏得了中外團員的尊敬。他不畏艱險的精神,時時鼓舞著中外團員。
考察結束後,為表彰徐旭生的功績,斯文·赫定建議,由瑞典國王授予徐旭生「古斯塔夫三世瓦薩勳章」。
這次科學考察,最終使徐旭生萌生了考古興趣,從一位哲學家轉變成了一位考古學家。
直到70多歲,他還在為尋找夏文化遺蹟在田野中奔波。
發掘二里頭遺址
探索夏文化找到「最早的中國」
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夏朝,早在公元前21世紀末就建立了。
但這一民族的久遠記憶,卻因時光的流逝而變得黯淡模糊,人們甚至懷疑這一段輝煌是否曾經有過。
因為長期以來,沒有足夠的考古證據,證實夏王朝的真實存在。
當時,徐先生準備撰寫《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一書。他在仔細研究有關夏代先秦文獻時,讀到「伊、洛竭而夏亡」(《國語·周語》),靈感忽至,拍案而起:「傳說中的夏王朝,當建都於伊洛平原!」
根據上古文獻中關於夏王朝都城和主要活動地域的記載,經過排比梳理,他在《略談研究夏文化問題》一文中,明確指出,有兩個地區應該特別注意:
1、豫西地區的伊洛平原以及嵩山周圍,尤其是潁水谷的上游登封、禹縣一帶;
2、山西省西南部分汾水下游一帶。
1959年夏,72歲高齡的古史專家徐旭生,帶著他的考古團隊,奔走豫西地區,行進在千里伊洛平原,對傳說中的「夏墟」進行實地調查。
他們踏查了登封、禹州、鞏義、偃師等地的數處遺址,寫成《1959年夏豫西調查『夏墟』的初步報告》。
徐先生最終把目標鎖定在了偃師二里頭,在調查報告中感嘆:「那在當時實為一大都會。」
偃師二里頭,那個籍籍無名的普通村莊一望無垠的麥田下,徐先生髮現的迄今3000多年前建立起的第一個邦國都邑遺蹟,無疑是最接近太史公司馬遷筆下的最早的「夏墟」。
此後,發掘二里頭文化,探索華夏文明之源的路,便從未停歇過……
半個世紀以來,二里頭地區共組織了8次大規模的考察,60餘次的發掘。屬於二里頭文化的遺址已發現一百多處,正式發掘的有一二十處。
遺址境內,其年代距今約3500年至3750年,對應於古代文獻記載的夏、商時期。
它擁有的一個個中國之最,把它送進了世界文明史的殿堂。
這裡是3000多年前東亞大陸最大的中心性城市,最早的具有明確城市規劃的大型都邑,被譽為「華夏第一都」。
這裡有最早的城市主幹道網,寬闊方整的「井」字形大道,組成了都市交通網。一般道路在十來米寬,相當於現代城市的「兩車道」。
這裡有最早的宮城,被譽為中國最早的「紫禁城」。這裡有最早的大型宮殿建築群,即大型宮室建築——1號、2號宮殿。
最早的青銅器和綠松石器製造的官營作坊、最早的青銅禮樂器群、最早的青銅近戰兵器……
最早的車轍痕跡,將中國發明雙輪車輛的年代前推了300多年。
最早的完整的地下排水系統。目前發現的下水道,一頭大一頭小,埋在地下一米深處。
最早的國家級祭祀場,用小豬的骨架在一個巨型坑中做大面積的祭祀。
最早的大型圍垣官營作坊區,可以說是當時的國家高科技產業基地,相當於現在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最早的綠松石龍形器,被譽為「超級國寶」。
此外,大型「四合院」建築、玉質禮器、各類龍形象文物、白陶和原始瓷的發現,以及骨卜的習俗、鼎鬲的合流等,都是「中國」元素的大匯聚。
這些豐碩的考古成果,充分說明了當時的中華文明,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此時,人們幾乎可以觸摸到中國第一個王朝的脈動。
21世紀初,「夏商周斷代工程」考察報告正式發布,學者們大多認為:
由考古學家徐旭生提出、倡導發掘的河南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向世人昭示的,正是夏代文明,是華夏王朝文明的開端,是「最早的中國」。
從此,我們言夏不虛。
一代學術大師徐旭生先生,一生勤奮好學,博覽群書,是一位淵博的學者。
他治學嚴謹求實,著述豐厚,特別在考古方面,留下了《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略談研究夏文化問題》等10多部考古學著作,為探究文明起源,再建中國古史體系,付出了艱苦卓越的努力。
徐老先生還打算編出《中國古史傳說資料彙編》一書,但事業未成,於1976年1月4日駕鶴而去,終年八十八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