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到底有多少年?曆來的說法是中華文明五千年,但是,中國史書中有確切紀年的曆史只到公元前841年周厲王時,所以,一些西方學者和國內的疑古派都一度懷疑夏商是否真實存在,甚至說,東周以前無信史。
隨著考古發掘的不斷推進,近些年,中華文明3700年、5000年,甚至8000年的說法都有,似乎都言之鑿鑿各有依據,這讓不少人感到很困惑。
事實上,在2018年時,官方已經給出了定論。
知名學者易中天一直主張中華文明僅3700年。他在《易中天中華史》系列書籍的開篇——《文明的意志與中華的位置》一書中稱:
上下五千年,是文化;三千七百年,是文明。據最新碳14測定,二裏頭文化一期年代上限不早于公元前1750年,所以是三千七百年。五千年文明史的說法不科學、不嚴謹,要改。
這本《文明的意志與中華的位置》出版于2013年7月,事實上,就在當時,我國已經在開展一個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俗稱“中華文明探源工程”。
該項研究于2001年啓動,于2016年完成四期結項,曆時十多年。它在國家文物局與科技部的聯合組織下,由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牽頭,聯合了國內近70家高等院校與研究機構,以考古發掘爲主,結合現代科技,采用人文與自然學科等多學科交叉研究的方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在2018年5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成果發布會,肯定了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的說法:
在距今5000年前後,中國黃河、長江中下遊以及西遼河等地區,已出現了國家,進入了文明階段。
1、二裏頭遺址的發掘:將中國信史推至3750年前
早前,我們對于中國上古時代的了解,主要來源于史書的記載,如《史記·五帝本纪》中着重记载了中原杰出的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其中,颛顼爲黃帝之孫,帝喾則爲黃帝另一位兒子之孫(即黃帝曾孫),堯則爲帝喾的兒子,到了舜,則又回到颛顼這一脈,舜是颛顼的後人。
舜之後的禹也是黃帝曾孫,禹開啓了王位“父子相承”的傳統。
這樣看來,從黃帝到整個夏王朝,中原共主其實是同一個家族。遺憾的是,關于這些,很久以來,我國一直找不到考古上的驗證。
1899年甲骨文的發現,以及1928年河南安陽殷墟的發掘,實實在在地揭開了商朝的曆史,也證實了《史記·殷本纪》所载内容非虚,那么,《史记》中记载的年代更早的五帝和夏朝呢?
20世紀50年代,考古界提出了探索夏文化的課題。1959年,河南二裏頭遺址被發現。根據碳十四測年結果,二裏頭遺址所處年代約爲公元前1750年~公元前1500年。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許宏說:
二裏頭是“最早的中國”,它是東亞大陸最早的廣域王權國家。
這裏發現了中國最早的宮城,中國最早的城市主幹道網,中國最早的中軸線布局的宮室建築群,中國最早的車轍,中國最早的官營手工作坊,中國最早的鑄銅作坊和綠松石器制造作坊、中國最早的青銅禮器群等等。
二裏頭的發掘與研究,將中國的信史推到了3750年前。
在西方高校廣泛采用的教材《西方文明史》一書中,也采用了中華文明3750年的說法。
2、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確認中華五千年文明
在最近十多年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中,研究人員重點針對國內距今5500年-3500年的都邑遺址,開展了大規模的考古研究,這些重點遺址有:浙江余杭良渚遺址、山西襄汾的陶寺遺址、陝西神木的石峁遺址、河南偃師的二裏頭遺址。
依據這幾個遺址裏的巨型城址,以及他們穩定的控制範圍,他們之間發生的政治、經濟、文化的聯系,初步結論是:當時的社會,整體上雖然還沒有形成統一的王朝,但是已進入到王朝之前的古國文明的階段。
研究發現,位于浙江北部的良渚遺址,爲了防止北邊山洪的侵害,良渚人修建了一個長3.5公裏、寬10多米的巨型水壩。
在城中心,他們則修建了一個630米長、450米寬、10多米高的大土台,土方量大約200多萬立方米;在這個土台上,他們還修建了長1900米、寬1700米的大型城址,面積約300萬平米。
而且,在內城外面,還有一個更大規模的城址。
經估算,其總工程量約1200萬立方米,如此龐大的工程,若動用1萬個勞動力,起碼也要10年以上才能完成。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巍表示:
能組織這麽大規模的人力,來進行這麽大規模的工程,僅僅一個部落或一個部落聯盟,是不可想象的,應該是動用了相當廣闊地方的人力。
再者,從墓葬來看,良渚高等級的墓葬往往有上百件隨葬品,其中包含制作精良的玉琮玉璧這樣和宗教有關的玉器,以及制作非常精致的武器——玉钺,有的短柄玉钺上還有玉質裝飾,這是軍事指揮權的象征。
因此,這是一個階級分化相當嚴重的社會,是一個産生了權力、王權的社會。
另外,在中原地區,如山西襄汾的陶寺遺址、陝西神木的石峁遺址,也分別發現了面積在280萬乃至400萬平米的巨型城址。
這些城址內社會分化嚴重,高等級的建築外面有高牆護衛。像石峁遺址,其作爲高等級建築的王城,城牆高達9米,軍事防禦色彩濃厚;而陶寺遺址中,其宮殿還可能使用了陶制建築材料,制作非常精致。
墓葬中反應的階級分化也相當明顯,小墓一無所有,或有一兩件武器、陶器,而大型墓葬的隨葬品則達上百件,明顯是能體現身份等級的精美制品。
另外,陶寺遺址還發現了冶金術應用的實例、最早的空腔銅器,以及能夠確定爲文字的材料。
因此,王巍表示:
像這樣的社會,顯然不再是我們原來認爲的部落聯盟,中原這時已進入到初級文明的階段,依據這幾個巨型城址,以及他們穩定的控制範圍,相互之間發生的政治、經濟、文化的聯系,我們認爲,當時的社會,整體上雖然還沒有形成王朝,但是應該進入了王朝之前的“古國文明”的階段。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趙輝則表示:
- 總結“古國時代”各個地方的文明特征,他們都是建立在農業和手工業有相當發展的基礎上;
- 社會階層、社會成員、階級的分化明顯,出現了專門爲貴族服務的、由貴族專項的手工業生産,以及由大型建築或不同喪葬行爲所表現出的社會等級制度;
- 出現了作爲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城市,城市裏不光是人口多,城市裏居民的構成也不像一個普通的,以血緣、氏族爲主的農業村落,而是按照行業、按照不同的功能組織居民,還有最高等級的統治階層。這樣就出現了明顯的城鄉分化、城和鄉之間又有明確的隸屬關系,這個社會在宏觀結構上也不再是一個平等、平均的現象。
- 在這些城市,特別是中心性城市的遺址裏,可以看到,大型建築需要動用很多社會資源,而這些大型建築,以及由暴力、戰爭來褫奪人生命的現象則意味著:這個社會背後存在著一個強制性的權威,也就是王權;也意味著存在著中心城市和附近區域的隸屬關系。
綜上所述,探源工程的結論爲:
- 在距今5000年前後,以浙江余杭良渚文明爲代表,中國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這個大範圍內,一些地方已率先進入到文明階段,有了自己的國家;
- 在接下來的1000多年中,各個地方分別建立了自己的國家,此時的中國,諸多邦國並立,這恰與史書上提到的“天下萬國”、“天下萬邦”的情形相符,因此,考古學者們將這個時代稱爲“古國時代”。
- 距今3800年前後,中原地區形成了更爲成熟的文明形態,並向四方輻射文化影響力,成爲中華文明總進程的核心與引領者。
探源工程的發現,其實從國際上來看,也是如此。
如西亞的兩河流域,公元前3000年時,蘇美爾人也是率先建立了一些各自獨立的城邦國家,比如烏爾、拉伽什、烏魯克等。這些城邦國家時代,與我們“探源工程”中所說的天下萬邦的“古國時代”較爲類似。我們都經曆了一個從分散邦國到統一國家的曆程。
2018年我國新出版的各級曆史教科書中,已吸納了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作了相關修改。
2019年7月5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委員會的第四十三屆會議上,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産名錄》,這也標志著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實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主流學術界廣泛認可。
3、8000年文明的提法是怎麽來的
在探源工程之前,還有一些學者認爲:距今8000年前,中國的史前文化已經取得十分顯著的進步,進入了文明。
他們的依據是:
大約1萬年前已經出現的稻作農業,在經曆了2000多年的初步發展後,在人們的生活中所占比重有所增加,各種手工業技術有了很大提高,原始宗教、祭祀等精神層面的活動都取得了顯著進步。
比如:
在距今8000年的河南舞陽賈湖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中,發現了一定數量的栽培稻。
在一些墓葬墓主人的腰部,還發現隨葬有多個骨甲,裏面裝有多粒小石子,被認爲可能是系在腰間,在舉行祭祀時發出響聲,類似于後來薩滿身上系著的銅鈴。
在少數龜甲上還發現了刻畫的符號,其結構與商代的甲骨文有一定相似之處。
特別令人震驚的是,在少數墓葬中,還隨葬了用鶴類的翅根骨制作的七孔骨笛。經過音樂家試吹,音階相當准確,完全可以演奏樂曲。這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笛子。
另外,在距今約8000年的內蒙古赤峰市的興隆窪文化遺址中,也出土了一定數量的栽培粟和黍,表明粟作農業同樣在經曆2000年的發展之後,取得了重大進步。
在這個遺址中,少數墓葬的墓主人頭部附近,出土了玉制的玉玦(耳環)和條形玉吊墜。這些玉器的玉質爲軟玉,表面十分光滑。這表明當時的人們已經能夠辨認出這類玉料,並且掌握了琢玉的工藝和技術,開啓了中華民族愛玉傳統的先聲。
這些是否就意味著早在8000年前,中國就進入了文明時代呢?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總負責人、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巍表示:
8000年前的中國史前時期,雖然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層面都取得了顯著進步,但是,社會整體上還是一個較爲平等的原始社會。
那時,剛剛出現了社會分工和分化的端倪,遠遠沒有達到明顯的階層分化,更不用提階級的出現和國家的産生。
所以,當時的社會只是開始邁向文明社會的進程,也就是文明起源的開始,距離進入文明社會還相當遙遠。
至此,中國文明到底幾千年的說法已塵埃落定。五千年中華文明所言非虛。
而且,作爲曆史上爲數不多的獨立起源的文明,中國是唯一一個綿延至今、沒有中斷的文明。這足以令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感到自豪。
未來,相信隨著考古學與科技的進一步發展,我們還會解開更多上古時代的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