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77年,楊麗娟出生在一個很普通,甚至可以說是窮困的家庭,父親老來得女,盡管家中貧困,但仍然擋不住父親對楊麗娟的溺愛。
從16歲那年女兒迷戀劉德華開始,父母從一開始的不支持不理解到後來的覺得愛女兒就要支持她的選擇,他們同意了女兒辍學在家的選擇,任由女兒開始追星,每天只看劉德華的新聞,聽劉德華的歌曲,購買劉德華的海報和唱片。
甚至在2003年,父母還爲女兒的追星行動賣掉了自己家中的房子,舉家搬到了400元的廉價出租屋裏。
2004年,劉德華在甘肅拍《天下無賊》,楊麗娟翹首以盼,但是來到片場後,還是沒能見到偶像一面,她不甘心,繼續追隨劉德華的腳步。
2006年,家中實在貧困,楊麗娟一分錢都未賺取,實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父親想賣腎爲自己的女兒籌集去追星的金錢,然而面對這樣的老父親,女兒楊麗娟並沒有悔改也沒有特別的感恩,她只是淡淡的說了句:“我的意思是你最好能去借,賣腎還是挺危險的。”
楊麗娟瘋狂的舉動也引起了媒體大幅度的報道,她順勢利用了媒體的報道和宣傳 ,希望媒體能幫自己,讓自己見到偶像劉德華。
她曾說:“這輩子,就喜歡劉德華一個人,任何人對我來說都是沒有意義的。”
對于楊麗娟,這句話絕不僅僅只是說說而已,到了2007年,已經29歲的楊麗娟讓父親找親戚借了1萬1千元,一家三口來到香港,終于在劉德華的歌友會上,見到了自己日思夜想十幾年的夢中情人,劉德華。
2
這件事的後來的發展我們都知道了,因爲女兒沒能和自己的偶像單獨見面,楊麗娟的父親不知道是覺得對不起女兒還是故意要以死相逼要劉德華給楊麗娟一個交代,總之最後他留下了一封遺書,爲此事跳海自殺,震驚了整個社會。
那是2007年3月26日,楊父留下了7頁遺書,在遺書中,這個父親言辭偏激地通篇在指責劉德華:
“你以爲你是誰,有什麽了不起,你很自私很虛僞。我的孩子楊麗娟爲了能見你一面,做出驚天動地的犧牲 ,已付出13年的青春代價,走過了13年血淚之路,幾乎把命都搭上了。父母爲孩子實現見你這麽個小心願,已經傾其所有,債台高築。媒體報道已一年,你還沒有動靜,你算人嗎?”
言辭之間,她把責任都推給了劉德華。
劉德華被這件事情也影響了自己當時的生活,面對輿論,他壓力很大,並且更可怕的是,有很多偏執的粉絲學習楊麗娟的方式,瘋狂給他打電話,和楊麗娟父親一樣,“以死相逼。”
事後,劉德華曾經與楊麗娟再次見面,並匿名幫楊麗娟還了1萬多的高利貸,但是楊麗娟卻沒有一點的感恩和悔改之心,依然說這不算是一場見面。
而劉德華也因爲這件事去看了心理醫生,排解自己內心的情緒,這種“愛”,對他來說實在是太沉重了。
而她的工作,是超市導購員的活,每個月月薪2k,她和母親相依爲命,過著平淡的日子。
和以前瘋狂追星的日子不一樣,此時的楊麗娟平時的生活幾乎沒有任何的社交,不看電視,也不上網,最多聽一下廣播。
但是她說她現在對這樣的生活其實是感到滿足的,因爲自己沒有學曆,能有這份工作自己已經很滿意了,目前她唯一的願望,不過是希望母親可以身體健康,兩人相互陪伴,走完一生罷了。
回顧整個過程,其實再看到背後的原因時,已經不能再用簡單的“追星”來解釋這個行爲了,楊家一家當時貧困,對外界接觸太少,有了一定的認知偏差,後來,是女兒楊麗娟說服了父親,相信了自己和劉德華是一生的愛人,只要劉德華見到自己,就一定會成爲一對。
成爲一對後會怎樣?劉德華可能會娶她,然後因此改變了他們一家的命運,“追星”,只是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不勞而獲,或許才是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吧。
不管怎樣,楊麗娟爲自己曾經的瘋狂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和自己寶貴的青春和人生,祝福她的未來吧。
作者:
謝四毛,情感咨詢師,自由撰稿人,頭條青雲計劃獲獎者,一個感性而不矯情的好姑娘,歡迎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