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曠的英國某街道
不去上課,宅在家的樂樂卻沒有放下擔憂,她每天守著新聞關注當地疫情的發展,看著爬升得越來越快的數字,焦慮也日漸增長,她開始害怕,害怕武漢疫情初期那種情況發生在自己身上。
樂樂:“從數據上看還不是特別多,但是增長速度特別快,也出現了醫療資源緊張不給輕症患者做檢查、住院治療等情況。我們就會擔心,萬一真的得病了,在當地也不一定會得到治療。那怎麽辦?”
這種擔憂似乎成爲了現實,3月12日,英國政府宣布「不會暫停大型活動或關閉學校」,表示「禁止集會不能抑制疫情」,並准備暫停對輕症者進行病毒檢測。英國首席科學顧問稱,大多數新冠感染者症狀輕微,因此無需全面遏制疫情,當約60%人口感染新冠病毒後可實現「群體免疫」。這一政策的頒布,讓千舟徹底失去了信心。
千舟:“這是一種理性到極致的行爲。你說他有道理嗎?有。因爲不管你治不治,就算治了,無非也是靠自己的免疫力,畢竟還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但是英國的意思就是自己扛,聽天由命。這不就是不作爲嗎?”
回國路漫漫
所幸,基于種種現實因素,英國最後沒有真正推行「群體免疫」政策。3月18日,伯明翰大學給千舟發來了停課的郵件通知,校方決定停止一切線下課程,改爲網上授課、線上考試的形式,恢複開學的時間也暫時推遲到了六月。沒有了學業的負擔,千舟立馬決定,回國。
他刷了一整天機票,無論是倫敦還是伯明翰都沒有直飛廣州的航班,而中轉的,不僅時間長且價格基本過萬,他就一直不停地刷。終于撿漏刷到一張4000多的機票,中轉時間不長,出發時間也合適,只剩下最後一張,他趕緊買下。
千舟抵達廣州
23日,樂樂經曆了一系列入境程序抵達廣州,做過核酸檢測後入住了自己家附近的隔離酒店。500元一天,費用自理,每天有醫生過來量體溫,三餐定時送上門。然而擔憂還沒有結束,隔離幾天後,她接到疾控中心的電話,被告知自己是密切接觸者,因爲同班次上,她前兩排有一名乘客被確診。隨後,她被轉入密切接觸者定點隔離酒店進行觀察。
樂樂的隔離餐
19日,千舟回到國內進行隔離,幾天後,他在微信看到了TG668航班上出現了確診患者的新聞,這正是他所乘坐的那趟航班。不過好在這周做完核酸檢測,不出意外的話,千舟就可以回家了。此時的他正盤算著隔離結束後的計劃。
家人給千舟送來的食物
千舟的隔離酒店/體檢醫生
千舟:“回家休息一陣子,我想去找份實習,找點事情幹。等疫情結束了,還想找個地方旅遊幾天。跟好朋友自駕遊,出去透透氣。”
回不去了
千舟和樂樂順利地回到了家,而這樣的華人留學生僅不到12%。我國海外留學人員總數約160萬人,目前在國外的約142萬。大部分華人留學生沒有這麽幸運,錯過了三月中旬回國的最佳時期,越往後,回國的難度更大、風險更高。
爲減少輸入性病例,中國民航局規定,自3月29日起,外國每家航空公司經營至我國的航線只能保留1條,且每周運營班次不得超過1班。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華人留學生小殼訂了四張機票,但沒有一張能帶她安全回國,綜合評估了風險後她最終決定留守。
小殼:“疫情剛爆發的時候,我就是想著回國的,回國機票都訂了四張,但基本上都被取消了。也有一個航班沒有取消,但中轉要十幾個小時,考慮到了路上的感染風險其實還挺大的,我怕我身體扛不住,就選擇退票不回來了。”
留守下來也不容易,除了要克服心理恐懼,物資緊張更是一大難題。
英國伯明翰某超市空曠的貨架
Nikki在家上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