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下午好。按照會議所給的命題,我與大家交流的是“數字經濟發展趨勢與就業影響分析”。
數字經濟發展趨勢:所有能共享的都將被共享
如何判斷未來經濟發展的趨勢?一般要看四個要素:
第一,技術。要看技術會往哪個方向發展。
第二,需求。什麽是需求?最簡單的判斷辦法就是看你現在需要解決什麽問題。你哪個地方疼?哪個地方癢?能說得出來的,就是需求。技術與需求一旦結合起來,一系列的創新就産生了。
第三,變化迹象。就是事物剛剛開始出現一些苗頭,已經開始有人在玩兒,你能感覺到它可能將來會長大。這些變化的迹象在哪兒,你要能把它找出來。
第四,政策。當前的政策是什麽?人們現在怎麽想、怎麽去做?政府出台什麽樣的政策對未來的經濟發展也很重要。
這四個要素結合起來,大體上就能看到未來數字經濟可能會向哪些方面演進。綜合分析這些要素,我認爲數字經濟發展的變化有八個趨勢。
從技術角度來看,有四個趨勢,分別是數字化、網絡化、數據化、智能化。
從應用角度來看,呈現出四個趨勢,分別是平台化、生態化、個性化、共享化。
1.數字化:重新定義一切
2000年,錢德勒寫過一本書——《信息改變了美國》。他所說的“信息改變了美國”,實際上講的就是信息化。那麽信息化是什麽?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數字化,錢德勒的書也可以稱之爲“數字改變了美國”。事實證明,數字不僅改變了美國,也改變了中國,改變了全世界,改變了我們每個人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數字改變世界的事例隨處可見。今天參會的企業人員,已經給我們展示了數字是怎麽改變我們的生活與工作的,所以大家理解“數字改變世界”就比較容易了。實際上,“數字改變世界”不僅僅表現爲一些現象,我們通過研究也發現了它背後存在著一些新的規律。數字經濟有它自身發生的機理在裏面。
比如說出行。過去叫出租車,是站在路邊招手;現在更多的人會選擇使用網約車。網約車與出租車有什麽聯系與區別?我認爲,如果把網約車定義爲網絡預約出租車,就有點小看它了。網約車實際上是共享汽車、共享出行。二者的不同之處在于,網約車簽一筆訂單只需要0.12秒,但後台要運算16億次,是基于大數據完成的,跟打出租車的原理完全不是一碼事。數字經濟中真正起作用的是大數據等一系列新技術的應用,而且其發展可以說是一日千裏。
我們所獲得的飲食服務方式也在改變。從方便面到外賣所發生的變化,也是巨大的。從經濟學角度我們稱之爲“跨界”,打敗方便面企業的不是同行企業,而是外賣。
跨界的例子也不勝枚舉。誰能料到跟自行車行業不搭邊的幾個年輕人,推出了共享單車,把整個自行車行業攪得天翻地覆?諾基亞原來的老總也說:我們沒做錯什麽,但我們確確實實失敗了。他沒預想到的是,喬布斯做出了蘋果手機就能一下子把諾基亞打趴下了。這就是跨界的結果。
汽車行業的變化也不例外。汽車原來最關鍵的技術在發動機,現在特斯拉出來了,不用發動機。你最牛的技術到我這兒來一錢不值,你原來的競爭優勢到我這兒來瞬間清零。這叫“降維打擊”——你跟我根本不在一個維度上,甚至不在一個空間裏。
大家還能列舉出一些降維打擊的例子嗎?想一想,電子商務對百貨大樓和批發市場的沖擊。很牛的百貨大樓在我這兒一錢不值,我一平方厘米的建築物都不需要。學會使用互聯網先進技術的公司、業態,與傳統業態相比就會對後者形成降維打擊。
手機的變化也可以說是一日千裏,從1G到2G、3G、4G、5G,現在已經有人開始研究6G,將來還會有7G。這個變化,就是叠代創新。一點一點在變化,但忽然間再轉過頭去的時候,你會發現你使用的智能手機和原來使用的大哥大相比,早已華麗轉身了。
曾經有人問我,將來手機還能幹什麽?我回答說,咱可以試著換一個問法,你覺得將來手機不能幹什麽?如果你能找到將來手機不能幹什麽,說不定你就能創造新機會。
支付手段的變化。大家誰也沒有想到,竟然是咱們中國率先進入了無現金的社會。買個白菜、大蔥都可以掃碼支付。前幾年流傳過一個段子,說要飯的茶缸上印有二維碼。現在又有種說法,說Facebook出了一個Libra,將來可能會對支付寶和微信産生降維打擊。會不會這樣?我也不知道,拭目以待吧。
生産也在發生變化。卓別林主演的電影《摩登時代》中的流水線多牛啊,是大工業時代的代表性創新,但是現在看來是落後的。爲什麽落後?它把人變成了機器,太可怕了。
我們希望的未來是什麽樣的?是智能化的、協同化的生産,是要把機器變得像人一樣聰明,而且比人更精准,這才是我們追求的方向。
這些變化都是在講數字經濟帶來了什麽。經濟發展到今天,我們展望未來的時候,發現數字的確是在改變著整個世界,我們所熟知的一切跟以前都不一樣了,需要重新定義。所以數字化已經成爲了一個時代的標識。
怎麽證明它是一個時代的標識呢?你把熟悉的、關心的所有這一切,前面都加上一個詞“數字”,或者“數字化”。你可以說數字産品、數字産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甚至數字馬桶。你還可以再省點兒事,你熟悉的任何東西,前面都可以加個“新”字。咱們國家提出要發展“三新經濟”:新産業、新模式、新業態。馬雲提出“五新”,你還可以提出你自己的“五新”“八新”。你會發現這個世界日新月異。日新月異的世界帶來了什麽變化?就是重新定義一切。
2.網絡化:網絡配置一切
關于網絡化,現在有一個詞最流行,就是“萬物互聯”。所有的東西都通過互聯網聯結在一起。最早的聯網聯的是什麽?是計算機,我們稱爲PC互聯網。後來手機聯起來了,聯接的是人和人。現在又有了物聯網,簡稱IOT,它可以把所有物品都聯起來。
物聯網之後是什麽?今年5月17日,我做了個演講,主題是“生命互聯網”。什麽是生命互聯網?是把所有的生命聯系在一起。人可以與其他的動物直接順利地進行交流,其結果是我們可以利用這些動物甚至植物的智慧來爲人類服務。比如說螞蟻,很可能提前一年就能預報地震,多厲害啊,人能做到嗎?做不到。生命互聯網之後還會有什麽?有人說了,很有可能是星際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已經勢如破竹了,我們現在需要學習的是想象力。這些所有的聯網,帶來的最重要的影響是網絡成爲資源配置的重要力量。
根據傳統的經濟學理論,資源配置有兩大力量,一個是“看得見的手”,一個是“看不見的手”。現在有了互聯網,可以産生過去政府和市場達不到的一些效果。
今天會議的兩個案例都很能說明問題。美團和快手,這兩家公司我都去實地學習過。美團聯結起來的商家,據說有300多萬家。300多萬個餐飲商家都在它的平台上,有近400萬名騎手在爲大家服務。快手平台上有那麽多的直播者。其實最初我對網絡直播的態度是比較不認同的,認爲上面全是小姑娘扭啊扭,全是顔值直播,覺得不適合我,就不敢再去了。後來別的老師說,張老師,你現在得對直播業重新認識,它們現在發揮的作用很不一樣。去了快手之後,確實讓我大吃一驚,當天我就成了快手的用戶了,我覺得它是個好東西,而且開始宣傳中國的直播業。據說現在全球70%的直播業都是中國人在做的,應該爲他們鼓掌。他們能動員起來的這些力量和發揮的作用,是過去傳統企業做不了的。
剛才我講數字化讓我們重新定義一切,就業也需要重新定義。在美團工作的幾百萬個騎手,雖然不能說一一對應到就業崗位,但是確實有了這樣的就業機會。過去做一個多大的國有企業、上什麽樣的項目能一下子解決這麽大的就業問題?可以說在過去,基本是束手無策,解決不了問題。
“網絡配置一切”帶來的另外一個效果是創新的無限增加。通過互聯網把所有的信息技術整合在一起,把這些技術的每一個功能、每一個作用配置到原來熟知的行業、所有要素及每個流程裏,無限多的排列組合就出來了。大家都知道熊彼特的創新理論:創新就是生産函數的改變。什麽叫“生産函數的改變”?任何一個要素改變一點點,就産生一個新的東西。有了互聯網這樣的新一代信息技術,一旦把它與傳統業態結合起來,就會發現創新實在是數不勝數。
據說現在各地的創新空間,經過認證的有6千多個衆創空間。這些衆創空間的人,絕大多數從業者幹的事與現在所謂的數字經濟有關聯。新産品太多了,很多東西你去看一看就知道了,真是不得了,真地能亮瞎你的雙眼。這就是網絡配置一切帶來的效益。
3.數據化:數據成爲戰略資源
現在,所有的東西都可以用數據來表達,數據已成爲重要的戰略資源。四中全會上第一次把數字作爲重要的生産要素提出來。大家知道,0和1是最簡單的數據,計算機能夠識別的數據就這兩個,靠0和1可以把萬事萬物,包括你的一舉一動全部捕捉下來,轉化成每個人能看得懂的數據就叫信息。有了信息我們可以幹很多的事情。你在走路,擡腳是1,落下去就是0,手機就能告訴你每天走了多少步、睡了幾個小時、睡眠狀況好不好它都知道。
當數據技術能夠把所有的這些數據都捕捉到的時候,你就發現人認識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跟以前不能同日而語了。你的決策是依靠數據進行的,行動也是靠數據驅動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現在老司機如果不用導航系統都不會開車了,還有一些人,導航說直行直行,他能把車直接開到海裏去。數據不是絕對可靠可信,但是不可否認,隨著大數據技術持續發展,絕大多數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就會被它捕捉到。
4.智能化:從弱智能到強智能
智能化的作用是什麽?就是延展人類的腦力。目前我們所知的智能化,都處于弱智能階段,人工的成分居多,真正機器智能部分還很少。但將來可能發展到強智能階段。在強智能階段,機器自己將知道幹什麽,人不用給它太多的信息。昨天有人和我一起討論說,我每天叫車怎麽就比別人貴?網約車公司這個算法太欺負人了,是不是得管管?我說,先不說算法是不是有價格歧視,你換角度想,它爲什麽會這樣呢?你出得起這麽多錢,你每次使用的都是好車啊。他說使用的車跟別人是一樣的。我說給你派的都是五星的司機,你的體驗在提升。
但是目前來看,這些還都是弱智能,因爲它背後這些信息還有人工添加的成分在內,到了強智能階段,機器可以自動、主動地學習。有人提出將來可能會有超強智能,對此我希望它來得慢一點。到時候它總跟人比拼怎麽辦?這比較可怕,我希望讓智能給人類服務,而不是讓它成爲人類的對手。
5.平台化:無平台不經濟
現在的數字經濟比較成功的基本都是基于平台的。平台有什麽優勢呢?首先是強大的動員能力,其次是智能化匹配。可以做到一秒鍾完成一項匹配,剔除了所有中間環節。了解螞蟻金服的都知道,螞蟻金服有個“310”服務模式。中小企業想使用銀行貸款,你填需求大概需要3分鍾,但是給不給你貸、你的信用夠不夠、能給你貸多少、以及確定完之後直接把錢打到你的賬上,總共要用多長時間呢?一秒鍾,中間零人工操作。傳統的銀行給中小企業貸款能做到這一點嗎?至少現在還辦不到。
平台還有一個優勢:賦能效應。平台的參與者,可以廣泛使用平台裏海量的數據資源、技術資源和服務器,以及平台的經驗、模式。美團在辦美團大學,很快就培訓了3千萬人次。人大的一個學院每年畢業多少人?300人左右。培訓的層次當然不一樣,但平台培訓的量確實是線下無法與之相比的。
平台經濟未來的發展趨勢是,無平台不經濟。你學不會建立平台或者使用平台,將來慘遭淘汰的可能性肯定很大,因爲你無法用全社會的資源爲全社會服務,只能在一個有限狹小的空間裏掙紮求生存。
6.生態化:從價值鏈到生態圈
生態化是指在整個平台上生存的參與者,之間是一種共生共贏的關系,而不像過去産業鏈或價值鏈一樣,此消彼長,你多一點,我就得少一點。生態化是平台化無邊界發展的必然結果。
7.個性化:每個人都是唯一
每個人都是唯一的。大家在百度上輸入同樣的關鍵詞進行搜索,每個人的搜索結果應該是不相同的。如果兩個人的結果相同,說明它需要提升個性化服務水平。打開快手,它對每個人呈現的頁面是不一樣的。將來個性化的服務一定是千差萬別、各不相同。
8.共享化:所有能共享的都將被共享
共享經濟起源于美國,但是最精彩的發展在中國。一開始咱們都跟人家學,後來就比別人走得更快了。中國共享經濟已經開始引領全球。所有能共享的終將被共享。未來如果你學不會用共享的辦法讓資源利用價值最大化,讓你的需求得到最大的滿足,將會很吃虧。
數字經濟帶來6大就業影響
概括來說,技術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了“五新”:新時代,人類進入信息社會;新動能,世界經濟格局大調整;新模式,所有的生意都值得重做一遍;新理念,用數字化的眼光觀看世界;新治理,大格局+大智慧。整個經濟形態發生了變化,數字經濟成爲數字時代、信息時代的主要經濟形態,必然對就業産生非常大的影響。我總結了六個大的影響推動作用:
第一,催生了新職業。今年2月份統計局第一次發布了13個新的職業信息,比如微商、網紅、電子競技員等,幾乎全部都是數字經濟領域裏的,是數字化新工種。我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
第二,就業模式多樣化。首先,靈活就業增加了。其次,斜杠青年也增加了,一個人可以幹好幾種工作。有人問我爲什麽叫斜杠青年?因爲發明這詞的美國人不會使用逗號,換作中國人,這個詞會變成“逗號青年”。最後,隨時隨地工作也成爲可能,而且這個比重會越來越大,未來會占到百分之四五十。
第三,促進普惠就業。有一種提法叫互聯網上沒有殘疾人,當然,也沒有老年人,不會區分減能行業、退役軍人、低學曆者、低收入家庭等等。事實上,很多平台都已經在爲弱勢群體提供就業服務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第四,提升就業質量。有人說,靈活就業質量太差,得不到保障。但是原來的保障體系讓人們得到保障了嗎?如果把就業機制與新的就業模式充分結合起來,我們有了更多技術、更多的數據、更多的渠道,就可以讓人們得到更充分的選擇權、更好的報酬及權益保護、更有力的就業保障,人們的素質、能力能得到更充分的展示和利用。我們應該對此充滿信心。
第五,創造新崗位。從2013到2019年,連續7年之間城市新增就業崗位都在1300萬以上,爲什麽我們的GDP在下降,崗位反而增多了?用原有的理論已經解釋不通了。因爲數字經濟,新的業態出現了,創造了新需求、新供給,一切都在日新月異的發展。
最後,促進就業機制的轉變。將來需要重新定義就業。當然在此基礎上要改善就業政策,同時要改進就業保障。我相信有了大數據,有了新技術,就業保障會比過去做得更好,我也希望中國的數字經濟發展越來越好,我們每個人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謝謝大家!
—————————
華夏基石e洞察(微信號ID:chnstonewx):由我國人力資源管理泰鬥、咨詢業開拓者、《華爲基本法》起草人之一的彭劍鋒教授領銜,資深媒體人及企業文化咨詢專家宋勁松先生聯合創辦,我們努力提供最具原創性、思想性和實踐意義的管理文章,是中國頂尖管理智庫平台和原創中國管理思想策源地。權威、理性、睿見,高級管理者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