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密的叢林裏,風塵仆仆的趕馬人,叮咚的鈴铛聲……提及茶馬古道,很多人會想到雲貴高原上的茶馬古道。
很少有人知道,中國最早、最重要、最主流的茶馬古道其實在陝西、四川、甘肅三省交界處的秦巴大山裏。
更重要的是,這裏藏有號稱陝西省截至目前發現的最大的清代古建壁畫。
大山深處的神秘古鎮,古鎮深處的會館群,會館群裏的清代壁畫,被掩埋的往事,種種種種交織在一起,構成了莫大的魅力,吸引著我一探究竟。
乘了個班船,沿著任河去瓦房店
瓦房店在一個不起眼的小山包上,地勢極狹窄,伸到了河中間,在它腳下,從重慶北上的任河與從漢中東來的褚河在此彙流,褚河彙入任河後,任河自西南向東北奔流約10公裏,在紫陽縣城彙入漢江,滔滔漢江水向東進入湖北省,在漢口彙入長江。
換個角度看瓦房店
但即使不被淹沒,根據景區的介紹,瓦房店的規模也不是很大,在山坡上占地僅約1平方公裏,這1平公裏可是寸土寸金,熱鬧非凡,彙集了17家商號,除此之外,來自湖北、湖南、江西、山東、山西等南北各省的商人爲擴大本省商人的影響力,還修建了6座會館,分別爲武昌館、黃州館、江西館、川主會館和北五省會館,及5座廟宇。
當黃小黃去時,瓦房店作爲商業碼頭的曆史已過去約70年了。70余年的冷落,加上庫區蓄水等原因,瓦房店已經蛻變成紫陽郊外一處普普通通的鄉間。在新的發展形勢下,過去依山傍水的優勢反而成爲了劣勢,由于地形過于狹窄,當地鎮治中心也搬遷到了兩三公裏之外地形更寬敞一些的向陽鎮上。于是,瓦房店就徹底冷寂下來。
過去沿著山坡分布的老街、商鋪、會館、廟宇等大多已經無存了,只余下地勢較高的川主會館、北五省會館和江西會館3座會館,構成今天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瓦房店會館群,成爲那段曆史的最後見證。
川主會館是四川商人于乾隆年間修建的,存有面闊三間的一座古建。
江西會館
最值得一看的其實是北五省會館。
北五省會館:藏有陝西最大清代古建壁畫
北五省會館又稱山陝會館,始建于乾隆末年,由山西、陝西、湖北、山東、河南等地客商出資分期建設,至清同治年間完工。因爲陝西、山西、河南等北方5省客商捐資最多,于是又稱“北五省會館”。
戲樓
鋪地石是紫陽常見的片岩,看起來和紫陽石板房采用的石材是一樣的。
會館旁的糧倉
因爲山陝商人敬奉關羽,會館大殿裏也供奉著關羽,所以,這些壁畫的內容也多和關羽及三國曆史有關,桃園三結義、甘露寺、千裏走單騎及中國古代24孝故事等,工筆細繪,非常精美。
黃小黃去時,因爲是冬天,旅遊淡季,景區正利用這段時間對大殿進行修複,不允許遊人進去,所以,大殿壁畫沒能看到。
仔細看,壁畫屏風分成上中下三層,上層描繪文人雅士和山水風光,中間是八仙過海、琴棋書畫、商山四皓等,下層是二十四孝。
也許就是因爲這些壁畫的存在,瓦房店會館群才能被評爲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吧。
中國第一條茶馬古道的起點?
瓦房店和其他古鎮的不同之處在于,很多專家學者經過考證後,認爲它是中國第一條茶馬古道——陝甘茶馬古道的發源地。
陝甘茶馬古道?
直到乾隆年間在西北地區設了數處軍馬場之前,發生在陝甘川等地的茶馬互市一直是官方最重要的邊貿活動,散布于陝甘川三省交界的秦巴古道也因而才是中國古代最主流的茶馬古道。
而茶馬古道中的茶,早期主要産自陝西南部的漢中、安康一帶,陝西茶數量不足時,四川茶、湖北、湖南等周邊茶區的茶運送到陝西,陝西漢中、長安(今西安)成爲當時最大的邊茶集散地。
漢中、安康則成爲陝甘茶馬古道發源地。
而之所以具體說安康紫陽的瓦房店是茶馬古道起點,可能是因爲紫陽産茶曆史悠久,早在唐時,紫陽所産的“山南茶”就已被列爲皇室貢品,曾沿絲綢之路遠達西域、中亞、歐洲等地。
如果你也對茶馬古道及古鎮曆史感興趣,有時間了可以去紫陽瓦房店走走,會館群是免票景區,周邊有許多茶園和茶廠,清明過後應該是最佳時候。
參考文獻:
章學峰《秦商史話》
《丁文論陝茶文化》
黃小黃走陝西:發現身邊的風景,一起遊曆那些山河與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