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黃偉翊而言,大學教育本質上是一種博雅和理性的活動,是志趣相投的一批人的智慧激蕩,而老師與學生之間,更是一種互相成就的關系。
作爲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策略與政策學系助理教授,黃偉翊(Ng Weiyi)的學術背景有些不同尋常——他在芝加哥大學擁有兩個大學本科學位,一個是物理,另一個則是曆史、哲學及社會研究科學,而後他又獲得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學院的理學碩士和工商管理博士學位。
強大且多元的學術背景不僅讓很多人感到驚訝,其實也對他在創業創新領域的研究大有幫助。在他看來,在高校執教是一份收獲頗豐的職業,能讓他從學生那裏獲得全新的經驗和見解。
近期,我們與國大商學院助理教授黃偉翊博士進行了一次對話,了解到他在NUS的教學和生活經曆,以及他對自己從物理學家到商學院教授的職業身份轉變的感想。
教授簡介
掃碼查看
英文簡介
黃偉翊 | Ng Weiyi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
策略與政策系助理教授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哈斯商學院工商管理博士
研究領域:大數據分析、職業發展、組織理論、創業等
Q1 您當年讀大學是學物理的,現在卻執教商學院,這個轉型是怎麽做到的?
黃偉翊:這個問題很有趣,如果你在我剛上大學的時候問我:十年後我會在哪裏,我應該不會想到“商學院教授”這個答案。
當年,剛剛成爲開啓學習計算物理學的那段日子,我其實很快意識到科學的進步實際上依賴于周圍的社會結構:人、政策和政治。加之我對研究和“精神生活”一直都很感興趣,所以我開始覺得去了解這些社會結構也是學術道路上一個不錯的追求。
Q2 您可以詳細介紹下您的研究嗎?
黃偉翊:我主要研究的是創業者和內部創業者的職業生涯,重點關注促使他們離職選擇創業的驅動因素。在這個研究課題上,我查閱了3000多萬份創業者的公開履曆,了解他們以往的職業道路,以及他們過去的經曆對後來的職業身份有怎樣的影響。
Q3 對您來說,這算不算是職業重心的一次巨大飛躍?
黃偉翊:我很喜歡一句話——“所有研究都是對自我的研究(all research is me-search)。”一些人看到我的職業轉變經曆會覺得:哇!這兩樣反差太大。但我並不這樣想,因爲這兩個領域其實需要的技能都非常相似。
實際上,計算物理學和計算社會學需要掌握的技能是一樣的,只是主題發生了變化。例如,我們不可能手動讀取3000萬份簡曆,而處理此類大數據所需的代碼和算法就非常相似。
此外,物理學也培養了我對事物保持好奇的品質和開闊的思維,這也是非常可貴的。
Q4 關于執教,你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教學理念嗎?
黃偉翊:我認爲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執教最令人享受的部分是——這裏的學生們都很優秀。與其說我是一個“老師”,不如說我是一個“引導者”,來得更爲准確。
在課堂上,我想讓討論成爲一種學習方式,所以采用了大量的案例教學法,讓學生們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和同學、老師進行交流。這樣的課堂才是最棒的,因爲它很有影響力,而且課堂氛圍也很活躍,讓人難以忘懷。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和研究,我告訴我的學生,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去閱讀、寫作、計算和思考。而且值得關注的是,“怎麽做”往往比“做什麽”更重要。
如果你能掌握這些軟技能,就能適應所有環境或工作。
Q5 從課堂討論中,您也會有收獲?
黃偉翊:我的教學方式讓我發現自己從學生身上學到了很多,雖然擁有不同背景、來自不同領域,但他們都很優秀。對于“想要創辦什麽樣的公司?”,“如何爲創業生態系統做出貢獻?”這類問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他們帶來的故事和觀點都很有啓發性,而且總是令人很驚喜。
教學帶來的另一個好處是:即便課程結束了,我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也不會結束。他們之中有一些人會成爲我的朋友,當我看到他們的事業取得進步,不斷邁向下一個階段時,我都感到非常欣慰。
比如我曾經指導的一名學生Ivan Voloshyn,他是MBA校友,現在是電商初創企業SaaS(軟件即服務)Omcom的聯合創始人,那是一段非常充實的經曆……
其實,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我爲此感到非常開心,因爲我知道自己爲很多人帶來了積極的影響。
文章英文版首發于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官網
原文標題爲The Physicist Turne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Profess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