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傑談新中合作方向
三個原則:
一、與時俱進,順時應變
二、全方位合作,尋求新契機
三、相互借鑒,力求共贏
五大有潛力的合作領域:貿易、創新、金融合作、民間往來、環境保護
一個理念:永續發展,造福人民
全球經濟正面臨深刻複雜的挑戰,新加坡和中國也不能幸免。財政部長王瑞傑認爲,新中兩國可以通過深化在貿易、創新、金融、人文交流和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尋找新契機,推進兩國經濟的永續發展,造福兩國人民。
正在中國進行五天訪問的王瑞傑昨早在北京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就新中關系的合作前景,向約200名中國及國際學生發表40分鍾的演講。
王瑞傑說,全球經濟正面臨人口老齡化、生産力增長放緩,以及社會分化等長期性挑戰。
他指出,創新科技爲世界帶來新契機、創造新産業和價值,但同時也威脅到傳統行業的地位,以及部分工人的飯碗。同時,全球各地收入不平等問題正在加劇、恐怖主義威脅造成種族和宗教分化,社會也存在移民與本地人口、青年與老人、保守派與自由派等之間的裂痕。
堅信全球貿易仍是經濟增長重要推動因素
王瑞傑說:“各種分化加深了群衆對執政精英的焦慮和不滿,影響了社會的和諧,一些國家因此出現了內視情緒,全球化也成爲國內政策失靈的代罪羔羊。”
王瑞傑指出,面對上述深刻、複雜而長期的挑戰,新中兩國的合作應與時俱進、順時應變,兩國要發揮各自的優勢、相互借鑒,力求共贏。
王瑞傑提出了“三大原則”“五大有潛力的合作領域”和“一個理念”來概括新中合作的方向。
其中,兩國可以在貿易領域深化合作。王瑞傑表示,一些國家應對全球化問題的方式是訴諸貿易保護主義及提倡雙邊貿易方案,但他堅信,全球貿易仍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因素,各國應打開大門、維護開放的多邊貿易體系,促進貨物及服務的自由流通。
他在問答環節進一步解釋,雙邊貿易協定下,大國可以要求小國開放市場而自己卻無需這麽做;相比之下,多邊貿易體系能確保每一個成員都按照統一的貿易規則行事。
因此,除了繼續參與縮小版的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我國也正同亞細安各國及中日韓澳印新六個對話夥伴國,就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展開談判。
王瑞傑表示,作爲明年的亞細安輪值主席國,新加坡將致力于盡早完成RCEP談判。他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多次表明支持多邊貿易體系,我希望這能爲區域貿易協議的談判帶來更大的動力。”
王瑞傑也呼籲各國繼續開放市場。他表示,只有通過競爭才能培養出有全球競爭力的行業巨頭。
此外,新中經濟已深度融合,王瑞傑認爲,兩國今後能在科技發展和創新領域挖掘新的合作潛力。
他說:“在現今高度複雜的世界裏,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獨占所有技術。我們因此應建立合作夥伴網絡,促進想法的互換交流。”
以我國倡導的全球創新聯盟(Global Innovation Alliance)爲例,該聯盟前天首次走出國門,落戶北京,未來將能幫助本地初創企業進駐中國市場測試新科技,以及爲中國的創新科技引入新加坡提供更大的便利。
談到金融合作,王瑞傑指出,新加坡是中國倡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早期支持者,我國的金融中心過去幾年也積極推動人民幣在本區域的普及使用。目前,兩國也正在拓展資本市場聯通和金融技術等新興領域的協作。
王瑞傑透露,我國金融管理局正同商業銀行和多邊機構合作,計劃將基礎設施融資發展成可投資資産類別,爲本區域龐大的基建融資需求提供更多私人資本。
他在問答環節上解釋,新加坡作爲商業仲裁中心,可以利用其專業服務的優勢,協助分配資本,支持各個項目的融資,並且也確保所有商業協議都全面概括了項目的風險及回報。
在國內經濟策劃層面,王瑞傑認爲,政府的財政和貨幣政策雖然能維持宏觀經濟穩定,但只有艱難的結構性改革才能解決經濟增長的結構問題,幫助國人和企業順應科技改變和全球化帶來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