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電影《踏血尋梅》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以七年前香港轟動一時的王佳梅命案作爲藍本,講述一個16歲援交女被一個叫做丁子聰的貨車司機,在第一次見面時“殘忍”殺害的經過。
在主題上,這兩部電影所關注的都是處于金字塔最底部的少年。他們沒有一點反抗能力,他們在陰溝裏仰望星空。
以下文章將通過王佳梅和陳念的人物深度對比,丁子聰和小北的人物深度對比,去尋找悲劇的“真相”。
一個湖南女孩,8歲那年父母離異,母親改嫁去香港,父親是爛賭鬼。
她被安排到東莞的一個親戚家去生活,等著母親接她去香港生活,手續一辦就是七年。
15歲她來到香港,念書受到排擠嘲笑,母親在酒樓當歌女,一生氣就打她。
她選擇辍學,她的夢想是當一個模特,卻因爲個子太矮而做了推銷員。
她想要錢,想搬出這個小小的家,她一人打兩份工,錢還是不夠,最後她偷偷做了援交女。
她好不容易喜歡一個男人,可悲的是那人卻是她的“客人”,她可以不收那個男人的錢,那人卻只當她是玩具。
所有的壓力讓王佳梅陷入深深絕望。絕望中她認識了一個叫做丁子聰的網友,他們聊了很久。
他們見面,吸毒,在神志最不清醒的時候,她和丁子聰提議,“你殺了我好嗎?求求你殺了我。”
《少年的你》——陳念
她能去和誰說?和媽媽說?媽媽不知道在哪。
和警察說?警察對于霸淩的定義束手無策,和班主任說?班主任只會通知家長,家長教訓孩子就是一巴掌,一頓打。
大多數的成年人都在漠視“霸淩”的問題。
而在最後,當一個叫做魏萊的女孩對陳念窮追不舍之後,陳念心底的怒火終于爆發,她錯手殺死了魏萊。
在某種定義上,王佳梅和陳念是一路人,她們有著驚人相似的家庭,而她們活著就像是一個祭品。活在一個被家人忽視的世界中。
改變她們命運的都是因爲一個男孩。
8歲那年,母親從外地來找他,意外死在車禍中。從那時開始丁子聰産生了自責心理,他認爲是他的出現害死了母親。
長大後他做了一名貨車司機,送冷凍豬肉的。他天天和那些死豬打交道。他還加入了黑社會,賣軟性毒品。
他又肥又醜,別人都不叫他名字,叫他肥豬。他一個人住在破舊的屋子裏,從小到大,他沒什麽朋友。
他們一塊兒吸毒,王佳梅還讀聖經給他聽,讀完之後,王佳梅忽然哭著求他,“你可以殺了我嗎?我不想活了。”
他想要幫助王佳梅,他能理解王佳梅活著的痛苦,他覺得他們是一類人。
他做出了讓所有人都無法理解的事,親手掐死了王佳梅,而後將她分屍,撕下她的面皮…
他是一個混混,天天被人揍,勞教當成家常便飯。
有一次這個片區出現了一個強奸嫌疑犯,警察想都沒想就把他抓來問話。
而他和幾個嫌疑犯面對著莫須有的審問,所表現的不是憤怒、不是爭辯,是嘻嘻哈哈的在警局裏開著玩笑。有什麽呢?他習慣了。
當陳念來找他的時候,他對陳念說:“我保護你,你保護世界。”
後來,當陳念殺了魏萊之後,他義無反顧的選擇幫陳念頂罪,哪怕面對的是無期徒刑,小北依然願意這麽做。
在某種意義上,小北選擇幫陳念頂罪,丁子聰選擇殺王佳梅,讓自己坐牢,他們所做的這件事目的都是一致的。
他們都覺得自己和那個女孩是一類人,自己沒救了,女孩還有希望。
他們都是在進行一種荒唐的“拯救”。一個向死,一個而生,他們動機都讓人難以理解。
只不過陳念是幸運的,拯救她和小北的,最後是這個社會。
而王佳梅是不幸的,在她有輕生念頭的時候並沒有引起家庭中任何一人的注意,她遭受著社會漠視。
生與死,救贖與滅亡,都因爲現實。
你會發現,陳念和王佳梅,小北和丁子聰他們有著驚人的相似。而這正是兩部影片所描述的——貧窮的多數,悲慘的少數。
三、家庭教育對于孩子人格形成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家庭的教育對于孩子是具有最重要的影響,而家庭教育呈現出3種方式
1、權威型教育方式
家長在家中擁有絕對的主導地位,他們會按照自己想要的施加在孩子身上,不管孩子願意不願意,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控制。
由于每位父母的文化程度、想法各不相同,所給予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天差地別。
正如王佳梅母親先是將她丟在東莞不管不顧,而帶回香港後又冷落和暴力的雙重教育。所以王佳梅覺得人生無望。
在這樣“想當然”“我說了算”的教育方式中成長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極、被動、依賴、服從、懦弱、做事缺乏主動性,甚至形成不誠實的社會人格。
2、放縱型教育方式
家長擁有一定物質基礎,對于孩子過于溺愛、放縱,孩子想幹嘛就讓他幹嘛。犯再大的錯都只是說幾句。
就比如《少年的你》中的魏萊,在一個富裕放縱她的家庭中長大。
她隨心所欲想控制別人,她去欺負陳念、欺負小蝶。她用錢解決問題。
他們擁有一切孩子的天性,在面對危險時,野生而恐懼。
這兩部電影所表達的,正是希望“少年問題”引起社會的足夠重視。並讓每個成年人從最深層面理解那些“邊緣少年”。
《麥田裏的守望者》書中寫道:我站在懸崖邊,守候那些在麥田中遊戲的孩子,如果孩子跑到懸崖邊,我就去抓住那個孩子,以免他落到懸崖下面。
希望這個社會的每一個成年人,都能用心去守護每一個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