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Singapore),簡稱新加坡,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爲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政治體制實行議會制共和制。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爲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國土除新加坡島(占全國面積的88.5%)之外,還包括周圍63個小島。新加坡的土地面積是719.1平方公裏,海岸線總長200余公裏,全國由新加坡島、聖約翰島、龜嶼、聖淘沙、姐妹島、炯島等六十余島嶼組成,最大的三個外島爲裕廊島、德光島和烏敏島。由于填海工程形成新的陸域,將增添額外100平方公裏的土地。新加坡的標准時間爲UTC+8,較其地理位置時間快1小時。
新加坡地勢起伏和緩,其西部和中部地區由丘陵地構成,大多數被樹林覆蓋,東部以及沿海地帶都是平原,地理最高點爲武吉知馬,高163米。
新加坡地處熱帶,長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爲赤道多雨氣候,氣溫年溫差和日溫差小。平均溫度在23至34℃之間,年均降雨量在2,400毫米左右,濕度介于65%到90%之間。
8世紀新加坡屬室利佛逝;14世紀始屬于拜裏米蘇拉建立的馬六甲蘇丹王朝;18-19世紀屬柔佛王國。19世紀初被英國占爲殖民地;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被日本侵占;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1965年新加坡正式獨立。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促進種族和諧是政府治國的核心政策,新加坡以穩定的政局、廉潔高效的政府而著稱,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
新加坡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被譽爲“亞洲四小龍”之一,其經濟模式被稱作爲“國家資本主義”。根據2018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報告,新加坡是繼倫敦、紐約、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新加坡也是亞洲重要的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被GaWC評爲世界一線城市。新加坡是東南亞國協(ASEAN)成員國之一,也是世界貿易組織(WTO)、英聯邦(The Commonwealth)以及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PEC)成員經濟體之一。2019年11月,新加坡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榜單”第三位;“2019年全球可持續競爭力榜單”第一位。
【國 名】 新加坡共和國(Republic of Singapore)。
【面 積】 724.4平方公裏(2018年12月)。
【人 口】 總人口564萬(2018年12月),公民和永久居民399萬。
【民 族】 華人占74%左右,其余爲馬來人、印度人和其他種族。
【語 言】 馬來語爲國語,英語、華語、馬來語、泰米爾語爲官方語言,英語爲行政用語。
【宗 教】 主要宗教爲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和印度教。
【貨 幣】新加坡元(Singapore Dollar)。
【首 都】 新加坡(Singapore)。
【重要節日】 華人新年:同中國春節。泰米爾新年:4、5月間。衛塞節:5月的月圓日。國慶節:8月9日。開齋節:伊斯蘭教曆10月新月出現之時。聖誕節:12月25日。新加坡法定公共節日共計11天,除上述外,還有元旦、複活節、哈芝節、勞動節等。
【地理位置】 新加坡位于馬來半島南端、馬六甲海峽出入口,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相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由新加坡島及附近63個小島組成,其中新加坡島占全國面積的88.5%。地勢低平,平均海拔15米,最高海拔163米,海岸線長193公裏。
【氣 候】 新加坡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常年高溫潮濕多雨。年平均氣溫24℃~32℃,日平均氣溫26.8℃,年平均降水量2345毫米,年平均濕度84.3%。
【簡 史】 新加坡古稱淡馬錫。8世紀屬室利佛逝王朝。18~19世紀是馬來柔佛王國的一部分。1819年,英國人史丹福·萊佛士抵達新加坡,與柔佛蘇丹訂約,開始在新設立貿易站。1824年,新淪爲英國殖民地,成爲英在遠東的轉口貿易商埠和在東南亞的主要軍事基地。1942年被日本占領。1945年日本投降後,英國恢複殖民統治,次年劃爲直屬殖民地。1959年實現自治,成爲自治邦,英保留國防、外交、修改憲法、宣布緊急狀態等權力。1963年9月與馬來亞、沙巴、沙撈越共同組成馬來西亞聯邦。1965年8月9日脫離馬來西亞,成立新加坡共和國;同年9月成爲聯合國成員國,10月加入英聯邦(具體可查看世界曆史網《新加坡曆史發展階段簡介》的相關介紹)。
【政 治】 新加坡獨立以來,人民行動黨長期執政,政績突出,地位穩固,曆屆大選均取得壓倒性優勢。李光耀自新1965年獨立後長期擔任總理,1990年交棒給吳作棟。1993年舉行獨立後首次總統全民選舉,原副總理、新加坡職工總會秘書長王鼎昌當選爲首位民選總統。2004年8月,李顯龍接替吳作棟出任總理,並于2006年5月、2011年5月和2015年9月三度連任。2015年3月,李光耀逝世。
【憲 法】 1963年9月,新加坡並入馬來西亞後,頒布了州憲法。1965年12月,州憲法經修改成爲新加坡共和國憲法,並規定馬來西亞憲法中的一些條文適用于新加坡。
憲法規定:實行議會共和制。總統爲國家元首。1992年國會頒布民選總統法案,規定從1993年起總統由議會選舉産生改爲民選産生,任期從4年改爲6年。總統委任議會多數黨領袖爲總理;總統和議會共同行使立法權。總統有權否決政府財政預算和公共部門職位的任命;可審查政府執行內部安全法令和宗教和諧法令的情況;有權調查貪汙案件。總統在行使主要公務員任命等職權時,必須先征求總統顧問理事會的意見。2017年2月,新加坡國會通過總統選舉修正法案,修改民選總統制度,實施保留選舉機制,在該機制下,若華族、馬來族、印族和其他族群中,有任何一個群體曆經五個總統任期都沒有代表擔任總統,下一屆總統選舉將優先保留給該族候選人。2017年9月,馬來族前任國會議長哈莉瑪參選總統,作爲唯一符合資格的候選人當選,成爲保留制總統選舉制度下第一位當選總統。
【國 會】 新加坡實行一院制,任期5年。國會可提前解散,大選須在國會解散後3個月內舉行。國會議員分爲民選議員、非選區議員和官委議員。其中民選議員由公民選舉産生。非選區議員從得票率最高的反對黨未當選候選人中任命,最多不超過6名,從而確保國會中有非執政黨的代表。官委議員由總統根據國會特別遴選委員會的推薦任命,任期兩年半,以反映獨立和無黨派人士意見。本屆國會2015年9月11日選舉産生,共有議員92人。其中民選議員89人(其中人民行動黨83人,工人黨6人),非選區議員3人。現任議長陳川仁。
【國家元首】 新加坡總統哈莉瑪·雅各布(Halimah Yacob),2017年9月14日就任,任期6年。
【政 府】 新加坡本屆內閣于2015年9月28日組成。2019年4月23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宣布對內閣進行小幅改組,5月1日起,財政部長王瑞傑升任副總理,並繼續兼任財長。張志賢和尚達曼卸任副總理,轉任國務資政,張志賢兼任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尚達曼兼任社會政策統籌部長。
【司法機構】 新加坡設最高法院和總檢察署。最高法院由高庭和上訴庭組成。1994年,廢除上訴至英國樞密院的規定,確定最高法院上訴庭爲終審法庭。最高法院大法官由總理推薦、總統委任。大法官梅達順,總檢察長黃魯勝。
【政 黨】 已注冊的政黨共30多個。主要有:
(1)、人民行動黨(The People’s Action Party):執政黨。1954年11月由李光耀等人發起成立。從1959年至今一直保持執政黨地位。李光耀長期任該黨秘書長,1991年吳作棟接任。2004年12月,李顯龍接替吳作棟出任該黨秘書長。現任黨主席顔金勇。
(2)、工人黨(The Worker’s Party):1957年11月創立。近年來影響有所擴大。1981年起,在大選中數次贏得議席。2015年大選中獲6席。現任主席林瑞蓮,秘書長畢丹星。
【重要人物】 哈莉瑪·雅各布:總統。1954年8月生于新加坡,馬來族,穆斯林。畢業于新加坡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前身),獲法學博士學位。大學畢業後加入全國職工總會。2001年當選裕廊集選區國會議員,2006年和2011年連選連任。2011年5月,任社會發展、青年及體育部政務部長,2012年11月任改組後的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政務部長。2013年1月當選新加坡國會第九任議長,2016年1月連任。2017年8月卸任議長,參選總統。9月,當選新加坡第八任總統,任期6年。
李顯龍:總理。1952年生于新加坡。1971年入伍,後獲獎學金赴英國深造,1974年獲英國劍橋大學數學一等榮譽學位和計算機優等文憑。1978年在美國堪薩斯州參加陸軍指揮和參謀培訓。1979年獲哈佛大學肯尼迪行政學院公共行政學碩士學位。回國後任武裝部隊參謀長兼聯合行動與策劃司長,1984年6月升准將軍銜。同年12月當選國會議員。曆任全國經濟委員會主席、貿工部代部長、貿工部長和副總理,先後兼任貿工部政務部長、國防部第二部長和金融管理局主席,2001年11月至2011年5月兼任財政部長。2004年8月任總理。2006年5月、2011年5月和2015年9月三度連任。
【經 濟】 新加坡屬外貿驅動型經濟,以電子、石油化工、金融、航運、服務業爲主,高度依賴中、美、日、歐和周邊市場,外貿總額是GDP的四倍。經濟曾長期高速增長,1960~1984年間GDP年均增長9%。1997年受到亞洲金融危機沖擊,但並不嚴重。2001年受全球經濟放緩影響,經濟出現2%的負增長,陷入獨立之後最嚴重衰退。爲刺激經濟發展,政府提出“打造新的新加坡”,努力向知識經濟轉型,並成立經濟重組委員會,全面檢討經濟發展政策,積極與世界主要經濟體商簽自由貿易協定。2008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金融、貿易、制造、旅遊等多個産業遭到沖擊。新加坡政府采取積極應對措施,加強金融市場監管,努力維護金融市場穩定,提升投資者信心並降低通脹率,並推出新一輪刺激經濟政策。2010年經濟增長14.5%。2011年,受歐債危機負面影響,經濟增長再度放緩。2012年至2016年經濟增長率介于1%—2%之間。2017年2月,新加坡“未來經濟委員會”發布未來十年經濟發展戰略,提出經濟年均增長2%至3%、實現包容發展、建設充滿機遇的國家等目標,並制定深入拓展國際聯系、推動並落實産業轉型藍圖、打造互聯互通城市等七大發展戰略。
【資 源】 新加坡自然資源匮乏。
【工 業】 新加坡主要包括制造業和建築業。制造業産品主要包括電子、化學與化工、生物醫藥、精密機械、交通設備、石油産品、煉油等産品。新是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
【農 業】 新加坡用于農業生産的土地占國土總面積1%左右,産值占國民經濟不到0.1%,絕大部分糧食、蔬菜從馬來西亞、中國、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進口。
【服務業】 包括金融服務、零售與批發貿易、飯店旅遊、交通與電訊、商業服務等,系經濟增長的龍頭。
【旅遊業】 外彙主要來源之一。遊客主要來自中國、東盟國家、澳大利亞、印度和日本。主要景點有:聖淘沙島、植物園、夜間動物園等。
【交通運輸】 新加坡交通發達,設施便利。是世界重要的轉口港及聯系亞、歐、非、大洋洲的航空中心。
鐵路:以地鐵爲主,另建有輕軌鐵路與地鐵相連。
公路:總長約3300公裏,全島公路網四通八達。
水運:爲世界最繁忙的港口和亞洲主要轉口樞紐之一,是世界最大燃油供應港口。有200多條航線連接世界600多個港口。2018年港口處理貨運總量6.3億噸,貨櫃總吞吐量3660萬標准箱。
空運:主要有新加坡航空公司及其子公司勝安航空公司。新加坡樟宜機場連續多年被評爲世界最佳機場,2018年航班起降38.6萬架次,客運量6563萬人次,貨運量215.5萬噸。
【對外貿易】 對外貿易爲新加坡國民經濟重要支柱。2018年,新加坡對外貨物貿易總額約7736億美元,同比增長9.2%。其中進口3665億美元、增長10.6%,出口4071億美元、增長7.9%。主要進口商品爲電子真空管、原油、加工石油産品、辦公及數據處理機零件等。主要出口商品爲成品油、電子元器件、化工品和工業機械等。主要貿易夥伴爲:中國、馬來西亞、歐盟、印尼、美國。
【對外投資】 推行“區域化經濟發展戰略”,大力向海外投資。截至2017年底,對外直接投資累計達8503億新元,主要集中在金融服務業和制造業。新加坡主要直接投資對象國爲中國、印尼、馬來西亞、澳大利亞、英國。
【外來投資】 截至2018年底,新加坡共吸引海外直接投資1.75萬億新元,多集中在金融服務業和制造業。主要直接投資來源國爲美國、日本、英國、荷蘭、中國。
【人民生活】 2018年人均國內生産總值6.4萬美元。政府統一修建公共組屋,居民住房擁有率達91%。人均壽命83.1歲,識字率97.3%(15歲以上),每萬人擁有24名醫生,每千人擁有私車110輛。
【軍 事】 新加坡武裝部隊組建于1965年。總統爲三軍統帥。實行義務兵役制,服役期2~3年。新加坡軍隊主要在國外訓練。1971年與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馬來西亞組成“五國聯防”。重視全民防衛教育。致力于建設第三代“智能”軍隊。2018年國防預算爲148億美元。
【文 化】 在保留各民族傳統文化的同時,鼓勵向新加坡統一民族文化演變。
【教 育】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強調雙語、體育、道德教育,創新和獨立思考能力並重。雙語政策要求學生除了學習英文,還要兼通母語。政府推行“資訊科技教育”,促使學生掌握電腦知識。學校絕大多數爲公立,著名高等院校包括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和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等。
【新聞出版】 新加坡英文報有《海峽時報》、《商業時報》、《新報》;華文報有《聯合早報》、《聯合晚報》、《新明日報》;馬來文報有《每日新聞》;泰米爾文報有《泰米爾日報》。
廣播電台以馬來語、英語、華語、泰米爾語廣播。
電視網覆蓋全國。新傳媒集團由多家經營電視和廣播的企業合並而成,主要經營第5頻道、第8頻道、亞洲新聞台等6個頻道,播送華語、英語、馬來語、泰米爾語節目。另有私營的報業控股集團設立的優頻道和電視通頻道。
【對外關系】 立足東盟,致力維護東盟團結與合作、推動東盟在地區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面向亞洲,注重發展與亞洲國家特別是中、日、韓、印度等重要國家的合作關系;奉行“大國平衡”,主張在亞太建立美、中、日、印戰略平衡格局;突出經濟外交,積極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已與多國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已加入“全面和進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CPTPP)。倡議成立了亞歐會議、東亞—拉美論壇等跨洲合作機制。積極推動《亞洲地區政府間反海盜合作協定(ReCAAP)》的簽署,根據協定設立的信息共享中心于2006年11月正式在新成立。共與175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