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新加坡這周以來可以說是好消息不斷了——
“開始解封!走,剪頭發~”
“新加坡社區病例個位數已保持第4天!”
“單日病愈人數的記錄又又又破了!昨天近千人出院!”
來源:elven media group
尤其是這周從冠病中痊愈的人越來越多:
5月11日,504例治愈
5月12日,626例治愈
5月13日,958例治愈
而且僅三天內,就有兩天是治愈病例人數超過當天的確診人數!
新加坡昨天近千人治愈!
如果加上上個禮拜的數據,新加坡已經連續6天,每天都有好幾百例出院。而昨天飙增的958人,又是一單日新高。
現在新加坡的總出院人數已經達到了4809人,足足占總病例近2成。且據說這個數字還會以一個較快的速度增加。
來源:moh | 住院和出院對比
聯合領導抗疫工作小組的國家發展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黃循財在前幾天的會議上就有特別提到:“到月底約有2萬名客工能出院。”
按照這個趨勢發展,到下個月的痊愈病例將會更多,到時6月1日解封後,也能爲各行業複工做准備。
但就這樣的情況,似乎還有人不滿了……
現在客工宿舍的疫情算是已在當局掌握之中,但由于客工群體本身就十分龐大,要對全部30多萬人做完檢測,據預估得到7月底。
來源:bangok post
而不滿的地方就在于,一個個檢測過去很耗費人力物力,而且還夜長夢多。“有必要嗎?爲什麽不直接采取那什麽群體免疫,自然而然好了不就更好?”
來源:wikipedia
但是在新加坡實行群體免疫?
這個後果,可能比想像中還要可怕……
爲什麽不在新加坡實行群體免疫?
首先,群體免疫第一步就是要“放任病毒自由”。不過一旦不對病毒傳播加以控制,那麽新加坡的感染病例絕不止今日的2萬。
來源:bandwagon asia
在還沒有到2萬確診的時候,我們就需要另外建立隔離設施來安置病人。
那麽放任病毒自由傳播會有什麽後果,看看美國就知道了。確診逼近150萬,死亡8萬5千人。
確診人數幾乎是新加坡五分之一人口。
來源:wikipedia
衛生部醫療主任Kenneth Mak,在昨天的會議上就有明確表示,新加坡如果想要用群體免疫來應對疫情,將需要“付出太大代價”。
“假設我們讓新冠病毒在人群中自由傳播,那麽新加坡將會迎來老年人的生病高峰,我們將不得不承擔和面對大量高齡患者。
來源:nestia
“再加上這個群體容易有並發症,除了治療費用,更多的老年人甚至可能因此死亡。”
“此外還有我們的醫院,我們的重症監護病房將擠滿新冠病患,這是非常危險的。”
來源:todayonline
新加坡傳染病中心的專家Vernon Lee副教授也認爲,在新加坡實行群體免疫“非常危險”。
因爲這意味著新加坡約有60%至80%的人,首先會先被感染,之後才能對這種病毒免疫。
這6成到8成的人還只是“最佳猜測”,意思就是可能需要更多人被感染。
來源:yahoo news
那麽假設在新加坡實行群體免疫,也就是說,所有人都不管這個病毒了,就讓它在人群中“自由發揮”,那麽新加坡會變成什麽樣?
你可能會發現不知道某一天,自己常去的食閣有個安哥不知道在哪被感染了。
來源:st
這個安哥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又將病毒帶給了自己的家人,可能有上學的孫子,有工作的兒子兒媳,還有幫傭。
來源:propertyguru
他們繼續他們的日常活動,學校,工作地點,商場,公園等等。而新加坡也就是個島,病毒兜個圈都不用太長時間。
往後會迎來什麽,全島人心惶惶,不知道哪天自己會中招,醫療系統難堪負荷,物資緊缺,家人可能面臨生命危險,外來客工難堪醫療費用……
這種疫情下的場景,已經可以視同災難了。
來源:CNN
就連最初提出“群體免疫”這個概念的英國,最終也放棄了這個應對措施。
因爲他們發現,這樣做會導致英國的醫療體系崩潰,並且可能會多數十萬人因此死亡。
事實上,群體免疫根本就不能用在新冠病毒上。因爲新冠病毒的呈陽性比率,要遠低過可以進行群體免疫的標准。
來源:GLOBAL TIMES
所以不管是哪方面考慮,群體免疫這條路子,在新加坡可以免談了。
可是……
新冠病毒,似乎遠超大家想像。
新冠治愈後也會有後遺症?
相信大家都有過這個疑問:
“新冠病患治好出院,是真的好了?”
人類可能很難想像自己的人體,經曆過一次病毒的侵襲後究竟會發生什麽程度的改變。
來源:BI
近期越來越多報告顯示,那些新冠病患即便出院了,身體也大不如從前——
後遺症
咳嗽、胃痛、易疲勞、呼吸急促、肌肉酸痛等等。
情況輕微的病人再複診時被檢查出肺部功能受損,足足損失了30%的肺功能,稍微走得快一點就得喘。
不能再像平時那樣在公園快走,或是正常走上一段時間,這個結果已經算幸運。
來源:紐約時報 | 新冠治愈對部分人來說不像是恢複
情況嚴重的有病人肺纖維化,肺功能衰退。且沒有其他特效藥可以阻止衰退的進程。
再發展下去到晚期就只能肺移植。
來源:快資訊
明知道自己的腎功能正在衰退,可是自己還只能眼睜睜經曆和承受這種衰退……
“我真的被治好了嗎?”
後遺症
腎髒功能被破壞,甚至衰竭
除了肺功能,腎髒功能也是目前發現會受新冠病毒影響較大的。
據加拿大腎髒專家透露,加拿大8%-12%的新冠病患,出現了嚴重腎損傷。
來源:DW | 世衛:出院的人要經曆“長期掙紮”
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腎髒專科醫師表示,美國有20%-40%重症監護的新冠患者,因腎衰竭而需洗腎。
來源:tweeter
有一個25歲的年輕人,病情不容易才轉好從重症監護室裏出來。想著念家就回去住幾天,可是卻沒想到……
腎衰竭拿掉了他的命。
後遺症
血液凝結,腦中風,偏癱
據紐約西奈山醫院表示,新冠病毒可能會以多種方式引發血液凝結。這些方式和後果是一般人所想不到的。
來源:PSI
比如突發死于腦中風:美國近期類似死亡病例急劇增加。
比如中風偏癱:出現在無症狀或者輕微症狀的新冠病患。
這些不幸的人有著相同的命運:他們都是新冠病患,他們都正當壯年。
後遺症
神經系統,頭痛,幻覺,失憶
據說在日本山梨縣一個20多歲的新冠男病患的腦脊髓液裏,發現了病毒的存在。
等到人救回來的時候,近兩年的記憶也沒了。
而在中國,則是有患者表示大腦會出現幻覺。
來源:nhk
肺、腎髒,還有心髒、肝髒和神經系統。新冠病毒就像一張蛛網,似有若無籠在那些“已治愈”的病患身上。
“好像治好了,又好像沒有。” 各自前路如何,各自健康如何,沒有人能預料。
而上述這些也只有等到出現了,我們才能知道原來新冠病毒對于人體遠不止只是“生了一次病”那樣簡單。
來源:global time
現在本地疫情相對緩和了,而且馬上6月也要解封,是時候來談談新加坡的經濟該怎麽恢複了~
新加坡可能成爲
最後一個恢複經濟的國家……
除了疫情,新加坡的經濟也是備受關注。只不過就各方人士的分析及預測來看,新加坡可能不太妙。
來源:gen by medium
綜合各方可以暫時總結出一句話:
“新加坡經濟受疫情打擊太大,想恢複?難。想迅速恢複發展?難上加難。”
早前就有專家分析,亞洲地區就新加坡和日本的經濟受到疫情打擊最嚴重。而近期國際金融公司摩根史坦利(業界:大摩)預測:
“新加坡的國內生産總值(GDP)將會是最後一個恢複到疫情前水平的國家。”
來源:coindesk
在大摩的預測中,除了新加坡,同爲出口導向型的國家比如泰國和馬來西亞等,都可能要等到2021年第一季度才能迎來經濟複蘇。
咱來看看原話:
亞洲地區(除日本外)是最依賴出口的,其中一些國家實施封鎖措施,導致出口和內需受到雙重打擊,因此預測需要更長時間,可能到明年第一季度才能恢複。成長風險傾向于下行。
按照這個預測,想看到“盛世繁華”的新加坡至少還得半年時間,那2019年的新加坡真是涼涼了…… (估計有小夥伴內心已在咆哮。)
不過大摩也給出了3個關鍵性的經濟複蘇要點:
1)貿易
2)旅遊
3)大宗商品等部門的受影響程度、各國對疫情的反應機制,以及國家平衡財政政策的能力。
來源:spotlightonsg
如果從上面三點分析的話,新加坡的情況其實還沒有那麽的“不妙”。相反,大摩認爲新加坡:
“是財政政策應對方面最有空間的國家,也是‘抗疫’有效的典型。”
只是受這一波疫情影響,新加坡的出口經濟較爲疲弱。
來源:BI
而相比之下,大摩預測中國經濟恢複起來可能是亞洲跑最快的。預計在今年的第三季度就能恢複,也就是約7、8、9月這段時間。
現在中國已經逐步放寬娛樂限制,部分地方的學校也已開學,可以說是正在步入“經濟恢複”的正軌了。
但!對于大摩的這一波預計,有網友表示不服!
新冠疫情對新加坡,就是個考試~
國家小才容易轉變,政府能力強著呢~
不要嫉妒啦。內部需求就是一個國家經濟最有力的倚靠!如果看出口小國家當然比不過,但小才容易恢複。
網友對于新加坡恢複經濟的能力,那是相當有信心的。新加坡經曆風風雨雨到今天,難不成還能怕了一個疫情不成~
最初的時候誰都不知道新冠病毒的危害,新加坡也不知道。但是當局對疫情的處理態度卻是從一開始就很明確的。
這是一場戰鬥,新加坡加油
【相關閱讀】:
新增753例!新加坡航空48年來首次虧損!封城期6人參加聚會,或被罰1萬新幣激增768例!實拍抗疫!昨晚在超級月亮下,新加坡全島首次變成了藍色!激增932例!李顯龍總理的五一演講信息量巨大 | 新加坡這些行業會先解封!新增884例!僅2個月,新加坡廁紙價格漲了這麽多!今天起開始解封,全島都在排隊!
第一步長按掃碼關注椰子
第二步在後台輸入關鍵字在獅城椰子公衆號後台回複關鍵字 病例獲得目前全部確診病患詳情回複關鍵字 感染群地址彙總獲得目前全島感染群地址地圖詳情
移民留學工作新加坡病例教育肺炎洗手液口罩白卡護照遛娃
在看的你一定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