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西方國家的醫療制度有一句總結性的話–“死得起,病不起”,意思是說醫療費用高昂,如果得了什麽大病,隨時會傾家蕩産。
但是小海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你,在新加坡,這種現象幾乎不會發生。秘訣就是各種各樣的醫療保險。
簡而言之,新加坡的醫療保障制度可以分爲三個層面:個人、公司和國家。“個人”是指自己花錢買的醫療保險,“公司”是指作爲公司福利提供給員工的(其實也是向保險公司集體購買的),“國家”是指公積金裏面的健保戶頭(只有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才有哦)。
在新加坡,如果你有一份普通的全職工作,公司通常會提供常規的門診和住院保險。按照不同公司、不同職業,待遇上稍有差別,但基本上平時頭疼腦熱地去小診所看個病、拿點藥,自己幾乎不用掏錢;如果需要住院,大部分公司的住院保險可以支付50%以上的費用,但現在比較流行的做法是用健保戶頭裏的錢買一份住院保險,自己再買一份人壽保險,這樣就可以把住院費中剩下的那一部分也省下了。根據新加坡保險業通行的守則,人壽保險除了保死亡、殘障這些之外,還保幾十種大病,比如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器官移植等,每年繳納的保險金按照保額高低、險種不同,從幾百塊到幾千塊不等。但因爲人壽保險通常具有保值的功能(極個別險種除外),所以還是可以接受的。
那麽,有人會問,如果一個經濟困難的病人保健儲蓄賬戶的金額不足了,也沒有經濟能力去購買私人醫療保險,那他會不會由于欠費而被中止治療呢?答案是否定的。新加坡私立醫院采取先服務後付費的方式,費用由醫院先墊付,住院期間三餐免費,住院費用在出院的時候才結算。對于經濟困難的患者,會有社工協助調查他們的經濟情況,申請相應的補助。財産調查會非常仔細,防止有人鑽空子。
接下來,小海來說說新加坡的醫療體系。
新加坡醫療系統分工比較明確,門診可以由各種醫療機構提供,而住院服務主要由公立醫院提供。目前新加坡有15個公立醫院和醫療中心,擁有2000多名全科醫生(GP),每個居民區還有社區醫院,可以爲康複病人以及無需前往綜合性醫院就診的老人提供及時的醫療保健服務。
家庭診所
家庭醫生是新加坡最初級的醫療保健單位,但在這裏需要強調的是,家庭醫生與我們通常理解的略有區別,它不僅僅指某個家庭或個人的私人醫生,也有自立門戶的小診所。
在新加坡,幾乎每一個住宅區都有初級醫療保健院,即家庭診所。他們主要負責門診治療,隨訪出院病人,疫苗接種,健康檢查和教育,藥房,是屬于短時間的看診,收費較少。舉例來說,對于一些常見的頭疼腦熱現象,患者只需找家庭醫生確診和拿藥即可。但對于一些家庭醫生無法診斷的病情,他們會開一張轉診單,將患者介紹給綜合醫院。
綜合醫院
綜合醫院提供多學科的急診住院和專科門診服務、24小時急診。這些公共部門的醫院雖以私立有限公司的形式進行運作,但處理複雜病症的能力遠遠優于其他國家的公立醫院。這些大型綜合醫院,不僅有醫院通常的各種功能區,還有餐飲等服務區,給人感覺非常舒適。
在這裏,小海尤其要強調的是,新加坡實行嚴格的分診治,病人需要先在社區醫院就診,有那裏的介紹才能來綜合醫院,同時病人還能享受政府補貼。但如果是直接來綜合醫院看病的話,就要收取挂號費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