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環境越來越多變複雜,前公務員首長何學淵指出,政府不能在所有問題上都抱持“我最厲害”的心態,而是應該積極廣納各界意見。
他說,政府並“不壟斷智慧與最佳見解”,處理複雜問題時,應透過廣泛的公共咨詢與對話吸收私人領域和人民的建議。“我相信政府整體甚至是全國上下共同出力的模式,將成爲未來良好治理的定義。”
何學淵作爲“新加坡政策研究所—納丹系列講座”的第三任主講人,于今年4月至5月期間,針對動蕩局勢下的治理挑戰發表四場演講。新加坡國立大學屬下政策研究所如今將演講與問答內容集結成書,並于昨天由副總理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張志賢主持新書發布。
何學淵在國家圖書館舉行的新書發布會上致辭時,延續講座主題著重闡述政府在當前充滿不穩定元素的國際環境裏,須改變治理模式與思維。他說,除了更注重集思廣益,政府也應更靈活應變,敢于冒險嘗試新做法。“這意味著我們必須學會更好地管理風險,並培養克服失敗的韌性。我們要培養解決問題的文化,而不是相互責怪的文化。”
張志賢在致辭中透露,他與何學淵相識已有45年之久,兩人18歲時原本擔任步兵軍官,後來在建國總理李光耀的指示下,雙雙從陸軍調往當時處于初立階段又人手短缺的海軍。他也笑道,與何學淵相熟得連他的身份證號碼也記得。
張志賢:何學淵重視長遠戰略規劃
張志賢指出,他與何學淵從李光耀身上學到了兼顧大局與細節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好長遠規劃和培養人才。他說,何學淵的主要貢獻包括在2005年至2010年間擔任公務員首長時,排除了各部門自立山頭的阻礙,成立國家安全協調秘書處和國家人口及人才署等跨部門機構,使政府能更有效地克服涉及多個領域的全國性挑戰。
此外,何學淵也非常重視長遠戰略規劃。張志賢說:“一談到何學淵,就會讓人聯想到他堅持發展長遠思考與規劃的能力,以便應對越來越複雜和不穩定的時局。這對許多專注解決眼前問題的政府而言是艱難的任務。要承擔定義模糊的挑戰,又沒有明確和簡單的方案,這需要莫大的知識誠信、想象力與勇氣。”
出席發布會的還包括國大東南亞研究院主席王赓武教授、巡回大使許通美和公共服務委員會主席張贊成等。
政策研究所2014年以已故前總統納丹之名舉辦系列講座,邀請著名知識分子擔任主講人,提升公衆對重要國家課題的了解。
“納丹系列講座”首兩名主講人悅榕控股執行主席何光平和新加坡巡回大使比拉哈裏的演講也已出版成書,第四任主講人前公務員首長林祥源則于上個月完成了“新加坡會走下坡嗎”主題的最後一講。
政策研究所所長賈納達斯·蒂凡昨天宣布,建屋發展局局長蔡君炫博士將成爲下一任系列講座主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