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于1974年成立,新加坡財政部對其擁有100%的股權。由于其自成立起到2004年9月期間從未公布過財務報表,因此被認爲是新加坡最神秘的企業之一。
公司執行董事兼CEO2004年至2009年曾由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妻子何晶女士擔任。獅城商海欄目之前有“第一夫人”的詳細介紹——獅城商海 | 主宰新加坡經濟命脈的“第一夫人”。這也說明淡馬錫與一般的私營公司有很大的不同。
接下來讓我們揭開淡馬錫神秘的面紗。
淡馬錫2004年至2009年執行董事兼CEO何晶
圖源:百度百科
一、淡馬錫定位
新加坡建國初期,失業率高達10%,全國180萬人中失業的就有20萬人。當時的新加坡經濟基礎薄弱,私人資本不足,投資能力有限,許多企業光靠私人無法維持經營。
在這種情況下,新加坡政府創辦了一批隸屬財政部的國有企業,進入高風險、高投資工業項目領域,如鋼鐵、造船、石油化學等,以此擴大就業,並建立新加坡的工業基礎。
1974年6月,淡馬錫成立,最初的成立目的是設立專門部門收集國有企業的經營狀況信息,並讓財政部和內閣清楚掌握這些公司的表現,旗下35家公司的業務僅限于本土,資産總計3.5億新元。
二、資本巨獸
直到20世紀70至80年代大型工業項目發展需要大量資金,在國內小企業無法承受的情況下,淡馬錫公司才開始真正以公司的性質運作這些項目。此時剛剛成立的淡馬錫並沒有形成公司治理框架下的“淡馬錫模式”。直到80年代至90年代新加坡經濟快速增長,“淡馬錫模式”才浮出水面。
到了2017年7月,淡馬錫發布的年報顯示,淨資産規模爲2750億新元(1970億美元)。看著也不是很多,但要知道,新加坡2016年的GDP不過2970億美元。也就是說,淡馬錫的淨資産,占到新加坡GDP的66%。
淡馬錫2017年年報
圖源:公開資料
淡馬錫掌控了包括新加坡電訊、新加坡航空、星展銀行(DBS)、新加坡地鐵(MRT)、新加坡港口、海皇航運、新加坡電力、吉寶集團和萊佛士飯店等幾乎所有新加坡營業額最大的龍頭企業。有媒體估算該公司在新加坡股票市場上掌控了47%,
新加坡電訊是淡馬錫控股的重點企業之一
圖源:網易新聞
自1974年成立以來,淡馬錫創造了年化複合回報率17%股東回報,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主權投資基金。而自2002年以來對中國市場的持續投入,也使得淡馬錫成爲中國最大的外資投資機構。淡馬錫已經成爲了新加坡的一張名片。
淡馬錫大廈
圖源:ctszqx.com
三、淡馬錫模式
淡馬錫在爪哇語(印度尼西亞人數最多的民族——爪哇族——的語言)中是“海城”的意思,“海城”本是新加坡的古稱,以國家古稱命名企業,淡馬錫的地位,可見一斑。
新加坡財政部擁有淡馬錫100%的股權,但不幹預淡馬錫的運營;淡馬錫控股新加坡很多大型企業,也不直接參與管理,讓其獨立運營。這樣,新加坡政府以出資人的角色確保淡馬錫爲國家戰略服務,淡馬錫又享有獨立自主的經營權,避免了國有企業“管多管死”的弊病。這就是所謂的“淡馬錫模式”。
國資委主任肖亞慶曾稱淡馬錫是中國國企改革的榜樣
圖片來源:CCTV
淡馬錫特殊的董事會構成、以及分層遞進的控制方式和有效的約束機制值得一提。
淡馬錫公司董事會共由10名董事組成。其中四名(占40%)爲政府公務員,另外6名爲企業界人士。根據公司章程規定,公司高層領導(董事長、總裁)的任命需經財政部複審、報總統批准。這也說明它與一般的私營公司有很大的不同。
由于淡馬錫公司不是一般的企業,它經營的是國有資産,因此,該公司的內外監督有一套獨特的辦法。
外部監管:政府對淡馬錫的監管
內部監督:從制度上建立防範機制
對子公司(國聯企業)的監督
四、成功的背後
淡馬錫的成功,當然有其管理經營上的獨到之處,但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還是要歸功于“國字號”的身份。
正如前文所述,淡馬錫控制了新加坡港口、電力、航空、金融、通訊等行業。伴隨新加坡國家經濟的起飛,這些基礎性的壟斷行業,自然是“水漲船高”。
新加坡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
圖源:ship.sh
還是得益于“國字號”身份,淡馬錫才有機會,參與投資中國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成爲中國市場開放的第一批受益者,賺的盆滿缽滿。
淡馬錫可謂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從這個角度看,淡馬錫的成功,或許是必然的時代的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