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又亂了,不過沒想到的是,170多萬確診人數沒把美國搞亂,反倒是一起美國白人警察與黑人公民間的慘劇徹底引爆了民衆情緒。像美國這樣的國家,小沖突如此容易引爆爲災難,表面上看是所謂的“美式民主”在作祟,實際上,其本質還是階層間的矛盾。正如曆史上著名的“二八定律”所說的那樣,美國大資本階層掌握了社會絕大部分資源,大衆受苦受累爲富豪們創造價值也就罷了,不料連自己的生存權都無法保證,這誰受得了?
把時間往前推100年,也就是20世紀20年代中期那會兒,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都沉浸在盎然的生機之中,社會生産力的爆發極大地充裕了社會財富,在這種情況下,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提升了不少。因此在當時,許多産品,尤其是工業産品的普及程度就成了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和綜合國力的標杆之一,這其中就有一個重要指標——有多少人能喝上牛奶。
作爲世界頭號經濟強國,牛奶一早就成了美國人民生活裏最普遍的消耗品之一,相應的,美國畜牧業和乳業也進入了爆炸式發展期。以1929年爲例,當年,每100磅(約45公斤)牛奶的市場價爲4.79美元,奶農從中獲得的毛利潤占到了46%。加上乳業周期短發展快,不少人轉而向畜牧業和乳業投資,其中就包括大批農民。于是到了1929年底,美國牛奶産量突破了天花板,達到了可怕的110.5億美國加侖(約爲418.3億升)。
1930年初,在美國政府的默許下,幾家乳制品巨頭聯合提出了一套市場保護規則。他們利用了10年前政府根據乳脂含量和其他標准對乳制品提出的産品分級制度,把奶農也進行了層次劃分。大部分奶農獲得了“獨立奶農”的身份,這叫法聽起來還不錯,似乎有種自己開公司當老板的感覺,實際上,所謂“獨立”就是自負盈虧,就算餓死也沒人管。只有一小部分奶農是有保障的,因爲他們的産品品質足夠高,符合上層社會的需求,政府會直接派人來收購。
諷刺的是,大資本家還特意爲乳制品定了一個高于當時市場價的“參考價格”,借此穩定軍心。然而紙是包不住火的,這套規則制定幾個月後,牛奶零售價就開始暴跌。1930年中旬,原本逼近5美元的單價已跌至3.48美元;次年初,牛奶零售價又跌到2.25美元。牛奶價格越低,獨立奶農就越著急,繼而繼續降價。如此一來,乳制品産業就進入了一個可怕的惡性循環,2年後,每100磅牛奶的售價已跌破1美元——這跟白開水都沒啥區別了。
有人要問,既然牛奶是沒可能賣出去了,奶農爲啥不免費提供給窮人呢?咱們先把那套經濟學的理論抛開,就單純地講幾個現實問題,便知道這有多麽不現實了。
首先,從奶牛身體裏擠出來的牛奶不幹淨,不能直接喝,需要消毒滅菌,這需要錢;其次,牛奶的保質期很短,尤其是盛夏季節,奶農要儲存牛奶,或者把牛奶運到能讓窮人取到的地方,這個過程中需要錢;即便把牛奶都做成保質期更長的産品,加工的過程還是需要錢——自己連飯都吃不上了,誰還有心思去做慈善?于是,課本上倒牛奶的那一幕,便在美國各處越來越頻繁地上演了。
其實,縱觀這段曆史,咱們只需自己想想就會發現,資本家根本沒必要自己動手去倒牛奶。正所謂“杯滿則溢”,他們的根本目的就是想方設法地減少過度供給産品的産量。抛棄沒有利用價值的獨立奶農,任由他們自生自滅,逼迫他們倒牛奶的同時把責任推給“完全自由的美國市場”;或是以極低的價格從他們手中收購牛奶再自己倒掉,還要背負“剝削”和“浪費”的罵名,兩種方式一比可謂是高下立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