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充滿不確定因素的未來,鄰裏企業必須在轉變和保留傳統之間取得平衡,才能與時俱進而不流失鄰裏企業獨特的魅力。
市場環境信息萬變,在數碼化浪潮的沖擊下,傳統企業紛紛求新求變,然而鄰裏企業卻在改變的過程中面對多一層難度,就是在轉變時不可流失了鄰裏獨有的定位。
由新加坡全國商聯總會和《聯合晚報》聯合主辦的“新加坡鄰裏企業之星”,日前在新加坡報業中心舉行第三場分享會,與鄰裏商家一起探討“轉變的魔力”。
主講嘉賓之一BioNeutre International專業美容機構創辦人杜希仙語重心長指出,鄰裏企業的特點是貼近民衆,充滿人情味和親和力,所以在轉變的過程中必須取得平衡的智慧。
她說:“變得太快不行,不變也不行,我們要抱著樂觀的態度對待新經濟時代。盡管鄰裏企業可能比較保守,但也要有現代思維。”
主講者:商家應改變思維順應時代潮流
杜希仙表示,來到年底,許多人都說市場越來越靜,生意越來越難做,但她認爲市場其實並沒有變得更艱難,只是變得和以前不太一樣,所以大家應該做的是改變思維,順應轉型的潮流。
另外兩名主講人則以自身的經曆和海外企業的例子,向大家證明轉變其實並不可怕,反而會帶來新的發展和出路。
餐飲業革新系統供應商Dining Bulter創辦人呂虔鋒分享自己從一名資訊科技人員轉爲攝影師,然後再搭著數碼市場的列車,研發全方位但簡單易用的點餐手機應用Dining Bulter,並取得好成績。
新加坡經濟管理學院執行院長徐芳則分享最近到杭州考察的兩家新零售企業,“數聯中國”通過數碼科技把傳統室內裝修轉變成數碼家裝,“百草味”也通過互聯網讓零食銷售業務起飛,去年“吃貨節”的單日成交額突破4000萬元人民幣(約817萬新元)。
爲更貼近市場脈搏,“鄰裏企業之星”新增三大獎項,即科技夥伴獎、與時俱進小販之星獎和卓越企業獎。
“新加坡鄰裏企業之星”邁入第四屆,頒獎典禮定于明年5月22日在香格裏拉酒店舉行,貿工部長(工業)易華仁將擔任大會主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