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資深記者 劉棟
7月10日,新加坡迎來第13屆國會大選。
自1965年獨立建國以來,已持續執政55年的新加坡人民行動黨(PAP)會繼續保持每選必勝的不敗戰績嗎?對于許多人來說,答案似乎已經不言自明。
建國至今,新加坡人民行動黨一直穩坐執政黨之位。在半個多世紀裏,新加坡只有過三位總理:建國元勳和行動黨創始人李光耀,他的同僚吳作棟和李光耀的兒子、現任總理李顯龍。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新加坡也概莫能外。此次大選,創紀錄的11個政黨的191名候選人,以及一名無黨籍人士將競逐31個選區全部93個議席。
根據新加坡憲法規定,本屆政府任期明年到期之前,新加坡必須在2021年4月前舉行大選。最終,新加坡政府選擇在今年7月,新冠疫情仍高居不下之際舉行大選,普遍被認爲是爲了從疫情中撈取最大的政治優勢。
由于疫情,本屆大選沒有線下群衆大會,大部分活動改爲網上形式,大大削弱了大選氛圍,這對本已孱弱的反對黨來說更顯不利。
這很可能是李顯龍作爲總理參加的最後一場選戰。外界預計,他將在下一屆任期的某個時候將接力棒交給繼任者——現任副總理、財政部長王瑞傑。這次大選也將是新加坡第四代領導人接捧前必須要過的最後一關。
作爲亞洲乃至世界重要的航運、金融服務中心之一。世界各國都在密切關注著新加坡的這場大選。在新冠大流行的非常時期,這場“非常”大選將決定後李光耀家族時代的新加坡坡將會何去何從。
大選電視辯論會
非常時期,非常大選
7月9日,大選前的這一天被稱爲“冷靜日”,禁止所有競選活動。因此執政黨和多個反對黨都在8日晚上抓住最後一刻盡力拉票。
執政黨方面,總理李顯龍率領13名內閣部長通過四場長達三個多小時的網絡直播群衆大會,以四種官方語言爲本屆大選競選做最後的沖刺。
“我們將在未來幾年面臨非常困難的時期。我們必須應對疫情、必須尋找就業機會。因此,問題是,我們要如何組建最強大的團隊,給予他們委托來照顧新加坡、與民合作共渡難關,並確保我國擁有光明的未來。我們爲子孫後代所討論和設想的所有願景也能共同實現。”李顯龍說道。
執政黨謀劃已久的這場大選,早在今年3月就已傳出信號。
3月14日,新加坡疫情正在上升之際,李顯龍通過社交媒體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將左右新加坡大選的日期。他表示,當下的新加坡有兩個選擇:一是如若新冠疫情在本屆政府任期結束前穩定下來,大選照常舉行;二是知道新加坡即將面臨風暴,提前舉行大選,使得新一屆政府可以領導民衆應對危機。
3個月後,新加坡國內疫情仍未穩定,全球範圍內愈演愈烈的新冠疫情大流行使得第二種情況的可能性變得越來越高。
6月23日,李顯龍發表講話,宣布新加坡將于7月10日舉行大選。
在許多人看來,這一決定並非突然。6月7日,李顯龍率領執政黨五名重量級內閣成員透過電視和網絡平台接連發表“部長演講”,就冠病疫情後的新加坡發展與未來,向全體國民發表系列講話。被外界視爲提前爲這場“危機中的大選”預熱。
在持續兩周的“後新冠疫情時代保障新加坡未來”的系列演說中,李顯龍及其內閣將政策總藍圖擺在選民眼前,說明了執政黨眼中新加坡的未來將何去何從。
這並非新加坡執政黨政治領導人首次在危機期間以這種方式向國民發表講話。1968年英軍宣布從剛獨立的新加坡撤退,引發6萬多人的失業潮時,建國總理李光耀率領四名閣員,向全民發表“關鍵歲月”系列電視演說。隨後,執政黨在當年4月舉行的大選中拿下所有58個國會議席。
50多年後,猶如曆史的翻版,另一場演講拉開了2020年新加坡大選的帷幕。
本屆選舉是李顯龍第九次參選。1984年首次當選議員的李顯龍在選舉前的群衆大會上細數他參政以來經曆的種種危機,包括1985年經濟衰退、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1年911恐怖襲擊、2003年非典(SARS)疫情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
“我沒料到的是……在我擔任總理的最後階段,我們遇到了這場巨大的危機。”他說,“在這緊要關頭,新加坡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一個有能力,且得到人民一致支持的政府。”
截至7月9日,新加坡新冠確診病例已超過4萬例。在經過初期的穩定後,新加坡疫情在5月由于外籍勞工宿舍暴發聚集性感染而一度形勢嚴峻。雖然目前逐漸趨穩,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過去一周內,新加坡國內社區傳播病例已經累計近百例。
作爲受疫情影響最大的國家之一,新加坡政府此番投入高達近1000億新元(約5000億人民幣)的巨資,爲員工和企業提供援助,然而眼下仍面臨嚴峻的長期經濟挑戰。
“疫情持續不斷,並且預計會變得更糟糕,這對于新加坡這樣的國家來說,沖擊是最大的。新加坡政府的壓力巨大。”深圳大學新加坡研究中心主任呂元禮教授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說。
呂元禮認爲,在更糟糕的疫情和經濟海嘯來臨之前完成選舉和領導人交接是明智的選擇,因爲主導民衆投票最大的動因是對于不明朗的經濟前景的關心。
“疫情的影響原本對于執政黨來說是加分的,但是後期疫情處理不善,帶來了一些影響。目前看來,我認爲執政黨的表現會比2011年大選好,比2015年差一些。”他說。
執政黨電視競選大會
執政黨和反對黨的博弈
在今年的大選中,外界普遍認爲執政黨打的還是穩定牌,強調新加坡需要強力的政府來應對眼前的危機。反對黨則是呼籲選民的支持,爲國會注入更多監督和制衡的力量。
“這場大流行本是新一代領導人展示其能力的一個機會。但不幸的是,結果參差不齊。從財政經濟方面到公共衛生應對方面,執政黨沒有表現得如我們預期的那樣好。”前人民行動黨資深議員殷吉星(Inderjit Singh)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說。
“危機”曾經在2015年的大選中幫過執政黨的忙。那一年大選前,建國總理李光耀逝世。使得許多選民因爲感情因素而不願意對執政黨投反對票。結果,反對黨未有突破,僅僅是守住了2011年贏得的議席。
這次大選,新冠疫情對人們的健康和國家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損害,卻可能幫了執政黨。“在危機中,人們往往傾向于尋求安全和穩定而會選擇執政黨。而如果大選再拖延,失去工作的新加坡人可能會對政府更加不滿。” 殷吉星說。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系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資深新加坡時政觀察人士、《海峽時報》前總編輯韓福光也持類似看法。近日他在新加坡媒體撰文表示,今年大選與2001年“911”事件後的情況很相似。
然而他也進一步指出,此次新冠疫情帶來的危機無論從深度還是廣度上都遠遠超過了“911”。
“這不僅僅是一場危機,而是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影響我們所有人,是所有危機之源。這不僅關乎健康和經濟,而且關乎一種新的常態,這種常態改變了人們對生活、未來和他們想要的社會的看法。”他說。
韓福光表示,幾乎所有的事情都在不斷變化——大流行什麽時候結束,經濟影響會有多嚴重,海外旅行什麽時候恢複等——這些不確定性將對每個人産生不同的影響。
“我認爲沒有人知道民衆會有什麽反應,因爲我們以前沒有經曆過這種情況。”他說。
因此,盡管勝券在握,執政黨方面卻不敢有絲毫大意。此次大選,執政黨推出的新候選人人數創下了曆史新高,共27人。同時,還派遣下任“接班領導人”、副總理王瑞傑“空降”至主要反對黨工人黨苦心經營多年的東海岸集選區。此舉被選民和反對黨視爲奇招,對此各方也有不同的解讀。
該區在過去三屆大選中都是執政黨的險地。2015年大選,這一區的成績是執政黨所有得勝的集選區中得票率最低的,不足61%。
然而曾與王瑞傑在新加坡貿工部共事過的殷吉星認爲,對于一個據說缺乏政治經驗的未來總理來說,王瑞傑參選該選區是一個正確的戰略。
“所有人都知道該選區挑戰不小,並非沒有風險。但是民衆還是會投票給未來的總理,即使他以微弱優勢獲勝,他也將被視爲一個戰勝反對派的‘英雄’,爲擔任下一任總理贏得聲望。”殷吉星說。
韓福光則表示,此前新加坡沒有哪位候任總理曾面臨過這般挑戰。
“如果他大獲全勝,這應該會提升他的資曆,增強他的聲望。如果他贏得很艱難,新加坡的領導層換屆將會受到影響,但這只是暫時的,因爲如果不可想象的事情發生,還有其他人在等待著候補。”他說。
在外界看來,執政黨最大的策略,仍舊是強調執政業績。在此前的“部長演講”中,王瑞傑就反複強調過去五年的成績單:包括如何推動經濟轉型,推出巨額財政預算案,包括發放薪金補貼,協助企業保住新加坡員工飯碗,並爲畢業生和求職者制造更多培訓和就業機會。
“李顯龍總理和資深部長曾帶領新加坡度過無數次危機,加上第四代領導人,我們組成的領導團隊已經准備就緒,帶領我國應付未來的考驗。”王瑞傑說道。
反對黨主打的則是一如既往地批評執政黨在國會“一黨獨大”的模式。新加坡前進黨就認爲讓執政黨在國會中“一黨獨大”不是成功的模式,執政黨也並非對所有問題都有解決方案,包括在處理新冠疫情上。另一主要反對黨工人黨則試圖說服選民,用他們的選票換來更多有誠意、有潛能的政治新秀加入政壇。
反對黨競選團隊接受采訪
反對派或一無所獲?
然而,2020年的此次大選,新加坡國內彌漫著一股“悲觀情緒”——認爲反對黨可能會“全軍覆沒”。
對于這樣悲觀的看法,此次大選反對黨參選者、新加坡人民力量黨秘書長吳明盛並不認同。
曾經參加過三次大選的吳明盛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和往屆大選相比,今年大選受到疫情影響而變得很不同。“2006年是一種希望,(反對黨)有熱忱但不足以贏;2011年有更大的議題,有可能贏;2015年李光耀過世之後,民衆有著悲情因素而投票給執政黨;這一次是慢熱,但是會越來越熱。”他說。
吳明盛也承認,這次選情對反對黨不利,因爲疫情,民衆心裏會有害怕,而往常反對黨依靠群衆大會造勢的主要手段,此次卻被全部因疫情取消,大大削弱了大選前的氛圍渲染。
“一些民調數據顯示反對黨會全軍覆沒;但是我們從基層了解下來的情況不太一樣。我們覺得民心在變。許多民衆有怨氣,政府爲什麽要在疫情期間讓他們去冒險投票。雖然執政黨掏了很多錢,但是進了誰的口袋,並不平均。疫情之下許多中小企業倒閉,借不到錢,經濟援助不到位,很多中小業主很生氣。而這些人傳統上都支持執政黨。所以這次很難說。”吳明盛說。
吳明盛認爲,疫情下新加坡受到的主要經濟影響不僅僅是封城,作爲亞洲和世界航空樞紐,人員流動帶來的影響更大。未來可能會有更多企業倒閉。
在疫情應對上,吳明盛認爲盡管執政黨做得可圈可點,但是第四代領導人團隊在政治層面的判斷上視野有限,格局比較小。比如像之前的“戴口罩”風波。
“執政黨主要問題是他們一貫的精英制度下的人才遴選架構,造成他們想法比較狹隘。”吳明盛舉了一個他選區的執政黨競選對手提到的例子:一名80歲的老人因爲疫情失業而無法養活一家人,找執政黨議員幫忙後解決了問題。
“(他們)覺得幫助老人找到工作就是解決了問題。但是他們不會想到,爲什麽80歲老人還要工作?這充分體現出思維單向的技術官僚集體的思維局限。執政者制定的每個政策都有弊有利,不能忽略弊端,所以我們覺得必須要有反對黨的聲音。”他說。
無論此次大選最終結果如何,吳明盛承認大選後反對黨將重新洗牌 。
韓福光認爲,2020年新加坡大選對于反對派而言是一場“生死存亡戰”,如果反對黨失敗,新加坡政壇將回到1991年的原點。
“此次參選的反對黨中也包含了多名前執政黨成員。他們從行動黨出來,挑戰行動黨,想要塑造一個沒有變質,維護李光耀價值的新加坡。如果他們失敗,以後脫離執政黨參選的人,將會微乎其微。”韓福光說。
前總理李光耀的次子李顯揚在此次大選前加入反對黨,他的一番話或許值得人們深思。7月8日,在競選活動的最後一天,李顯揚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了《新加坡需要改變》的千字長文,呼籲選民投票給反對派。
他在文中說道,“當體制中出現那麽多的血緣、婚姻或密切的關系,要進行適當的監督與制衡,並非易事。在(出現)貪汙或朋黨或濫權,或我們的儲蓄還未被濫用之前,我們如何能夠預先發現問題?”
“用你手中的選票,表達你的心聲。新加坡需要改變。”他說。
7月10日,答案正在揭曉。
責任編輯:朱鄭勇
校對:栾夢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新聞報料:4009-20-4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