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長城,不只是一處名勝古迹,更是中國人的驕傲。
當站在長城上的那一刻,一種無法抑制的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我們深知腳下的長城,經過歲月的洗禮,是在向我們訴說它背後那一段段不可被磨滅的曆史。
它就在崇山峻嶺上一動不動地匍匐著,宛如一條巨龍,幾千年來,似乎一直在渴望騰飛,但它殷切的目光背後,更渴望的是一個民族的強大,一個國家的興盛,如今,我們已經做到了。
當我們向世界驕傲地大聲呐喊:我們是中國人的時候,這條巨龍,好似完成了它的使命,但我們知道,它還會一直在那,繼續向後來人訴說它背後的曆史。
不過我們現在看到的長城多是明朝時期的建築,因爲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時代,但是修築長城的起源很早,可以追溯至西周時期,在春秋戰國時期長城的修築達到了高峰,最終秦始皇統一華夏後,修築成了萬裏長城。
那麽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爲何紛紛修築長城?其作用不僅用于互防,還用于邊防。
本篇筆者就來和您聊聊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修築的長城。
長城的修築起源于西周。
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出車彭彭,旂旐央央,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玁狁于襄。——《詩經·小雅》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中國古代一直把祭祀和戰爭,視爲國家大事,士兵們的英勇和戰爭勝利後的盛況,自然也是人們歌頌的對象,上述《詩經》中的語句,就是歌頌了周宣王初年討伐玁狁取得了勝利。
而其中的“城”指的就是在朔方築城,也就是用來防禦的城堡,這也說明了早在西周時期,古人已經意識到了防禦建築在戰爭中的作用,後來這種城堡就與烽火台相連接,構成了最古老的防禦和傳遞軍情的體系。
《史記·周本纪》记载:襃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爲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這裏的“烽火”,就是在烽火台被點燃的煙和火,一般來說,如有敵情,白天點煙,夜裏點火,此外,根據敵人的情況,對于點火的材料和數量也有細分,以此來傳達准確的軍情,此處暫不細論。
由此可見,西周時期修築的城,還並不能被稱之爲長城,不過這也可以說是長城的最早形態了,也正是基于此,到了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修築長城達到了高峰,既然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修築的長城有互防和邊防之別,筆者就分別論述。
春秋戰國時期用于“互防”的長城。
春秋戰國,諸侯並起,各諸侯國之間相互攻伐和紛爭不斷,爲了能夠立于不敗之地和防備其它諸侯國的侵犯,不少諸侯國開始修築“長城”,修築這類長城的諸侯國主要有趙、魏、楚、燕、齊等。
- 趙長城。
我先王因世之變,以長南籓之地,屬阻漳、滏之險,立長城。——《史記·赵世家》
《史記》中記載的這段話是趙武靈王對樓緩說的,意思是趙國的先王(也就是趙肅侯)在趙國南部的邊界修築了長城,也就是史書中所說的趙南長城。
韓趙魏三家分晉之後,趙國的位置分在了晉國的最北邊,而它的南邊是魏國,《史記·赵世家》又记载曰:圍魏黃,不克,築長城,由此可見,趙國和魏國在趙肅侯時期經常交戰,于是趙肅侯修築了長城,其目的是爲了防禦魏國。
- 魏長城。
魏西界與秦相接,南自華州鄭縣, 西北過渭水, 濱洛水東岸, 向北有上郡、 鄜州之地,皆築長城以備秦。——《史記正義》
從上述唐代張守節在《史記正義》中的論述,我們可以得知,魏國所修築的長城有兩處,分別是魏西長城和魏南長城,而這兩處長城的目的,是一樣的,那就是用來防禦秦國。
那麽魏國是什麽開始修築長城的呢,《史記·秦本纪》给出了答案,曰:孝公元年,楚、魏與秦接界,魏築長城,也就是說,從秦孝公繼位後,魏國就開始防範秦國了。
此外《史記·魏世家》中亦记载:(魏惠王十九年)諸侯圍我襄陵,築長城,塞固陽,這更進一步說明了魏惠王時期,魏國已經與周邊各國交惡,修築長城防範秦國的同時,也用來自保,足見此時的魏國已經開始衰弱了,而魏惠王當政魏國,也是魏國由盛轉衰的起點。
- 楚長城。
葉東界有故城,始自縣東,達比陽界,南北數百裏,號爲方城,一謂之長城雲。——《荊州記》
楚長城又名方城,楚長城的特點不在于“長”,而在于“方”,因爲它是環行于宛而建築的,此處位于楚國的北部,是楚國向北擴張的前方堡壘,也是通往秦國的交通要道,
《水經注·汝水》记载:楚盛周衰,控霸南土,欲爭強中國,多築列城於北方,以逼華夏,故號此城爲方城,由此可見,楚國建造方城不是爲了防禦而是對外的擴張,楚長城的建造,也見證了楚國也曾強極一時,想要以方城爲依托,稱霸中原,軍事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楚長城也是諸侯國中爲數不多的,不是被迫建築的長城。
- 燕長城。
大王不事秦,秦下甲雲中、九原,驅趙而攻燕,則易水、長城非王之有也。——《戰國策》
這是戰國時期著名縱橫家張儀對燕昭王所說的話,這裏的長城,指的就是燕國的南長城,也是燕國和趙國的分界線。
燕昭王繼位之初,燕國所面臨的的外部環境異常嚴峻,東邊有強齊,南邊有趙、魏,燕南長城的修築,則是爲了防禦這些諸侯。
- 齊長城。
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余裏,以備楚。——《史記·楚世家》引《齐书》
春秋時期,齊國和晉國爭霸之時,齊國已經在西南部修築了“塹防門”,作爲邊境要塞,到了戰國時齊威王統治時期,齊國南部的楚國和越國對齊國的壓力倍增,而齊國南部的魯國又疲弱不堪,無法充當齊國的屏障,于是齊威王“齊築防以爲長城”。
到了齊宣王時期,楚國多次伐齊,爲了緩解來自楚國的壓力,于是在齊威王修築的長城的基礎上進一步加修,從而建成了綿延千裏的齊長城。
通過上述諸侯國修築的長城情況,我們可以得知,在當時的戰亂頻繁的時代,長城成爲了諸侯國自我防禦的重要依托,但是盡管他們建造的長城無比堅固,最終還是無可避的被秦國滅了國,所以治理國家不能只是依托城防的堅固,最重要的是從內在真正地強大國家。
春秋戰國時期用于“邊防”的長城。
說完了諸侯國之間的互防長城,我們再來看看春秋戰國時期的邊防長城,修築這類長城的主要諸侯國有秦、趙、燕。
- 我們先來說秦長城。
宣太後詐而殺義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殘義渠,於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史記·匈奴列传》
秦昭襄王是秦國曆史上在位最長的君主,秦國能滅六國,秦昭襄王功不可沒,不過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他並不能當秦國的家,因爲他還有個極其厲害的母親,大秦宣太後。
在秦昭襄王(秦宣太後主政)時期,秦國爲了防禦北部胡人的侵犯,就修築了長城,而秦長城的具體位置,由于史料中缺乏記載,暫不細論,不過從上述記載,我們可以知道其大體的位置在隴西等三郡的北邊。
- 我們再來說趙長城。
趙武靈王亦變俗胡服,習騎射,北破林胡、樓煩,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阙爲塞。——《史記·匈奴列传》
此處趙武靈王時期修築的長城並不是我們上面講到的趙南長城,而是趙北長城,是趙武靈王在趙國進行了胡服騎射強大了趙國的軍事實力之後,打敗了北部的林胡等遊牧民族而修建的。
由此可知,趙武靈王修築趙北長城的目的,不單單是爲了防禦胡人,更大的目的在于鞏固自己已經取得的戰果,而這一軍事基地,也成爲了後來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李牧擊潰匈奴,使胡人數十年不敢南下的重要依托。
《史記·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李牧多爲奇陳,張左右翼擊之,大破殺匈奴十馀萬騎,滅襜褴,破東胡,降林胡,單于奔走,其後十馀歲,匈奴不敢近趙邊城,由此亦可見李牧實不虧戰國名將之“名”。
- 我們最後說燕長城。
燕亦築長城,自造陽至襄平,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拒胡。——《史記·匈奴列传》
燕國同樣在北部邊界修築了長城,其目的也是爲了抵禦胡人,而在史料中並未提及燕國修築長城的時間,不過修築長城需要強大的國力作爲支撐,而戰國時期的燕國,一直是比較疲弱的諸侯國,直到燕昭王時期,強極一時。
而《史記》中記載的燕築長城是在趙武靈王修築長城,燕國名將秦開大破東胡之後所築,再結合結合燕昭王時期燕國的強大,由此可推斷,燕國修築的長城應在燕昭王時期。
通過秦國、趙國、燕國所築的邊防長城,我們可以得知,這三個諸侯國修建長城的目的,皆是爲了抵禦北部胡人,《史記·匈奴列传》亦记载:當是之時,冠帶戰國七,而三國邊於匈奴,則進一步說明了戰國時期北部的遊牧民族,已經成爲了華夏諸侯國的強敵。
用長城作爲防禦體系,則可以有效的抵擋胡人的“騎兵”,想想也是,胡人的戰鬥力強悍,主要是以良馬爲基礎,但是對于堅固的長城來說,胡人的馬再好,也不可能直接飛越過去,可以說,戰國時期北部邊防長城的修建,有效地保護了華夏文明。
這也是春秋戰國時期華夏大地上諸侯國相互征伐、紛爭不斷,幾乎亂成了一鍋粥,而胡人並未能趁機作亂的原因之一了。
飛魚說: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爲何紛紛修築長城?不僅用于互防,還用于邊防,在春秋戰國時代,沒有強大的攻城器械,堅固的城防,是很難被攻破的,而修築長城,則成爲了諸侯國用于自保的重要手段。
但是長城的堅固,只能使諸侯國自保一時,而不可永遠立于不敗之地,這是因爲決定諸侯國之間戰爭勝負的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還是取決于綜合國力。
到了戰國末期,秦國的綜合國力,已經遠遠強于山東諸侯,他們所修築的堅固的用來互防的長城最終還是崩塌在了秦國的鐵蹄之下,這也不是一種偶然,而是曆史發展的必然。
對此,您怎麽看?
參考文獻:《史記》、《戰國策》、《水經注》、《荊州記》、《史記正義》等。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