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李夫子來跟大家聊一個值得玩味的曆史現象,不知道各位小夥伴發現沒有,咱們中國曆史上凡是打仗從南到北,以機率來說,取得的勝利比較少,可是從北到南開戰,成功統一天下的例子特別多,也就是說南北都有割據政權的時候,北方總是能最終滅掉南方而一統天下。這裏說的南方和北方就是一個大概的地理方向,比方說秦朝大一統以後的統一戰爭,西晉統一全國是從北往南、隋朝統一全國也是從北往南、北宋統一中原還是從北往南、元朝統一中國是從北往南、清朝統一中國也是從北往南等等。
那麽曆史上由南往北打,諸葛亮北伐失敗了,東晉的祖逖北伐失敗了,南宋的北伐從嶽飛開始統統失敗了,明末清初鄭成功北伐也失敗了,清末太平天國北伐還是失敗了……那麽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是爲什麽呢?爲什麽由南向北的北伐就這麽難成功?今天李夫子就結合一些曆史知識點來詳細的說一說北伐失敗的原因。
北伐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糧草補給”
首先北伐失敗的原因之一就是“經濟原因”。因爲古今中外打仗其實就是在拼經濟,先不說大的宏觀經濟概念了,今天就單單聚焦戰爭最重要的後勤保障來說,這同樣是經濟的一方面,它對戰爭的勝負往往會起到決定性作用。試想一下,打仗沒有糧草,就算是金鋼鐵骨,好多天沒吃飯,那也會餓得心慌慌,戰鬥力自然就減掉了一大半,你總不能讓戰士們吃土吧。再說詳細點,古代戰爭,後勤保障也就是糧草問題,它其實決定了古代軍隊打仗時候的作戰半徑,這非常要命,也就是說糧草最遠能運到哪裏,供給給前線的將士,就決定了前線將士能最遠打到哪裏,這就是作戰半徑。
從曆史來看,爲了增加作戰半徑的範圍,古代也是想了很多的辦法,一般都是建立起逐級的運送體系,有點像接力賽。舉個簡單例子,比如先有4個運糧草的,帶著自己吃的糧食和運輸牛馬吃的草料,先把軍隊吃的用的運送至四級糧庫,然後再找兩個人從四級糧庫出發,從糧庫裏面再帶足運輸途中牛馬消耗的還有這兩個人要消耗的糧食,再加上運輸到前線的糧草,運到二級糧庫,然後再找一個人帶著他和運輸牛馬吃的糧草,再帶著前線軍隊需要的糧草,運到一級糧庫,讓戰士們能夠吃上飯,這樣一級級的運輸,從而達到延長作戰半徑的一個作用。
但是這裏邊有一個很大的弊端,往往剛開始運送的糧草很多,可是加上運輸人員和牛馬消耗的糧食,等運到最前方,糧草已經被消耗了一大半了,非常沒有效率。再加上這糧草只是初級食材,軍隊還得埋鍋做飯,這個工序上也是較爲龐大。這個方法是漢武帝在打匈奴的時候發明的,最終導致的結果,根據統計往往是一個前方作戰人員,就需要14個運送糧草的人員。所以雖說當時的漢武帝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最終取得了對匈奴作戰的勝利,但卻消耗了三代人的積蓄和全國一半以上的人口,導致漢朝當時的國力衰弱,民不聊生,離揭竿斬木不遠了。好在漢武帝晚年痛改前非,修養生息,他死後有個輔政大臣叫霍光,繼續執行他的休養生息的政策,還挑選了一個比較好的皇帝繼承人,才讓西漢王朝又延續了100多年,不然的話西漢王朝不亡在漢武帝手裏,也會亡在他兒子或者孫子手裏。
古人爲提高糧草運輸能力絞盡腦汁
所以在後來爲了提高糧食的運輸能力,聰明的古人又開始修建運河,但是耗費巨大、時間太長、國力不堪重負。當年隋炀帝就是這麽幹的,他修建當時的大運河,一方面是爲了溝通南北經濟,但是也有軍事目的,就是要加強華北地區的軍事力量,運送糧草也方便,可是這爲大隋滅亡埋下了一個伏筆。在曆史上還有一種運輸糧草的方法,依然是我們聰明的隋炀帝發明的,就是爲了提高作戰半徑,讓運送糧草的人送到目的地之後,就地變爲作戰人員,不再返回,把運輸用的牛馬一並宰殺充作軍糧。這個方法乍看起來挺好的,可是很不科學,爲什麽?因爲會造成作戰人員迅速增加,隋炀帝多次遠征高麗就是被這個方法給害慘了。
原本就不需要這麽多的作戰人員,可是打仗需要大量糧草不能中斷,所以每運一次糧草就多了一批需要糧草的兵,糧草是越來越不夠,運輸糧草的人馬相應的就越來越多,結果導致士兵變得也是越來越多,就越來越需要更多的糧草,就越需要更多的人來運送糧草,這就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如果這個戰爭不能速戰速決,打起持久戰,兵力就會越來越多。在當時三征高句麗的時候,隋軍就達到了100多萬人,你想想100萬張口天天要吃飯,這一天的消耗非常巨大。而當時高句麗的城池又不大,隋軍的優勢兵力展現不出來,再加上高句麗人拼命死守,戰爭日漸焦灼,直接導致糧草就跟不上了,結果大多數士兵其實是餓死異鄉,所以征高句麗焉有不敗之理?
北方遊牧民族強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後勤補給成本低”
說到這我們就引出一個曆史問題了,就是我們中原漢王朝往往文明程度很高,可是怎麽會打不過塞外的遊牧民族呢?比如說在漢朝的時候還能取得一些勝利,但是晉朝、宋朝一直挨打,宋被蒙古滅,明朝被東北的後金滅,這到底是爲什麽?最根本的原因其實主要就是遊牧民族戰爭成本低,而且騎兵培養起來很容易,尤其是人家的後勤給養負擔小,簡單來說的話就是我們士兵得吃糧,還得埋鍋造飯,後勤保障太龐大。而遊牧民族除了民風彪悍之外,不需要後勤補給,牛肉幹,羊肉幹一背,想打哪打哪,餓了就吃肉幹,作戰半徑大,靈活機動,所以勝率就大!
糧草運輸困難是北伐失敗的根本原因
說了這麽多糧食運輸的問題,那跟北方難以成功有什麽關聯嗎?當然有!回到我們的原點,我們都說由北向南打,勝率低!問題就出在糧草補給上,比如有部很火的電視劇叫《軍師聯盟》,讓我們重新回到了三國時期那段英雄輩出的曆史中了。司馬懿和他的一生宿敵諸葛亮有多次交手,諸葛亮一直要北伐,匡複漢室,本來在曆史上是招招領先,可是最後爲什麽是铩羽而歸?問題就出在後勤補給跟不上。可是正好相反的是,南方一直是富庶之地,産糧大戶,北方軍隊一旦攻到南方來,軍隊可以就地解決糧食問題,因爲遍地都是糧食。與南方比,北方可就不一樣了,南方軍隊攻過來,糧食問題怎麽解決?尤其很多地方都是苦寒之地,北方大冬天天寒地凍的,再加上堅壁清野,會讓南軍的吃飯出大問題。
就算是到了現代,冬天的時候,我們去南方旅遊,南方依然是鳥語花香,綠樹紅花,而北方早已是冰天雪地,萬物潇肅。再加上北方打南方,天下如果太熱,大不了就光著膀子打,但是南方到北方就需要准備過冬的衣服,比如棉花、布匹等等,反正是軍用物資耗費巨大,而且南方人適應不了北方嚴酷的氣候,戰鬥力會大大削弱!
北伐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地形地貌”
除了糧草問題,爲什麽北伐不容易成功?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國的地形地貌。《史記》司馬遷老先生幾千年前就說過,說:“兵法,西北爲陰,東南爲陽,講究右倍山陵,前左水澤。”千萬別小看地理地貌對古代戰爭的影響,因爲古代兵法是講究陰陽思想的,作戰要按照陰陽原則來進行,非常具有大智慧。也就是說在作戰時右側依托山林高地,左側面向水則比較有利,而左前方爲陽,右後方爲陰,叫做負陽保陰。從現在戰爭的角度來看,非常科學,你想想右側如果有高地,那迎戰被敵人偷襲的機會就很小了。左側面向水,則保證了視野開闊,讓自己能夠居高臨下,非常有利于遠程武器,比如弓弩,能夠發揮最大殺傷力,進攻的時候也是順勢沖鋒,一定也是勢如破竹了。
相反敵人處在不利的環境下會非常的被動,進行防守,而且進攻起來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簡單來說,就相當于冷兵器時代,沒有飛機大炮進攻都得靠血肉之軀。從下往上打,這敵人是據險而守,又是弓弩,又是火球,又是石塊,要把制高點攻下來得付出很大的代價,就連三國時期的一代奸雄軍事家,曹操同志,當年也是看了司馬遷的這段文字描寫以後,很有感慨的專門做的批注說:“若前面是山,而後面是水,即使打贏了,追擊時也無法得利。一旦失敗了,後路就得斷,所以背水列陣是兵家大忌”。可是是大忌又能怎麽辦呢?因爲上億年形成的這種地理構造,所以南方的軍隊去攻打北方的軍隊的時候,是沒得選擇,往往就得被迫擺成這種背水列陣的陣型,所以取勝很難,這也就是兵家常常講的,爲什麽一向以西北伐東南爲順時,以東南伐西北爲逆的一個原因。
曆史也反複驗證了司馬遷老先生幾千年來所言非虛,這是從大方面來說。如果說再具體一點的話,南方大家都知道,山區多,南方很容易就在曆史上會形成大大小小的一些割據政權,因爲山區嘛,誰也消滅不了誰!可是北方不一樣,平原多、地勢開闊,誰強誰弱,很快就能見分曉,往往就是實力很強的政權很容易統一北方,千萬別讓北方統一,一旦統一北方,集中兵力揮師南下,南方因爲地理原因割據政權都很弱小,被各個擊破就非常容易了。比如說五代十國末期,趙匡胤、趙光義繼承了後周,讓大宋終于將北方一大塊地方全搞定。而南方的各個小諸侯國呢?無論是“後蜀”還是“後漢”、“南唐”、“吳越”,都是偏安一隅的小朝廷。北宋集中兵力,利用優勢地理位置各個擊破,滅起來簡直就是快刀斬亂麻,這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再加上北方長期處于中央核心地區,你看曆朝曆代建都的位置,絕大部分都在北方。那裏久經戰亂,民風就比南方人彪悍,南方雖然是富庶,但只能是越打越窮。北方不如南方富,可是光腳不怕穿鞋的,是越打從南方攫取的財富就越大,反而是越打越富,再加上南方富有,打過去會有更多的戰略物資,更多的戰利品,有田有糧、有女人,所以客觀上講,在戰爭的意願上,北方也比南方強很多。所以綜合分析下來,曆史上北伐成功難是很有道理的。
朱元璋北伐成功的主客觀原因
當然了,曆史上的北伐並不是說百分百都會失敗,雖然說次數少,但是也有成功的。就比如最出名的莫過于朱元璋,話說1367年,朱元璋基本統一南方之後,就派了徐達、常遇春,率軍北上中原,驅除鞑虜,順利的收複了北方,元順帝就夾著尾巴跑了。這次北伐也是中國幾千年來南方政權最成功的一次北伐,也是第一次從遊牧民族手中收複北方失地,也奪回了五代時期就被割讓的燕雲十六州。同時朱元璋也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從南往北統一中國的人。除此之外,明太祖時期還進行了多次北伐,主要是爲了消滅北元,減少威脅,也都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剛才說了北伐這麽苦,這麽難,爲啥朱元璋就能成功?原因其實有很多了,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朱元璋別看識字不多,聖旨上白話寫得非常糙,但是軍事能力卻很強大,對于北上作戰的戰略部署和進軍路線,根據史書記載,朱元璋是審時奪度,很有前瞻性的認爲:“元建都百年,城守必固。若如卿言,懸師深入,不能即破,頓于堅城之下,饋饷不繼,援兵四集,進不得戰,退無所據,非我利也。”從朱元璋的話中就又提出了後勤保障,糧草供給的重要性,而援兵四集,進不得戰,退無所據,必然會陷入被動之中。
爲此他提出了一個“穩紮穩打,漸次推進”的北伐戰略,是“先取山東,撤其屏蔽;旋師河南,斷其羽翼;拔潼關而守之,據其戶檻。天下形勢入我掌握,然後進兵元都,則彼勢孤援絕,不戰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雲中(今山西大同)、太原及關隴,可席卷而下。”朱元璋的北伐戰略相比較曆史上那些北伐來說高明太多,再加上良將如雲,比方說明朝第一名將徐達等都擁有無比出色的執行能力和應變能力,也決定了這次北伐的成功。還有元末全國天災人禍不斷。
中國曆史上北伐成功的一個必要條件之一,那就是北方陷入分裂或者內亂,這就成功一大半了。比如說劉裕北伐,北方五胡,當時陷入沸水之後的分裂期。再比如說當年國民革命軍北伐,北方三大軍閥是割據一方,相互狗咬狗,都說明天時、地利、人和,最終造就了朱元璋這位時勢英雄,取得了北伐的巨大成功。
那麽對于以北統南易,以南統被難的原因,各位小夥伴有沒有什麽要補充的呢?或者有沒有什麽不同的意見和看法呢,歡迎大家留言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