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一個國土面積只有719.1平方公裏、人口只有564萬的彈丸小國。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彈丸小國的經濟總量卻達到了3610億美元,在全球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34位,人均GDP約爲6.4萬美元,排名全球第6位。經濟發達的新加坡也因爲在城市治理方面的獨特經驗被譽爲“花園城市”。應該說新加坡作爲一個小而精的國家在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遠遠超越其體量的影響力。可這樣一個國家居然還保留著鞭刑,也因此屢屢在國際上飽受爭議。
公元3世紀東吳將領康泰所著的《吳時外國傳》中出現了對新加坡最早的曆史記載:當時東吳的船隊在馬來半島的最南端發現了一個叫”蒲羅中“的小島。”蒲羅中“成爲了中國史籍中對新加坡最早的稱呼,這比明朝把新加坡稱作“淡馬錫”早了一千多年。公元7~14世紀南洋群島崛起了一個名爲三佛齊的海上王國。三佛齊在全盛時期的勢力範圍囊括了馬來半島和巽他群島的大部分地區。1299年三佛齊的一位王子聖多羅伏多摩來到新加坡島建立僧伽補羅國( 又譯爲新加坡拉)。
新加坡的名稱最早就得自于此。由于”僧伽補羅“在梵文中的意思是“獅子城堡”,所以新加坡又稱爲獅城。城堡建立後使地理上的東西方中轉站特色顯露無疑:很快大批商船被吸引到島上。這個中世紀的新加坡王國也就開始飛速成長爲能獨霸一方的區域小強。然而新加坡畢竟只是彈丸之地,而新加坡王國的發展很快引起了南、北兩大強敵的注意:建都大城府的暹羅王國已准備順著馬來半島向南擴張,南方的滿者伯夷王朝已取代新加坡王國昔日的宗主國三佛齊。
1330年北方的暹羅王國出動由70艘大小戰船組成的艦隊入侵新加坡,然而當時的新加坡王國以山巅爲核心的城市卻有著超出大部分地區居民區的防禦水准:除了寬5米、高3米的堅壁之外中心位置所具備的48米海拔也對任何攻城者都非常不利,加之城市本身有護城河鞏固防禦,還可以通過山泉獲得飲水。新加坡王國憑借這些優勢同暹羅軍隊展開長期消耗,最後逼得暹羅王國不得不铩羽而歸。即使如此新加坡國王還是在暹羅強大的壓力下被迫達成某種妥協:以松散臣屬的方式免除來自北方的威脅。
暹羅在南征失利後也就滿足于新加坡在名義上的臣屬,然而南方的滿者伯夷王朝就沒這麽好打發了。1398年滿者伯夷出動號稱20萬人的軍隊乘坐300艘大型戰艦與100多艘輔助小船通過巽他海峽抵達新加坡島。滿者伯夷的大軍很快就將數量有限的守軍趕出灘頭陣地,隨後將整個城市圍困得水泄不通。新加坡守軍的惟一依靠就是由開國君主留下的石頭城牆。滿者伯夷人本身缺乏圍攻戰的曆練,結果計劃中的速決戰變成了越拖越久的持久戰。
然而新加坡守軍缺乏決定性的反擊能力,也無法從海上攔截補給線。于是滿者伯夷人開始采用圍而不攻的戰術:以饑餓戰術代替正面強攻。與此同時滿者伯夷還策反了新加坡王國的首相蘭山·蘭朱那·多波,最終這位首相打開城門滿者伯夷入城。持續作戰長達1多月的滿者伯夷士兵擁入城內大肆劫掠,這座中世紀的新加坡城因此被徹底摧毀。這個中世紀的新加坡本土王朝就此滅亡,此後直到現代新加坡國家獨立爲止新加坡再沒誕生過獨立的本土政權。
18世紀英國在逐漸征服印度次大陸之後就把打開與中國、日本等東亞國家的貿易作爲下一步的目標。這就要求英國必須在東南亞獲得一個從南亞通往東亞的航路上的中轉站,而新加坡所在的馬六甲海峽恰恰最適合發揮這樣的作用。1819年英國東印度公司雇員斯坦福·萊佛士在新加坡登陸。1824年新加坡正式成爲英國殖民地。新加坡一開始是隸屬于英屬印度殖民當局管轄,從1867年新加坡升級成爲英國直接管轄的海峽殖民地。到19世紀末新加坡已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繁榮。
當時新加坡的貿易增長了八倍。英國爲促進當地的開發建設大力吸引外來移民以充實新加坡的勞動力。新加坡的土著民族主要是馬來人,然而在英國殖民時期大量華人和印度人湧入新加坡,同時也出現了來自英國等歐洲國家的移民與華人、馬來人、印度人通婚的現象,由此形成了如今新加坡的華裔、馬來裔、印度裔、歐亞混血裔四大族群。在這一過程中華人逐漸成爲新加坡最大的族群,時至今日華人已占據了新加坡總人口的74.2%。
一戰結束後英國在新加坡斥資五億修建了一個海軍基地,時任英國首相的溫斯頓·丘吉爾將新加坡稱爲“東方的直布羅陀”。然而這個海軍基地並沒布置任何戰艦。英國的策略是將英國皇家海軍全部駐紮在歐洲,在新加坡有需要時才遣航過來。當時英國絲毫沒意識到這種軍事布局所存在的巨大隱患。1942年2月15日對新加坡華人而言本該是一個開心的日子——因爲這天是春節,然而這時的新加坡卻絲毫感受不到任何團圓喜慶的氛圍,因爲就在兩個月前日本偷襲了美國太平洋海軍基地珍珠港。
珍珠港事件僅僅過去數小時之後日軍就開始進攻東南亞。1941年12月8日淩晨日軍侵入泰國、馬來半島北部,同時出動17架海軍轟炸機突襲新加坡英軍機場,成功獲得制空權。12月10日英國皇家海軍的二艘主力艦“威爾斯王子號”和“驅逐號”被日本轟炸機擊沉海底,整個東南亞地區的制海權此時也落入日本人手中。1942年2月15日近10萬英聯邦部隊向5萬日軍無條件投降,至此大英帝國在東南亞的統治體系分崩離析,作爲英屬殖民地的新加坡此時也被日軍占領。
日本在占領新加坡後將其改名爲昭南島。日軍爲報複新加坡華人對中國抗戰的支持于1942年2月18日至25日期間在新加坡進行了大檢證,在這一過程中這個彈丸小島上就有數萬人被日軍屠殺。被日軍占領的三年時間是新加坡曆史上最黑暗的歲月,與此同時也是新加坡人自主意識擡頭是歲月。1945年8月15日新加坡人終于迎來了日本的戰敗投降,然而僅僅一個月後英國人又重回新加坡。新加坡人認爲既然英國已在戰爭中放棄了新加坡,那麽就沒再回來繼續統治新加坡的理由。
戰後的新加坡與戰前已大不相同:人民要求在政府中有更大的發言權,英國所任命的總督所掌握的權力被分散,一個由官方人士及被任命的非官方人士組成的顧問組成立。該體系于1947年7月變爲兩個分開的行政及立法會議。1948年3月20日新加坡舉行了第一次選舉。1953年底新加坡通過修改憲法獲得了較大的自治權。1959年6月5日新加坡自治邦首任政府宣誓就職,李光耀出任新加坡首任總理。盡管新加坡已取得自治地位,然而當時的新加坡其實並不想成爲一個獨立國家。
由60個小島組成的新加坡的國土面積僅相當于北京的1/23,常住人口只有448萬。在這名副其實的“彈丸之地”上各類資源少之又少,連淡水都要從對岸馬來亞的柔佛州進口。可以說新加坡人無時無刻不面對著嚴峻的生存壓力。1961年5月馬來亞首相東姑阿都拉曼公布了想把新加坡、馬來亞、文萊、砂拉越和北婆羅洲聯合起來組成馬來西亞。對此李光耀決定舉行全民公投,最後71%的人投了贊成票。于是在1963年9月新加坡脫離了英國的統治正式加入馬來西亞。
然而這場結合從一開始就潛伏下了分家的種子:新獨立的馬來亞聯合邦是個多元種族社會——馬來人和非馬來人(主要爲華人和印度人)幾乎各占一半。新加坡人口中74.2%是華人,新加坡加入馬來西亞後直接改變了馬來西亞的種族結構。本來新、馬兩地之間的種族沖突就比較尖銳,而兩地之間的黨派矛盾進一步刺激了雙方的對立:馬來西亞的獨立是在東姑阿都拉曼領導的巫統奮鬥下實現的,于是巫統成爲了獨立後的馬來西亞的執政黨;而新加坡的執政黨則是李光耀領導的人民行動黨。
1963年由巫統、馬華和國大黨組成的聯盟黨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參加了新加坡州選舉。然而聯盟黨不僅未添一席,連原有的三個選區也被人民行動黨奪取。一時間在馬來西亞國內“馬來人至上”和反種族主義兩種呼聲針鋒相對,隨後新加坡商人指責馬來西亞中央政府沒給他們和其他州屬一樣的權利;馬來西亞中央政府則要求新加坡將上繳中央的稅收從4成增加到6成,同時指責新加坡華人暗通中國。兩邊的矛盾就在這種互相指責中變得越來越激烈。
最終以巫統爲首的執政聯盟在國會緊急通過修改憲法並以126票贊成、0票反對將新加坡驅逐出馬來西亞。新加坡就這麽被動從馬來西亞獨立出來。事實上新加坡並非對此心甘情願——李光耀在其回憶錄裏不無傷感地提到:在新馬正式宣布分離那天他感到馬來人如休妻般地抛棄了新加坡。新加坡的獨立並不是自主選擇,而是被馬來西亞排擠的結果。獨立之初的新加坡是一塊潮濕、混亂的小島,黑社會勢力猖獗、妓娼遍地、毒品泛濫,衛生條件極差,教育水平落後……
不過新加坡卻有一樣與生俱來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新加坡扼守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咽喉要地馬六甲海峽,成爲控制國際貿易和能源安全的關鍵節點。正是靠著國際自由港的優勢和國際一流的服務爲世界各地的船舶提供轉口貿易的平台才使新加坡得以坐地生財發家致富。時至今日新加坡作爲國際航運的重要港口之一擁有東南亞最大的修造船基地、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世界最大的燃油供應港口。新加坡通過200多條航線連接著世界600多個港口。
如今的新加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和亞洲主要轉口樞紐之一,擁有世界第二大集裝箱吞吐量和世界第一的燃油銷售量。不能否認新加坡能取得這樣的成就在相當程度上有賴于扼守馬六甲海峽這一天然的地緣優勢,不過新加坡的發展同樣離不開新加坡政府和人民多年來的奮鬥。新加坡在國家制度設計層面是一個高度效仿西方制度體系的國家,但與此同時新加坡同樣珍視傳統的東方文化。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李光耀始終認爲:西式民主並不適用于任何國家,他一生都始終提倡”亞洲價值觀“。
李光耀將自己提倡的”亞洲價值觀“總結爲:國家至上,社會爲先;家庭爲根,社會爲本;社會關懷,尊重個人;協商共識,避免沖突;種族寬容,宗教和諧;實用理性,中和思維;先有經濟,後有民主;權利義務,平衡發展;自由雖貴,責任更重;民主目標,良好政府;領袖賢明,政府強大;以民爲本,關注民生;政府人民,互尊互信;以法治權,以德治國;法紀嚴明,井然有序;各盡所能,各取所值;機會平等,扶貧濟困;高薪養賢,厚祿養廉;忠孝仁愛,禮義廉恥;重教尊學,克勤克儉。
李光耀根據他的”亞洲價值觀“提出了一個好的政府應當實現的目標:使人民在食、住、就業、保健等方面都受到良好的照顧;在法治下社會有秩序、有正義,國家不是由反複無常、獨斷獨行的個人統治者管理,人民不分種族、語言和宗教,彼此都不互相歧視,沒有人擁有極度財富;人民盡可能享有個人自由,但卻不侵犯別人的自由;經濟能取得成長,社會能取得進步;有一個良好的教育制度並不斷獲得改善;統治者和人民都有很高的道德標准;有優良的基礎措施,消閑、音樂、文化和藝術設備。
正是在這樣的治國理念下新加坡在政府主導下努力提升社會服務:從1964年起新加坡開始實施“居者有其屋”計劃,迄今爲止超過80%的新加坡公民人居住在政府承建的房子,其余20%的居民則住在有地房地産以及私人公寓,全國居民住房擁有率達到90.5%,人均壽命82.5歲,15歲以上公民的識字率爲96.7%。全國平均每一萬人有醫生23人,共有病床1.2萬張。每千人擁有私家車110輛,手機滲透率達到148%,家庭電腦擁有率81%,上網率77.7%。
從1984年起新加坡政府就開始推行醫療儲蓄計劃:規定每個職工把月薪的6%-8%存入銀行,設立個人醫療儲蓄戶頭。這一計劃爲每個居民預備了一筆即時支付費用,並不足以完全支付重病、大病患者的所有醫療開支。貧困家庭可免交醫藥費或享受政府其他的醫藥補貼。病人住政府辦的C級醫院只需交15%的醫藥費就行了,完全無支付能力的窮人可以向政府申請補助或全免。60歲以上的老人在公立醫院看病只需交一半的門診費和藥費。
早在新加坡正式獨立之前的1959年李光耀領導的人民行動黨就對諸如色情業等社會公害進行了整治。在整治過程中李光耀及其追隨者很快發現了困擾新加坡的症結所在——法治意識的欠缺:以華人爲主的新加坡在當時和舊中國一樣是一個人情社會而非法治社會,特權階層形成了官官相護的錯綜複雜的裙帶關系網。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各種黑道組織紛紛通過向官員行賄的方式取得政治保護傘,黑幫和官場之間錯綜複雜的人情關系導致每次打擊都像刮風一樣,只要風頭一過就虎頭蛇尾了。
李光耀下決心將新加坡的發展寄托在法律制度的規範之上,嚴格杜絕一切私人請托行爲。1960年春節新加坡的大法官在高等法院致詞時向全新加坡表示:“在新加坡沒人可超越法律之上”。新加坡的法律甚至達到了嚴苛的程度,連李光耀自己也聲稱:“新加坡的法律在開始時是令人難以接受的,但我們做到了人人平等,因此我們很快成爲法律社會的典型。”李光耀要求自己和自己的政府爲人民做出表率:新加坡第一夫人柯玉珠管理的法律公司裏一名受雇的會計師因爲做假賬被判6年徒刑。
新加坡的鞭刑一直被西方國家視爲侵犯人權的落後制度,但由于新加坡議會始終堅持保留這一刑罰,因此無論是誰如果被法庭判決鞭刑即使他願意多賠錢多坐牢也不能使自己免于鞭刑。1993年一名18歲的美國少年在新加坡被判鞭刑,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親自向新加坡求情。這時不再擔任新加坡總理的李光耀仍對新加坡保持著巨大影響力,他堅持認爲:在法律面前任何人都不得搞特殊化,即使是美國總統求情也不能免除這名美國少年的鞭刑,否則對在新加坡被判處鞭刑的其他國家人士是不公平的。
要維護法律的公平就要求執法者自己必須保持高度的廉潔奉公。李光耀在自己上台執政後的第一次內閣會議上就向自己的所有內閣成員發出警告說:“我不敢說今天的內閣政府在任期五年中能不能帶領新加坡人民取得輝煌的成績,但我要求各位必須做到廉潔、公正、民主,如果誰在這方面出任何問題,政府是不能寬恕他的……”李光耀執政的第二年新加坡政府修改防止貪汙法令並根據法令成立了新加坡貪汙調查局。李光耀不僅要求自己的內閣成員廉潔奉公,同時也對自己的家人進行了嚴格要求。
李光耀就任新加坡總理後把自己的父母兄弟召集到身邊告訴他們:從今以後他們不該指望得到他的特殊照顧,他們該像普通老百姓一樣要求自己。李光耀的父親李進坤腦海裏還是傳統的人情社會那一套——在他看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可李光耀卻不因爲自己成爲了一國領袖就讓自己的家人獲得哪怕一丁點特權,以致于李進坤認爲:自己這個兒子沒家庭感情可言。1986年11月李光耀得到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作爲他的內閣中最得力的幹將的國家發展部長鄭章遠被國家貪汙調查局發現有經濟問題。
盡管李光耀同鄭章遠有幾十年的私交,盡管李光耀無比欣賞鄭章遠的實幹才能,盡管新加坡需要這樣的實幹家,但鄭章遠觸犯了法律卻是不爭的事實,李光耀決定以鐵腕手段維護法律的尊嚴。得知自己求生無望的鄭章遠不願站上審判台而使自己一生榮譽毀于一旦,所以他最終選擇了自殺。在他最後給李光耀的信中寫道:“對于發生這次的不幸事件,我應該負全部責任。作爲一個堂堂正正的東方紳士,我應該爲自己所犯的錯誤接受最嚴厲的懲罰……”接到這封信的李光耀禁不住放聲痛哭。
經過數十年持續不斷的努力之後在2010年“透明國際”發布的世界清廉指數排名中新加坡、丹麥和新西蘭三國並列第一。如果說清廉是新加坡政府的一大特征,那麽新加坡政府的另一大特征就是高效。20世紀70年代處于市中心的新加坡河和加冷河盆地附近有2.1萬戶居民的糞便、生活汙水、垃圾直接倒入河中。如今被稱爲“花園城市”的新加坡卻是一片髒亂差的景象。李光耀爲把新加坡打造成爲一個現代化的花園城市制定了“10年浚河計劃”和“城市花園行動”。
身爲總理的李光耀身體力行在新加坡的許多公園裏親手植樹。到1983年新加坡已有450萬株樹木。如今新加坡的人均GDP位居亞洲四小龍第一,甚至還超過日本而名列亞洲發達國家第一,然而新加坡並沒因爲經濟的高速發展而損害自然環境。新加坡不僅是一個經濟上的發達國家,同時也是一個政治軍事上的地區強國。新加坡作爲一個彈丸小國在兵力規模、戰略縱深等方面是存在天然的局限性的,所以新加坡永遠不可能像美、中、俄一樣的世界性政治軍事強國。
不過新加坡在國際上的政治軍事影響力在同體量的國家中絕對是出類拔萃的,甚至在整個東南亞地區也是不容忽視的。新加坡現役總兵力約爲7.16萬:陸軍5萬人編爲3個混合師(各轄2個步兵旅、1個機械化旅、1個偵查營、1個炮兵營、1個高炮營、1個工程兵營)、1個快速反應師(轄3個步兵旅)、1個機械化旅;海軍9000人、空軍1.35萬人。另有預備役部隊35萬人。新加坡裝備有35艘各種艦只、210余架各型飛機和豹2A4型、百夫長等戰車、重火炮、導彈以及輕兵器等裝備。
新加坡的軍工研發能力較強——新加坡産的戰車和裝甲車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且數量達到2000輛。可以說新加坡的軍力盡管在世界範圍內算不上什麽影響力的軍事強國,但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在同等體量的國家中新加坡是少有的具有獨立自主的國防體系的國家,新加坡軍隊甚至走出國門遠赴海外駐紮:駐澳大利亞的有230人,駐法國200人,駐美國250人,駐中國台灣3個訓練營地,駐泰國1個訓練營地,參加聯合國東帝汶維持和平部隊24人,駐伊拉克和科威特軍事觀察團觀察員5人。
表面上看新加坡只有區區7.16萬現役部隊,但考慮到新加坡總共只有500多萬人口而言:這已是一個較高比例了——若照此比例換算我國該有2000萬軍隊。在戰時狀態下新加坡可以在48小時內組織27萬精銳,兩周內擴軍至50萬,這基本上已和鄰國馬來西亞的兵力水平持平了。作爲彈丸小國的新加坡能打造一支實力與馬來西亞持平的軍隊是相當難得的:要知道馬來西亞的國土面積是新加坡的460倍,人口是新加坡的5.6倍。憑借這樣一支武裝力量足以使新加坡成爲一個地區軍事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