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局透露,現有骨灰甕安置所原有的2萬個骨灰甕當中,已有超過1萬6000個被移走,剩下約4000個待認領。當局是從2015年10月起至去年6月,開放讓家屬認領這些骨灰甕。殡儀館綜合大樓預計在2021年下半年動工,並在2024年竣工。
翡珑山將興建嶄新的殡儀館綜合大樓,取代現有的翡珑山骨灰甕安置所和殡儀館。
這棟殡儀館綜合大樓(Funeral Parlour Complex)將建在現有骨灰甕安置所和殡儀館的原址,但規模大幅縮小至1.1公頃,等于目前占地7.1公頃的骨灰甕安置所和殡儀館約七分之一的面積。
國家環境局和建屋發展局昨天召開記者會公布上述細節。新綜合大樓設有12個停柩處,目前兩個私營殡儀館只有八個停柩處。
大樓將采取多層樓的現代建築設計,內部只設有停柩處,沒有骨灰甕安置處。
環境局受詢時透露,現有骨灰甕安置所原有的2萬個骨灰甕當中,已有超過1萬6000個被移走,剩下約4000個待認領。當局是從2015年10月起至去年6月,開放讓家屬認領這些骨灰甕。
殡儀館綜合大樓預計在2021年下半年動工,並在2024年竣工。
目前有兩個殡葬業者在翡珑山營業,它們是新加坡殡儀館和翡珑山聖所(Mount Vernon Sanctuary)。環境局之前已二度延長它們的地契,兩個業者目前是在當局第三度延長地契後獲准營業至今年9月底,在這之後必須撤離翡珑山。
將咨詢殡葬業者 探討設計營業模式
當局將在今年內向不同殡葬業者展開咨詢,探討新大樓未來的設計和營業模式。
在2013年8月公布的比達達利發展總藍圖下,翡珑山骨灰甕安置所和兩個殡儀館必須拆除,讓路給比達達利新鎮的發展。這片占地約93公頃、等于大巴窯面積五分之一的地段,可建約1萬1000個住宅單位,其中九成是組屋,其余是私宅。
建屋局在2015年11月推出首批比達達利預購組屋項目,預計2020年完成。
未來的殡儀館綜合大樓將和另兩個新組屋項目相隔一條馬路,但這兩個組屋項目至今尚未推出。
比達達利新鎮的設計理念爲“鬧市中的甯靜綠洲”,靈感來自比達達利的豐富人文曆史、獨特地形和清幽環境。當局表示,新殡儀館綜合大樓將融入周圍的綠色設計,並盡可能減少對居民的幹擾。
殡葬業者:停柩處雖增加料仍供不應求
新建的殡儀館綜合大樓的停柩處將從原有的八間增加到12間,受訪的殡葬業者表示,隨著本地人口老化的趨勢,相信還是會供不應求。
翡珑山目前只有八間停柩處供租用來爲過世的親人設靈堂,其中六間由翡珑山聖所經營,另外兩間則由新加坡殡儀館經營,兩家私營殡儀館將在今年9月底地契到期後搬離。
新加坡殡儀館總裁吳韋玲受訪時表示,兩間停柩處每月使用率約80至90%,每年的使用率都會增加1%至3%。
吳韋玲說,更多家屬選擇晚上不守夜,回家休息隔天才繼續爲家人辦理後事,所以選擇到殡儀館擺靈堂,讓專人24小時幫忙照看。
她認爲,新綜合大樓雖然多設四個停柩處,不過隨著本地人口老化的趨勢,相信還是會供不應求。不過她指出,相信新綜合大樓最多也只能容納12個停柩處。
翡珑山聖所董事經理洪子謙受訪時也認爲,隨著銀發族人口增長,本地殡儀館一直都存在供不應求的問題。他建議說,本地東南西北以及中部每區都應設有殡儀館,以應對該區居民的需求。
另外,他也透露,翡珑山聖所將會在9月後暫停讓人租用爲過世的親人辦理後事的業務,直到物色到其他新地點。不過他重申,翡珑山聖所的員工將不會受到影響,他們將會重新接受培訓,到洪振茂生命禮儀集團旗下的其他業務工作。
而吳韋玲則表示,新加坡殡儀館不受搬遷影響,公司位于勞明達街的殡儀館目前正在裝修,從原有的10個停柩室增加到12間,可在兩三個月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