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過得真不容易。
繼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之後,新加坡遭遇史上最嚴重的登革熱疫情,感染2萬零6百病例後,我國廈門也隨即發布了登革熱輸入風險等級,和新冠疫情一樣,是高風險等級。
消息一出,立馬上了熱搜,又一次嚇壞不少人。
圖片來源于網絡
相信登革熱這3個字,對于很多人來說已經不陌生,前幾年不少地方就已經大規模爆發過一次。
後來經過大家不懈努力的滅蚊工作,伴隨著醫療條件變好,登革熱患病風險逐漸變低,使大家不再盲目害怕這種疾病。
然而這次新加坡登革熱疫情用上了“最嚴重”的定語,廈門也發布了高風險,難道這個病毒已經升級變異,再次卷土重來,對人類造成威脅?
登革熱爆發,和新冠有關
登革熱是指,健康人群感染登革熱病毒後引發的一種傳染性疾病,主要傳播介質是伊蚊,典型的症狀爲頭痛、高燒、骨關節酸痛、淋巴結腫大、血小板減少。
登革熱發病存在一定季節性,夏季蚊子比較多,所以每年的5~8月份是登革熱的高峰期。
想要降低登革熱患病率,首先最緊要的工作就是做好滅蚊工作。
新加坡是亞洲的一個島國,給大家的印象就是環境優美、空氣清新,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
事實上,新加坡地處熱帶,植被豐富,除了人類,也吸引衆多昆蟲前往繁殖,伊蚊就是其中一類。
由于地理環境的原因,新加坡一直以來都受到伊蚊的攻擊,成爲了登革熱疫情的集中地,但新加坡政府每年都做好滅蚊防病的工作,以防大規模爆發。
圖片來源于網絡
不過今年卻比較特殊,全球受到新冠病毒影響,新加坡也不例外,感染人數已達到5萬多例。
爲了防治新冠,新加坡做好了隔離措施,導致滅蚊工作中斷,伊蚊開始大量繁殖,到處叮咬人類,最後引起登革熱感染人數不斷上升。
在我國,登革熱疫情不容小觑
20世紀,我國南方已經有登革熱病情足迹;1978年和1998年,廣東一帶曾發生過兩次登革熱爆發流行;2012年~2014年,全國疫情呈上升趨勢;2015年~2018年,全國累計報告登革熱爲11起,涉及病例爲12490例。
到了2019年,登革熱發病數達22188例,死亡人數爲3例。
登革熱在我國一直是需要重視的疾病,尤其到了夏天,更是容易出現爆發,如果不做好防護,必定會給生活和工作帶來困擾。
登革熱會給人帶來哪些危害
如果不小心得了登革熱,你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
突發高燒
只要感染上登革熱,患者都會出現發燒症狀。24小時內體溫會達到40℃,一般會持續到5~7天。
全身毒血
發熱時會出現頭痛、腰痛、關節疼痛等症狀,嚴重影響日常的活動。
除此之外,消化系統也受到病毒的“攻擊”,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食欲下降,患者全程表現無力虛弱。
皮疹
病發第三天後,皮膚會出現皮疹,主要爲紅色斑疹和麻疹樣皮疹,全身發癢。
出血
患者有不同程度出血,牙龈、鼻道、眼結膜消化道、血尿等。
淋巴結腫大
有不少患者會出現淺表淋巴結腫大,白細胞計數減少。
腎功能衰竭
肝、腎等重要器官有衰竭表現,人出現休克,甚至死亡。
雖然登革熱死亡率並不高,但如果感染了重症登革熱,隨時會受到疾病給生命帶來的威脅。
預防登革熱,防蚊滅蚊最有效
正如文章前面所說,大面積傳播登革熱病毒的罪魁禍首,是伊蚊。
所謂的伊蚊,就是平時大家見到的花蚊,相對于其他蚊子,它的體型會稍微大點,身上的明顯特征是有黑白花紋,一般居住環境爲熱帶、亞熱帶、溫帶等。
在我國,伊蚊主要集中分布在海南、廣東、廣西、雲南一帶。
想要預防登革熱,第一招是清理積水。
伊蚊性格“野”,攻擊力強,白天喜歡在公園的叢林深處、積水邊、瓦罐水壇、屋頂溝叮人,只有清除積水,才能防止一定伊蚊聚集、咬人。
及時疏通下水道、及時換洗花盆、水缸記得加蓋、防止垃圾堆積這些步驟都要做齊做全。
第二招,防蚊滅蚊
外出或到郊外時,盡量選擇長袖的衣服,避免蚊子叮咬,可隨身帶蚊蟲趨避劑等。
在家時,最好安裝紗窗,減少蚊子飛入家中,可在通風環境下點起蚊香。
千萬不要想著只是被蚊子吸了幾滴血而已,如果滿不在乎,說不定下一個中招的就是你。
所以一定要提高警惕,注意室內、室外的防蚊滅蚊,不能有一絲松懈。
參考資料:
《2015-2018年我國登革熱暴發流行病學特征分析》.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