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作爲一個高利潤的職業,自古以來就深受人們的追捧,相傳商業從夏朝就開始發展,到了商朝形成了固定的職業,因此經商的人也被稱爲“商人。”春秋戰國時代是我國文明起源和孕育的大時代,這一時期誕生了很多著名的商人。
春秋時期的楚國人範蠡,曾經輔佐越王勾踐複國後功成身退,化名鸱夷子皮,隱居在宋國做生意,最終富甲一方,後世尊稱他爲“陶朱公,”並供奉他的塑像,稱其爲財神。最著名的莫過于戰國商人呂不韋,他本是富商大賈,卻因爲“重農抑商”的政策影響沒有政治地位,因此他通過各種手段,花費了大量錢財,把在趙國爲質的秦國王孫嬴異人送上了秦王之位,自己也成爲了大秦位高權重的丞相。那麽重農抑商的政策是如何發展和完善的,又在封建社會晚期受到了怎樣的沖擊,這一貫穿封建社會始末的制度,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一、“有錢任性”的時代一去不複返:重農抑商政策的提出
1、早期的經濟學家管仲與秦國的商鞅變法
《史記.商君列傳》記載:“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複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爲孥”意在鼓勵人們發展農業,而把商業看做最末等的行業,不提倡人們經商。其實早在春秋時期的齊國,丞相管仲對齊國經濟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時,就曾經提出過讓百姓安心務農,不可以做追名逐利的商人,不勞而獲。可以說管仲重農抑商的思想是萌芽,而商鞅變法將這個萌芽培育成了果實,奠定了曆代王朝重農抑商的基礎,使這一政策得到基本貫徹。
2、“存在即合理”:重農抑商提出的必然性
春秋戰國時期就是一個大兼並的時代,所謂弱肉強食,只有自身不斷的強大,擁有數量龐大的軍隊和訓練有素的士兵,再加上強大的經濟實力,才能不斷開疆拓土,實現統一華夏的夢想。早在春秋初期,隨著井田制的瓦解,私有制經濟開始興起,經過數百年的發展,最終形成了以小農經濟爲主體的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産模式,因此在整個春秋戰國的不斷征伐中,農業的重要性就開始凸顯出來。
而商人們不事生産,雲遊四海做生意,最終賺到的錢都屬于個人而不屬于國家,這就讓統治者們感到非常氣憤,因爲對于一個以農業稅收爲主的國家來說,商人的存在,無疑是減少了大量的農業勞動力,從而減少了國家的農業稅收。因此商鞅變法中提出對商人加以重稅,用他們的財富來填補農業方面的空缺,以保證國家的經濟收入。
衆所周知,戰國初期的秦國是一個內部政治混亂、對外軍事落後的國家。這一時期秦國的舊貴族把持朝政,而農民辛苦種地的收入,最終也都進入了那些世襲爵位的封建領主手中,于是有不少人脫離土地,前去經商。商人做生意往往居無定所,他們的離開不僅使原本就不發達的農業更加落後,而且將本國的資金流動,使其它國家坐收漁利,秦國則處于被動挨打的局面。因此重農抑商政策的提出可以有效遏制舊貴族的勢力,實現社會的安定,同時盡量防止資金大量流入商人手中,保證了社會和經濟的雙重穩定。《琵琶行》中有一句話:商人重利輕別離。然而在古代樸素的民本思想中,“重義輕利”才是可取之道,因此商鞅提出的重農抑商政策,一定程度上也滿足了人們思想方面的需求。
農業與工商業相比,發展是緩慢的,但是中國地大物博、人口衆多,不可能每個人都有經商的頭腦,大部分人都是安心務農的。商業雖然發展迅速,卻只是少數人的福利,而當社會經濟的天平開始向商業傾斜時,這種平衡就會被打破,從而造成財富分配不均,導致社會財富的兩極分化,重農抑商政策的提出,巧妙的平衡了農業和商業的關系,杜絕了社會經濟的劇烈變化,也迎合了統治者的需要:畢竟一群安心種地的“順民,”在統治者眼中,強過那些頭腦靈活、難以控制的商人,更容易擺布。
二、封建社會後期的沒落與“工商皆本”思想的提出
重農抑商的政策的確在封建社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秦國運用了這一政策,增加了財政收入,也靠著強大的經濟實力橫掃六國、一統天下。但是重農抑商政策作爲農業時代的思想,有著很強的局限性:它將農業和商業徹底對立,壓制商人的社會地位,使商業發展停滯不前。即使是在商品經濟十分發達的宋明時代,由于重農抑商思想的影響,商人們在積累了成千上萬的財富後,依然是將這些錢財用來置辦田地,或是供子孫讀書做官,可以說他們雖然有錢,還是逃不出這種制度的束縛,改變不了“經商乃賤者事也”的局面。尤其在明清時期,這種思想的存在扼殺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逐漸拉開了中國落後于世界的序幕。
然而凡事有弊也會有利,明代社會的各種變遷和明清之際的民本思想,反而促進了重農抑商政策的轉變。在封建社會後期,統治者們經常面臨天災人禍,比如明朝的末代君主崇祯皇帝,在內有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外有關外蠢蠢欲動的滿清鐵騎的內憂外患之中,根本沒有時間管理農民的利益,以東林黨爲首的文人集團,更是極度壓榨農民的利益,從而導致大量農民紛紛破産,而這一時期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政策的松動、民本思想的提出,也使“重農抑商”逐漸向“工商皆本”轉變。
1、社會高層的政策放松
明朝的商品經濟發達,離不開一位著名人物的改革,那就是張居正改革。作爲明代著名首輔,張居正提出了“輕關市以厚商而利農”的政策,以此來提高商人的地位。他認爲農業的發展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的需求,應該發展商業來促進社會進步,因此他反對國家幹預商業,同時他也並不姑息那些唯利是圖的奸商,而是扶持新興的工商業者,讓政府變“抑商”爲“厚商”。”而清代的乾隆皇帝也對商業采取寬松的態度,他認爲商業之事,應該讓商人們自己放開手腳去做,順其自然,如果政府盲目的加以幹涉,反而會對百姓不利。由此可見,明清時期重農抑商的政策已經有了很大的松動。
2、士人階層推動“工商皆本”思想轉變
明清之際著名啓蒙思想家黃宗羲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認爲工業和商業與農業的地位等同,不應該被忽視。在《明夷待訪錄》中,他明確的指出:“世儒不察,以工商爲末,妄議抑之。夫工固聖王之所欲來,商又使其願出于途者,蓋皆本也”。然而“士儒”在明清時期,已經開始投入到了商業之中,明清時期重農抑商政策的松動,與他們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在早期的士人階層中,士子們認爲自己寒窗苦讀十年才獲得如今的地位,而商人既不事生産,又不讀書,因此他們瞧不起商人,認爲商人驕奢淫逸、唯利是圖,早期的士人認爲自身的清譽最爲重要,所以他們羞與于商人爲伍,一旦看到有人和商人來往,必然會與之絕交。
但是到了明清時期,商業不斷發展,商人的資産不斷累積,勢力也不斷壯大,他們爲了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想法設法的入仕做官,與文人的交往日益密切。除了極少數的奸商,大部分的商人還是非常注重聲譽的,他們做生意童叟無欺,在文人士子之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于是這些儒生開始漸漸放下士人的架子,甚至還和商人們一起經商,因爲商人們的誠信經營符合儒家文化中的正直思想。在這一時期的記載中,商人和儒生經常“奔走于市、互相往來。”甚至儒生們還爲商人大賈寫傳記,以此來體現他們的社會地位,社會的價值觀念也從“抑商”到“重商,”從“重農抑商”到“工商皆本”思想的轉變,體現了士人對商業的推動,也體現了商品經濟在明清時期的蓬勃發展。
3、平民也經商,專業商人的出現
俗話說:“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平民百姓們也熱衷于經商。《連城縣志》風俗志載道:閩中僻邑, ⋯⋯富者僅足于供輸, 貧者不免凍,⋯⋯而財貨甚少, 各務生理, 而商賈爲多。”明清時期商賈雲集,而普通百姓所從事的農業卻逐漸衰退,這也是小農經濟衰退的一種表現,所以重農抑商的政策開始轉變,雖然不能說是“重商抑農”,但是這一政策的松動,還誕生了新的商人團體——商幫。隨著商人隊伍的不斷擴大,誕生了以徽商、晉商、潮商、蘇商、粵商等著名的商幫,他們經過幾代人的不斷努力、辛苦經營,由最初在社會底層摸爬滾打的農民,變成了富可敵國的商人團體,他們突破了重農抑商的傳統價值觀念,才使得商業進一步發展,可見“工商皆本”的思想不僅是由于士人階層的推動,更是由于普通百姓的不斷探索和先進的價值觀念的轉變。
4、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明清時代的商品經濟高度發展,促進了商業的繁榮,出現了許多的工商業市鎮,爲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創造了有力的條件,商業市鎮的發展促進了手工業的發展,很多的手工作坊、織布工廠、陶瓷廠開始興起,開啓了手工業專業化和市場化的轉變,雖然不像西方的工業革命那般轟轟烈烈,但也算中國的早期工業化。資本主義萌芽雖然在近代前夜的發展中並沒有正真發展起來,但是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工商業的發展,是“工商皆本”的民本思想的體現。
5、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明清時期的商人雖然同士人們交往,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商幫,但是他們還是熱衷于將所有的財産用來兼並土地,嚴重限制資本向商業資本的轉變,社會經濟發展依然停滯不前。尤其是清朝時期,實行嚴苛的“閉關鎖國”政策,中國以“天朝上國”自居,那剛剛興起的資本主義萌芽,就被扼殺在了搖籃裏。雖然工商皆本的思想一直存在著,但是縱觀清朝,還是以農業爲主,雍正皇帝就認爲,農業是國家的根本,商業依然爲“末。”被稱作封建社會回光返照的康雍乾隆盛世,也仍然是一個重農抑商的時代,可見無論“工商皆本”的思想如何盛行,始終都改變不了根深蒂固的“重農抑商”的基本國策。只不過這一國策隨著人們價值觀念的轉變,被沖淡了一些。
總結
商業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中國從幾千年的重農抑商思想到工商皆本思想的轉變,不僅體現了商品經濟的發展,也體現了在時代的浪潮中,人們價值觀念的不斷更新。今天的中國,是一個工業、農業、商業都非常發達的國家,我們的經濟體已經不再是單一的小農經濟,而是更加先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它與重農抑商和工商皆本的思想一樣,都是適應時代發展的産物。
在經濟發達的現代社會,我們要堅持重農抑商思想中的以農爲本,因爲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同時更要堅持工商皆本的思想,因爲無論農業多麽發達,一個沒有商業支撐的國家的路都是不長遠的,要實現一個強大的國民經濟體,我們就應該不斷更新自己的價值觀,農業和商業齊頭並進,才不會重複清朝的錯誤,推動國家的經濟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