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住房制度,我們學的了嗎?
原創作者:李宇嘉
微信公衆號:李宇嘉地産筆記
國人熟悉的發達國家中,新加坡絕對排的上號。盡管是個城邦國家、地圖上的”一個點”,但經濟發達、管理有方。特別是,不管在城市規劃、環境保護,還是住房保障,管制房價,放眼全球,無出新加坡右者。近兩年,全球房價暴漲,就連嚴刑酷法管制樓市的德國,柏林、漢堡等大城市的房價和租金也開始暴漲,但我們卻很少在各種房價榜單裏看到新加坡。
近期,我國重點城市的主政者,都在爲如何控制房價煩惱。因爲,即便全款購房,也擋不住置業熱情,不得不祭出政策空間逼仄的”搖號”。日前,筆者參加一個研討會,與會者再次談起”學習新加坡”。事實上,向新加坡這個中華色彩濃厚的國家取經,並不是新現象。上世紀80年代以來,四小龍太震撼,驅使國內考察團一波接一波,新加坡研究文獻汗牛充棟。
目前,新加坡90%的人擁有住房、人均住房面積超過30平米,年輕人進入社會2-3年內就可以買套房。每個社區都很漂亮,附近的學校質量都是一樣的,每個社區400米內都要建一個公園。很難想象,700平方公裏的彈丸之地,人口密度(7697人/平方公裏)全球第一,每年都向全球引進人才(我國一些文藝界名人也是新加坡公民),居然有如此驕人的住房成就。
談起新加坡的公共管理政策,就不能不提”組屋”,這被認爲是新加坡偉大住房成就的基石。目前,新加坡有600萬居民,80%的人住在組屋中。組屋是政府提供的低價商品房,也是保障房。借助低價征地、低息貸款,中央公積金,大多數居民的住房訴求都能滿足。即便是對于20%的最低收入人群,政府可提供房價70%-75%的補貼,其余的可申請30年期的低息貸款。
爲何,新加坡采取近乎完全保障的模式?這要從新加坡建國說起。二戰以後,李光耀領導下的新加坡,本來要加入馬來西亞成爲一個邦。但是,新加坡很獨特,它是英國長期開拓的一個橫貫東西方的國際港口,75%的人口是下南洋的華人,經濟發達,李光耀要求平等,這與周邊印尼、馬來等國家的特色、治理模式、認同等完全不同,新加坡只好走上了獨立道路。
向來,同族社會不怎麽認同離鄉背井、定居海外。二戰後,新中國汲取現代知識,向海外華僑尋求協助。身份認同的驅使下,很多愛國華人華僑回到祖國,這對于李光耀領導下的新加坡是一個挑戰。另外,二戰後各國的民族自豪感崛起,荒草叢生,連淡水都沒有的新加坡,別說華人,就連占14%的馬來人、9%的印度人、2%的其他人,也有可能用腳投票而一走了之。
形勢嚴峻,李光耀政府首先要做的是,把人民留住,這是立國之本。用李光耀在1965年新加坡建國時的講話來說,”我們最珍貴的資産,就是獲得人民的信任”。在一個完全是移民組成的多元宗教、文化、語言的國家,要把人民留住,認同這個國家,就必須實現全面融合,將多種族社會打造成多元文化國家。因爲,經濟混亂可以重回正常,但社會混亂可能就一去不複返了。
獲得身份認同,實現全面融合,每個人都要有一方土地。就如李光耀所言,”人人擁有住房,他們會覺得自己是這個國家的主人,捍衛國家是自己的責任”。從1960年,新加坡就提出人人”居者有其屋”。認同和多元融合,也驅使全國700多所學校、公園等公共服務,都要平等分配。爲此,威權把土地低價收歸國有,銀行貸款要低息,任何單位都要強制建立公積金。
這種獨特的體制下,在相當長的發展過程中,房價不允許上漲,也不可能有多大上漲空間。筆者認爲,新加坡是個獨特的國家,全球難找第二個,新加坡的住房制度也是獨特的,其形成有著嚴格的、多維的曆史先決條件,甚至是迫不得已的選擇,其城市規劃和管理,也意在增加人民的國家主義自豪感。因此,新加坡的住房制度,只能領會其魂,而非學習其形。讓人民留下來,這是最該學習的地方,也是當前國內各地功利性人口政策值得反思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