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官方首提“學習新加坡模式”上熱搜,引發大家關注。那麽“學習新加坡模式”後,樓市風向將發生巨變?房價會下降嗎?
深圳學新加坡模式
樓市風向要變
1
8月20日,住建部央行重點房地産企業座談會重申“房住不炒”;8月26日,住建部會議強調“房住不炒”和“三穩”。此次會議沈陽、長春、成都、銀川、唐山、常州等城市政府及所在 省(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人參加會商。其中成都、銀川、唐山都因爲樓市較熱抑或是房價漲幅較快引起市場較多關注。
回顧7月24日舉行的房地産座談會上,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杭州、沈陽、成都、甯波、 長沙等10個城市政府部門相關負責人參會。大部分參會城市均因樓市較熱,房價上漲太快等原因引起市場關注。當然長沙則是控制房價較好的城市,作爲經驗分享城市參會。
總之,整體是樓市過熱或者房價漲幅過快的城市,在“房住不炒”的大基調下,將引起市場關注,被“點名”參會。點擊查看調控對房價的影響<<<嚴查捂盤控高價盤 房價下降的機會來了?>>>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便是房價上漲過快城市的典型。因此在“因城施策”的指引下,進行一系列的調控政策,如限購升級。
據了解,8月28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學凡在公開場合提出,新加坡是深圳學習榜樣,未來深圳市60%市民將住在政府提供的租賃或出售的住房中。這是官方首次提出“學習新加坡模式”,希望加大住房供應,推進大規模住房建設,讓市民從 ” 住有所居 ” 邁向 ” 住有宜居 “。到2035年,深圳將新增建設籌集各類住房170萬套,實現市場商品住房和三類公共住房套數4∶6的供應結構要求。這三類公共住房是指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公共租賃住房。其中公共租賃住房的發展目標爲110萬套,每年公共租賃住房建設10萬套。
此次,深圳高調宣布“學習新加坡模式”傳遞出一個信號:深圳作爲中國改革開放示範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房地産市場走向具有風向標意義,意味著樓市格局將發生巨變。
長沙、重慶已有類似模式
對房價影響如何?
2
學習“新加坡模式”,並不意味著照搬硬抄,而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其實,在深圳學習“新加坡模式”之前,國內已有城市實施類似模式,如重慶和長沙,根據自己城市本身特點,活學活用研究出屬于自己城市的一套調控“打法”。
重慶
據了解,目前重慶保障性住房有廉租房、公租房、人才公寓等。
有數據顯示,近年來,重慶市已建成14.3萬套廉租房,經濟適用房使14.1萬戶居民圓了住房夢;通過“城中村”改造,安置了27.3萬戶;建設130萬平方米的農民公寓。重慶共有55.7萬戶居民,直接受益于以上住房保障措施,有效解決了低收入群體和困難群體住房問題。
公租房方面,到2020年重慶一共建成4000萬平方米的公租房,中心城區已有21個公租房小區,基本滿足中低收入群體的住房需求,確保市民“住有所居”。人才公寓方面,租金低于僅比公租房貴3元,且可拎包入住。滿足區域人才居住需求。
長沙
據了解,長沙一方面大力發展公租房,堅持每年新建保障性公租房近2萬套,現共有公租房23.78萬套,基本滿足全市中低收入群體的住房需求。
另一方面大力建設租賃房:如青年公寓和公租房,租金低于市場價,主要提供給到長沙就業的大學生。
從上述兩個城市看,共同點就是在供給側方面加大力度,從保障性住房入手,確保市民“住有所居”,與新加坡模式組屋制度,確保市民“居者有其屋”有異曲同工之妙。
那麽,重慶和長沙的房價得到有效控制了嗎?
有數據顯示,新一線城市中,房價收入比相對偏低的城市前三爲長沙、沈陽、重慶,其中長沙房價收入比最低,收入漲幅明顯跑贏房價。 另外在2019年全國50個典型城市房價收入比排名中,長沙也是墊底。
此外,重慶作爲四大直轄市之一,房價確是直轄市中最低的。這不外乎與重慶的調控政策以及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實施有一定關系。
與此同時,黃奇帆在重慶任職期間的25%理論有關,即每年房地産的總投資不要超過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的25%。也就是說,超過25%一定供過于求,低于25%又供應不足,不適應城市化。如果一個地方基礎設施投資中,房地産占了百分之七八十,長遠看沒後勁。
因這一理論的執行,2013年到2015年,重慶GDP增速“三連冠”領跑全國,房價盡管有所漲幅,但未出現2018年期間的大漲情況。
業內人士稱,若全國學習“新加坡模式”後,未來將有公租房、人才公寓等保障性性住房大量入市,住房供應增加。假如保障性住房與新加坡組屋一樣可低于商品房價格出售,可以預測未來全國房價均價被保障性住房價格拉低,出現明顯下降,但不代表商品房價格會下降,相反因商品房具有更優質的配套,類似新加坡的私人住宅,價格會更高。不過整體來說,商品房市場供需兩端受到保障性住房擠壓,導致收窄,若供需兩端基本維持平衡,商品房市場不會出現大跌,而是平穩上漲。因此學習“新加坡模式”對房價影響是有一定抑制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