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秀(右)在專欄文章揭露新加坡某導演在片場脾氣差,老公戚玉武(左)受訪時也指出本地有些導演目中無人。(檔案照)
新加坡女星白薇秀最近在《聯合早報》專欄文章,揭露本地某導演在片場脾氣差,對演員呼來喝去,尤其對臨演或不知名演員更直接以“誰誰誰”代替,比較她早年到北京片場給丈夫戚玉武探班,被工作人員以“白老師”稱呼,倍覺受尊重。
白薇秀又指稱,新加坡劇組工作人員連演員的名字都懶得記。被叫“阿Boy”的10歲小演員背地裏抗議,她覺得稱呼對方姓名是對人最起碼的重視,不然演員不過是戲裏的道具,任人擺布。
《聯合早報》記者就這個話題,采訪有在華人地區各地拍戲經驗的演員,請他們比較各地文化的異同。
童缤毓:四地劇組文化不同
拍戲足迹遍布新馬港陸的童缤毓分析四地劇組文化的不同:“在中國大陸,導演一般就坐在監控器前看演員的演出,不需要走到演員面前溝通,而且現場會有幾個副導演,幫忙看對戲和走位,也幫導演轉達信息,不是每個演員都有機會直接跟導演溝通的,一般只有主要演員或是經紀公司強大的演員,才有機會跟導演一起吃飯。
“大陸對于藝術工作者都稱老師,有時連我的助理也被稱老師,相等于我們這裏稱呼先生、小姐,就好比他們稱呼侍應生“服務員”,而我們則稱呼“帥哥”“美女”一樣,所以稱呼不是那麽重要,更重要的是態度。大陸劇組最少有百多人,大的可能兩三百人,工作人員不一定會記得每個演員的名字,所以都稱老師會比較方便,他們對于外國來的人也會給予很好的待遇,比如住宿、專車接送等,在新馬都不可能享有的。
“我在大陸拍戲,因爲是外國人,他們安排了一個跟組演員給我當助理,所以說到尊重,我覺得看個人情況,同時它也是雙向的。像有一次我拍一個武打場面,現場有一些假人死屍,也有臨演扮死人躺在地上,劇組對臨演都喊‘餵’‘那個來’。所以我想說的是,‘阿boy’‘阿girl’乍聽可能刺耳,但對于現場的工作人員來說,會不會就是一個統稱而已。”
至于新馬,童缤毓說劇組也就二三十人,最大五六十人,一個助導可能做五個人的事情,不同于大陸五個助導做一個人的事情,所以新加坡助導不記得每個演員的名字,或許也有苦衷,“我覺得折衷的方式是助導要記得角色的名字,因爲他是有看劇本的,那麽對助導來說就不是一個太大的負擔,同時演員又能覺得受尊重。”
“在香港,工作人員講粗話就好像唱歌一樣自然,他們覺得接地氣,但我們可能就覺得誤人子弟。我在馬來西亞時,遇到很多老一輩的香港導演,現場是粗話滿天飛,所以個人的心態很重要。我從跑龍套開始,那時導演都叫我‘美女’,相信也是因爲記不得我的名字,畢竟我演的只是路人甲。我那時年紀還小,就沒有多想,純粹享受現場的粗話環境,哈哈!”
對于自尊心強的演員,童缤毓說不妨給自己設立一個努力的目標,告訴自己有一天一定要讓導演記得自己的名字。
鄭斌輝:得看導演自身修養
鄭斌輝從新加坡進軍中國,也在馬港台各地拍過戲的他,也同意中國劇組現場太多人,很難要求導演記得每個演員的名字,能叫角色名字就很好了,他自己就常被叫角色的名字。他也指出,拍什麽劇種也影響現場氣氛,“戰爭戲比文藝戲緊張,現場的人說話也會大聲些。”
鄭斌輝說,他在中國劇組被稱呼角色名字。(檔案照)
他的結論是有沒有尊重演員,不是看地方而是看導演本身的修養。不過他也同意新加坡很多年前曾有來自香港的導演,在現場對演員大聲呼喝甚至爆粗痛罵都有。話說回來,鄭斌輝認爲每個人都有表達自己感受的權利。
戴向宇:香港導演較愛罵人
戴向宇從新加坡回到中國大陸發展,他覺得香港出身的導演比較愛罵人。他說,在新加坡拍戲的時候,和大家平時沒有什麽互動,但是回到大陸後,拍完戲會和工作人員出去喝一杯,慢慢變成朋友關系。
“我在新加坡時沒有覺得不被尊重,但是當年我年輕不太會演戲,曾被香港出身比較老一輩的導演罵過,回到大陸後,遇到香港來的導演,他們也會罵。至于大陸老一輩的導演也會說你,話可能也難聽,但不一定會罵得很凶。”
他同意一般大陸劇組人員會稱呼演員老師,或哥姐,相當有禮貌。他曾和來自美國的團隊合作電影《蒸發太平洋》(Lost in the Pacific),對于老外的觀感則是:“老外會覺得大家平等,更爲尊重。”
戴向宇曾與美國團隊合作,他說外國人覺得人人平等,劇組對演員更明顯表達尊重。
(檔案照)
林湘萍:是看個人
曾多年在大陸拍戲的林湘萍說:“大陸劇組的確會稱演員老師,但我覺得無論去到哪裏,其實都會遇到態度好或壞的人,我看過演員對工作人員不禮貌的例子,所以是看個人吧。”她建議大家不妨看看白薇秀這篇專欄文章,然後反省一下,是不是有尊重別人,是否須要改進?
張耀棟:新馬娛樂圈漸漸朝大陸學習
從新馬到港台都拍過戲的張耀棟,覺得大陸娛樂圈對藝人會比較多尊重,尤其在稱呼這方面,新馬兩地比較不明顯,但隨著大陸文化影響力的增加,新馬娛樂圈也慢慢朝這方面學習。
之前以特約演員身份到香港拍攝杜琪峰導演的電影《三人行》,他舉經驗說,香港團隊本來對他不熟悉,後來看到他會演戲,對他的態度明顯有更尊重,所以或許也跟演員本身的實力有沒有讓人信服有關。
大陸拍戲 李騰:貼心話語讓人窩心
李騰說起到大陸拍戲的經驗,感覺很受尊重,導演性情很溫和,等于定下待人態度的主軸,身邊的人也不敢亂來,無論人們認不認識,看到李騰都“老師前老師後的”。“導演忙完後,也會問我有沒有吃好睡好,房間是否住得習慣等,這些貼心話語讓我感覺蠻窩心的。”
戚玉武呼應白薇秀說法
戚玉武則呼應白薇秀的說法:“新加坡的影視行業的確存在這樣的現象,不但是導演、工作人員,甚至演員都有——對人沒禮貌,說話沒大沒小,不知天高地厚,有些甚至仗著自己資曆深或有名氣,目中無人。我在外國拍戲,越大牌、越有實力的演員反而對身邊的人越尊重、越謙卑。新加坡的社會這樣沒家教的現象,一些人會歸因于西化。”
記者:洪銘铧
一只愛生活、文藝範的小魚尾獅帶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領略小島深處那些鮮爲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聯合早報》旗下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