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來什麽樣的城市發展潛力會更大呢?如果在過去我們也許會覺得哪個城市人多、錢多、建築多、車流量多就有相對更強的發展潛力,也就是說人口多、經濟發達、交通網覆蓋面積大的城市就是發展潛力大的城市。當城市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如果城市的發展速度與配套設施不相匹配就會催生一種叫“城市病”的東西。城市病的具體表現有:交通擁擠、住房緊張、供水不足、能源緊缺、環境汙染等等。我們傳統觀念中那種發展潛力大的城市實際上只能稱之爲大城市,但並不能稱之爲好城市。
新加坡的天際線
那麽什麽是好城市?好城市與大城市的區別何在?好城市應當是以人爲本的城市。判斷一個城市成功與否的核心應該是城市的多樣性和活力,好的城市必須滿足安全、方便、舒適的標准。1898年英國皇室記者埃比尼澤·霍華德發表了題爲《明天的花園城市》專著,由此提出了“花園城市”這一概念。當時英國正處于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早期大發展階段:當時的英國首都倫敦是世界工業和金融業的中心,然而霍華德眼中的倫敦卻是一座“邪惡之城”,因爲在倫敦的富人區之外太多缺乏住房的貧民被迫擁擠在一起。
由威爾金森eyre建築師設計的海灣未來市政公園
霍華德對此開出的拯救藥方是徹底推倒重來。他在《明天的花園城市》這部作品中提到:停止倫敦城的發展,同時重新分布周邊鄉村的人口。當時英國的傳統鄉村正在日益走向衰敗,而霍華德卻試圖在城鄉結合的郊區建設新的小鎮——他所謂的“花園城市”。這樣做是爲了使城市中的窮人可以這裏重新貼近自然。霍華德所謂的“花園城市”是要被一圈農業帶包圍的,而工業則部署在規定的區域裏,學校、住宅區和綠化帶放在生活區,城市中心公共區域裏則是商業、俱樂部和文化設施等等。
如今新加坡是舉世聞名的“花園城市”。2014年世界銀行的統計數據顯示:在方圓700多平方公裏的土地上新加坡的人口密度爲每平方公裏7736人,位居世界前列。與此同時新加坡有大大小小340多個公園,居民區平均每500米就有一個公園,綠化面積占國土面積的45%,綠化覆蓋率達到80%以上。然而上世紀70年代處于市中心的新加坡河和加冷河盆地附近有2.1萬戶居民的糞便、生活汙水、垃圾直接倒入河中。如今的花園城市在那時卻是一片髒亂差的景象。
新加坡夜
當時的李光耀政府爲把新加坡打造成爲一個現代化的花園城市制定了“10年浚河計劃”和“城市花園行動”。身爲總理的李光耀身體力行在新加坡的許多公園裏親手植樹。到1983年新加坡已有450萬株樹木。如今新加坡的人均GDP位居亞洲四小龍第一,甚至還超過日本而名列亞洲發達國家第一,然而新加坡並沒因爲經濟的高速發展而損害自然環境。盡管國土面積狹小,但新加坡政府仍堅持保留10%的土地用來建造公園和自然保護區,同時新加坡政府還規定了人均8平米的綠化指標。
有“新加坡規劃之父”之稱的新加坡市區重建局前局長劉太格認爲:城市規劃需要考慮自然環境、城市曆史和城市定位三個關鍵因素。每個城市的自然環境都是獨一無二的,不能隨意更改和破壞。比如海邊的大樓高度需要嚴格控制,一般會比較矮,樓盤從海邊往內陸依次長高。這樣就能讓更多區域的居民欣賞到海景,而不至于被濱海大樓獨占。新加坡西面爲馬六甲海峽,南邊是新加坡海峽,所以新加坡將西南面規劃爲港口區,在港口區內設有大量臨港倉庫。
新加坡傳單Singapore flyer
新加坡通過建設新鎮來避免人口密集容易帶來的大城市病。在新加坡最早的新鎮之一大巴窯不僅建有多棟住宅樓,還擁有餐飲區、商業區、銀行、醫院、交通換乘站等完備的配套設施。居民絕大部分日常需求都可以在這裏得到滿足,甚至連辦理購房貸款之類的業務也能就地解決,不必跑出大巴窯在多個單位之間奔波。這樣的布局既方便了居民,又可最大限度避免交通擁堵。這樣的新鎮在新加坡有20多個。多個功能完善的新鎮加上便捷的交通系統以及高度遵紀守法的社會共識使新加坡在“治堵”上給大城市做出了範例。
進入21世紀後新加坡政府認爲綠化程度還不夠。新加坡政府的規劃理念是必須做到讓民衆“開門見綠”,所以只有地面綠化是遠遠不夠的,于是新加坡政府進而提出了“垂直綠化”的概念。新加坡政府用稅收優惠等政策鼓勵開發商和建設商在大廈的垂直牆面上種植密集的綠色植物。新加坡國家公園局還設立了“花園城市基金”用于公園建設或垂直綠化項目。新加坡的城市綠化工作是政府號召倡議,與此同時也是全民參與的:新加坡所有居民都會參與一年一度的植樹活動。
新加坡天際線Singapore Skyline
新加坡還格外重視對城市曆史的保護,從而較好保留了新加坡的文化底蘊。新加坡盡管是一個年輕的國家,然而卻頗爲注重對曆史遺迹的保護。新加坡市區重建局前局長劉太格曾說過:“每個城市都要有它的紫禁城。”這一觀點道出了新加坡對城市曆史的敬畏感。如今高速發展的新加坡仍保留了約7000棟老房子。這其中既有政府建築樓,也有民間住宅樓和商業樓,都是上世紀具有各地風格的建築。每棟老房子都有一段曆史,新加坡正是借此留住了自己的曆史記憶並將其傳承和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