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領域的新訂單和産出增長增速,我國1月份的整體經濟采購經理指數(PMI)高于去年的平均。
日本經濟新聞(Nikkei)與金融信息公司IHS Markit昨天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月份的整體經濟PMI是53.6,高于去年12月的52.1,也高于2017年平均的52.5。
指數高于50代表經濟處于擴張,低于50處于萎縮。
調查指出,今年初始,已有更多迹象顯示客戶需求增強,出口銷售增加。海外市場包括中國、韓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UAE)的需求上升。銷售增長也刺激企業增加産出,擴增速度進一步增強。
IHS Markit首席經濟師歐韋良指出,出口是新加坡經濟的關鍵驅動引擎,“1月份出口銷售增加是相當令人鼓舞的。”
1月份的新訂單指數已經連續20個月擴張。除了客戶需求上升,促銷活動、大量訂購的折扣優惠和政府計劃增加,同時促進了銷售增長。
爲了應付客戶需求,企業增加招聘,1月份的就業率增加速度是有關機構展開調查以來的最快增速。盡管有些企業表示增加的多是兼職工作,也有不少透露積極征求業務發展和希望從事自由業工作的人員。
可是,增加就業人數扔無法解決産能吃緊的問題,未能完成的訂單在1月份急速增加,是自2016年12月以來的最大單月增幅。
企業增加采購活動以應付擴産,然而,供應商出貨不及,導致供應鏈表現連續六個月下滑。調查指出,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人員短缺,無法准時送貨。
價格方面,調查顯示,通貨膨脹升溫。1月份投入成本的上升速度是近四年半以來最快。其中,薪金膨脹更是2016年9月以來最快。
企業爲了保護利潤,唯有進一步調漲銷售價格,調整速度比去年12月快。
隨著整體經濟逐漸全面複蘇,歐韋良認爲,薪金膨脹加速,“可能因此刺激家庭消費。”
本地商家對未來一年的展望持續樂觀,未來産出指數依然高于曆史平均,表示商家對經商環境、銷售預測、拓展店面、增加産品種類等方面持正面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