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集團旗下的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c Intellihence Unit)發布了《2020年全球生活成本調查報告》,新加坡不再是全球最昂貴城市了!
在今年的排名中,巴黎、蘇黎世和香港並列首位,而新加坡和大阪的排名分別下滑至第四和第五名。在新加坡吃土的小編,淚流滿面。
全球十大最貴城市排名如下圖:
全球十大最貴城市,來源:EIU
2014至2019年間,新加坡曾連續6年排名第一。香港在2016和2017年兩次排名全球第二,2018年微降至第四,2019和2020年全球並列第一。而一直以來以高昂生活費聞名的法國巴黎則自2003年以來長期占據前十大。
巴黎, 來源:聯合早報
這份全球生活成本排名是如何得來的,新加坡排名下滑的原因又是什麽呢?來和情報君一起來看看吧!
排名統計方式和局限性
首先大家需要注意,雖然這個報告叫做“全球生活成本”調查報告,但是所統計的對象並不是生活在城市裏普通民衆的生活成本,而是針對外派人員,比如被派到新加坡工作的外籍人士。
《2020年全球生活成本調查報告》以美國紐約的生活成本(生活成本指數100)爲基准,根據外派人員的生活方式,對比全球130個城市的138種産品和服務價格,包括食物、衣服、家庭用品、房租、交通、水電、私立學校、幫傭和娛樂活動等。
統計對象爲國際移民, 來源:ST
相信生活在新加坡的小夥伴們都知道新加坡在全球最貴城市排名上高居不下,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卻並沒有感覺在新加坡的生活成本十分高昂。這就要說到這份排名的幾個局限性了:
局限性一:無法真正反映當地生活成本
這個生活成本指數的設立有著非常具體的目的:爲了方便企業人力資源部門了解員工到海外出差或者工作的成本,而這些人往往都是高收入群體。
以新加坡爲例,經濟學人統計的消費籃子包括進口奶酪、菲力牛排等這些符合外籍人士“奢侈品味”的商品,而一般新加坡人則很少購買,反而對雞飯等國民餐品更加青睐。
昂貴的牛排
對此,該排名的主辦方也承認,這個指標的確存在“高端化”的問題。
即使是日常必需品,同樣的商品或服務,經濟學人智庫調查的價格也比平常本地人購買的價格要高。
局限性二:所有價格以美元統計,排名會因爲貨幣的浮動産生大幅變化
比如在今年的排名中,歐元和瑞士法郎兌美元升值,因此以美元來計算物價水平,巴黎和蘇黎世的物價自然攀高,而這也是兩個城市排名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瑞士法郎
換句話說,如果在巴黎,賺的是歐元花的是歐元,沒有轉換成美元的彙率問題,生活成本自然不會像以美元計算這麽誇張。
在今年的報告中也提到,由于本地貨幣對美元彙率的變動,導致今年的排名發生了很大變化。尤其是在美洲和西歐這兩個地區,美洲的貨幣對美元持續走弱,而西歐的貨幣則在大幅升值。
新加坡排名下滑原因
雖然在排名中大家都有“爭第一”的心態,但是在生活成本方面,大概沒有人希望自己生活的城市是全球最貴。
在連續獲得6年“全球生活成本最高城市”的頭銜後,新加坡今年終于摘掉了這個皇冠。那麽今年新加坡的排名爲何下滑了呢?
外籍員工大量流失
在新冠疫情期間,新加坡在內部阻斷措施和外部需求疲軟的雙重壓力下,經濟遭受打擊,裁員大潮也洶湧而來,其中被裁的不少是外籍員工。
此外,許多人合約到期後,在疫情的影響下選擇了回國發展,新加坡的旅遊限制也讓來新工作的外國人減少。
外籍員工處境艱難, 來源:聯合早報
再加上新加坡政府8月份宣布申請就業准證的薪金門檻調高,直接導致在本地就業的外國人大幅減少。
外籍員工的流失又進一步加重了新加坡經濟環境對策不確定性和勞動市場的疲弱情況,對新加坡經濟造成了沉重打擊。
新加坡整體生活費用下降
在疫情的影響下,自2003年以來新加坡總體人口首次下降。(詳見往期推文:新加坡人口10年來首降!外籍工作者數量銳減)
人口的減少直接導致的就是國內需求的萎縮,供過于求,消費價格停滯,甚至出現了通貨緊縮的現象,新加坡整體生活費用下降。
新加坡第二季度GDP環比下降41.2%
不過雖然整體價格有所下降,新加坡在一些方面的消費還是比較高昂的,比如大家吐槽比較多的擁車證和房價。根據世界最大商業房地産公司CBRE的2020年度《全球生活報告》,新加坡房價排世界第三,第一爲香港。
其實這場疫情不僅是對新加坡,在世界範圍內都對人們的消費水平甚至是習慣造成了極大影響。比如調查顯示,煙草和娛樂(電子産品類)商品自去年以來價格漲幅最大,而服裝類商品的價格卻大幅下跌,這可能也和人們疫情期間長期宅在家裏有關。
雖然作爲外國人,在新加坡生活消費水平的確不低,但是生活成本過于低廉也未必是一件好事,因爲這些城市往往會伴隨著政治動蕩或經濟衰退等不穩定因素。
總而言之,這份全球生活成本調查報告終究也只能起個參考作用,在新加坡真實的消費水平還是取決于我們自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冷冰冰的數據或許永遠無法反映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