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育兒和西方教育模式的不斷滲入,讓給孩子愛、給孩子自由、給孩子美好的教育觀點進入了家長們的視野。于是,家長們費勁心力以他們理解的愛與自由、美好與快樂來教養自己的孩子。
有的家長理解的自由是:幹脆放手,讓孩子自己管教自己。他們的理念是:孩子天生就知道怎麽管理他們自己,只要給孩子時間和機會,孩子們自然而然能夠長大成才。他們認爲對孩子一點不能幹涉,只要站在一旁看著就行了。
還有部分家長的想法則是:家長應該成爲子女最好的朋友。保持這樣的朋友關系要比管教他們、培養他們的能力和品性重要得多。
結果卻是,因爲成人沒有一個良好的自由觀,無法確定給孩子自由邊界的模式,造成了很多孩子由于得到過分自由,沒有獲得很好的教養,出現了教育上的漏洞,最終造成孩子的行爲問題。
對自由的普遍誤解
中國傳統的教育子女的方式主要是:嚴格管教。“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好苗子都是修出來的”的思想根深蒂固。
由于思想和觀念長期被限制,當在一個傳統模式下長大的人面前提出自由時,他的腦子首先能想到就是想幹什麽就幹什麽,而想幹什麽就幹什麽的實質其實就是從小到大很想幹卻沒有幹到的事情。
比如:當對一個20~30歲的人說給你幾天的自由,如果這個人從小到大都被壓著學習 整個學習過程是不愉快的,對上學受到的時間約束和做功課要付出的努力早已感覺到極其反感,再加上從小睡眠不足,他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想睡到幾點就睡到幾點,然後就是什麽都不做;
如果對一個中年人說給他自由,他可能就會想著好好地花一通錢,想去哪兒旅遊就去哪兒旅遊;
如果給一個老年人自由,他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需要兒孫來的時候,他們就來,不需要他們來的時候,他們就不來,想去誰家就去誰家,不想去的時候也不會被硬請去,想吃什麽就吃什麽……
人們所需要的這些自由都是他們在以前的生活中缺失的,一旦有了自由,作爲彌補,他們就想拼命地補足。
這只是內心的欲望而不是身心的需求。身心的需求在滿足之後就不再需要,欲望卻無法滿足,就是獲得再多,也還要索取,而且在索取的過程中,邊索取邊厭煩,直到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老一代中國人從小到大受到的他律過多,很少有人下功夫去培養孩子的自律,甚至已不相信人能夠培養起很好的自律。
但是,人們無論是覺得自己曾經獲得的自由夠不夠,覺得自己享受的自由好不好,都會在自己有了孩子之後,想要給孩子最高的精神禮品一自由。但是在給的過程中怎麽去把握自由的邊界,給孩子自由的邊界和對于給孩子自由後的擔心始終是一對矛盾。
給的自由多了怕孩子會變得放任不羁、處事霸道,不能適應主流教育;想給孩子一些規則和約束,又擔心給孩子的自由加上了限制,孩子不能得到“真正”自由,擔心幹涉了孩子的自由,會把孩子哪方面的潛能給扼殺了……
關于“自由”的一大堆問題一直是很多家長心中的困惑。
《追風筝的人》:當孩子失去內心的自由會是什麽樣
關于自由,有一點要很明確,那就是孩子內心的自由無論如何都不能被剝奪。
有一部電影叫《追風筝的人》,講的是一個富家少爺阿米爾。母親早逝,父親是一個有志向的富人,一心想把孩子培養成才。父親對孩子非常嚴厲的,孩子非常害怕父親。
有一天,孩子的叔叔來了,和父親一起坐在客廳裏聊天,在外面放風筝回來的阿米爾,像做錯了什麽事情,手裏提著風筝,肩膀耷拉著,臉上是異常凝重和即將倒黴的神情,斂聲吸氣地偷偷溜進來。
父親和叔叔坐在客廳裏,阿米爾想偷偷從他們眼前溜過,盡量不被他們發現,但還是被父親看到了。父親立刻厲聲呵斥阿米爾,阿米爾趕緊一聲不響地默默上樓。在上到樓梯一半時,阿米爾聽到他的父親在向他的叔叔抱怨他如何沒出息,如何懦弱……
當阿米爾聽到父親這樣評價自己,內心會感到自由嗎?如果自己認可的權威或者親人鄙視自己,那麽自己心中那個風筝線就永遠攥在那個鄙視自己的人的手中。無論其他人再怎樣給你自由,都不會感到內心是放松和自由的。
即使阿米爾在風筝比賽中獲得了冠軍,但是仍然顯得非常畏縮和不自信。在回家的路上,他最好的朋友、仆人的兒子哈桑爲了去追那個獲得冠軍的風筝,被3個壞孩子圍在胡同中威脅、強暴。阿米爾躲在角落裏,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裏。懦弱的他不敢出聲,離開現場逃回家去。
之後,他幹了一件令所有人所不齒的事情。他開始想辦法栽贓哈桑,要把他趕走,因爲哈桑的存在,使他更加能夠比較出自己的軟弱、畏縮和膽小。他擔心這件事情被他的父親知道,會對他更加不滿。
但他的父親對他要趕走哈桑卻感到非常失望,父親認爲阿米爾非但不勇敢,而且連起碼的仁愛之心都沒有……
一個在內心沒有獲得自由的人,一定不會是一個自信和勇敢的人,因爲他們不相信依靠自己可以生存下去,所以他們必須找到一個可依靠的人去依賴他們。
由于他們不相信人們會理解他們對生存的需求 會欣賞他們這種爲了生存而進行的抗爭,所以他們會使用陰暗的手段。
正如阿米爾,他不能讓他的父對他太失望,這是他活下去必須要具有的理由。他會冒死去爭取這個活下去的權利。
哈桑卻與他相反,沒有充足的物質條件,沒有高的身份,但他面色紅潤、目光堅定、長得虎頭虎腦、身體非常健康。
只有身心舒暢的孩子才能有這樣的體魄,因爲他曾經獲得過愛和自由,所以他內心充滿了力量,他用不著用陰暗的手段與別人競爭,因爲他的父親信任他,他用不著撒謊或栽贓別人獲得活下去的理由。
哈桑是勇敢的。那只風筝在成人來看,比起人命來不算什麽。但是作爲兒童的哈桑無法這樣算賬,他不會考慮到自己,只想到保護他朋友的風筝,在那些暴力孩子挑撥之下,他仍然堅持自己的觀點。
哈桑也是一個沒有母親的孩子,但是他有一個愛他的父親。跟哈桑相比,阿米爾有充足的物質和很高的身份,但是沒有內心的自由,他沒有生存的安全感,要通過陷害朋友獲得自己的生存機會。
因此,我們一定要給孩子心靈的自由,讓他們在任何時候都爲自己而自豪,成爲一個陽光、自信的孩子。
《放牛班的春天》:當孩子失去身體的自由會是什麽樣
以上是一個孩子的心靈自由被剝奪的故事,如果孩子身體的自由都被剝奪了,情況會怎麽樣?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裏,有一段這樣的鏡頭:新來的音樂老師和班主任馬修要上課了,他走到他要帶的那個班級的走廊上,就聽到走廊的那一邊發出巨大的喧嘩聲。
馬修老師被鎮住了,他停住了腳步,後來他似乎下定了決心,帶著一副視死如歸的樣子走向教室。在他打開了教室門的一刹那,教室裏的孩子們立刻兩手放在胸前,按正規的姿勢坐在自已的座位上……
可以看出來,這些孩子是一些長期受到他律管制的孩子,他們守紀律全因爲他們害怕某一個人或某一類人。當這類人出現的時候,他們會馬上做出那個人要求的樣子。
但是這會造成他們內心的壓抑和不愉快,所以他們會希望那個人趕快離開,當那個人離開後,他們就會反彈,去過分地滿足身體可以亂動的欲望。
當馬修進到教室,看到插在人體骨骼上的煙,沒有大發雷霆,沒有去懲罰那個插煙的孩子,只是溫和地跟孩子們開了句玩笑,說他不適合抽煙。
作爲老師,他這是在向孩子們灌輸像孩子們這麽大的年齡是不應該跟煙接觸的道理,但孩子根本不能注意到馬修的用意。
他們滿眼看到的是馬修是一個不嚴厲的老師,他們可以欺負馬修以獲得自由,于是教室立刻亂成了像老師沒有來的時候一樣,有人竟然搶走了馬修掉在地上的文件夾來耍弄馬修。
可以看到這時孩子爲滿足自由的欲望而創造的自由已經沒有了邊界,成爲破壞環境和傷害他人的工具。
從表面上看,這些孩子不用嚴厲恐怖的管理是不行的,于是校長進來了。校長往教室的門口一站,教室裏所有的孩子立刻按照最正規的姿勢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教室裏變得鴉雀無聲。顯然校長很爲自己的威嚴和力量而得意,馬修老師卻有不同的看法。
他當時就保護了那個領頭鬧事的孩子還把亂的原因歸結到自己身上。
電影最後,不是校長的壓制使這個班的孩子産生自律和積極向上的精神,而是馬修老師爲他們提供的合唱訓練使孩子們精神享受品位提高了。
孩子們被音樂的美好所滋養,被合唱的練習所滿足,自然地變得有同情心,關懷他人,遵守規則,並唱出了美妙的童聲合唱。
從這個故事裏可以看到身體和心靈自由都被剝奪的孩子,會利用任何機會來試驗自由。而這種自由是無組織,沒有目標的,出自于孩子對身體自由的欲望,于是它會超出人類社會的需要,走向對社會和自己不利的反面,成爲破壞行爲。
《超級奶媽》:當孩子獲得放縱的自由會是什麽樣
在電影《超級奶媽》中有這樣一個片段:
一位25歲的單身媽媽,有一個6歲和一個4歲的孩子。由于沒有爸爸,媽媽想把爸爸那份愛也彌補給孩子,所以從來不給孩子定規則和紀律。
但是孩子卻變得非常暴躁,看上去也非常焦慮。兩個孩子經常大打出手,家裏被搞得一片狼藉,連牆上的壁紙也被撕了下來。
每天晚上這位年輕的媽媽讓4歲的孩子上床睡覺都像進行一場戰爭,孩子會伸出頭不斷攻擊抱著自己的媽媽,並且發出狼嚎般的叫聲。
家裏實在沒有辦法正常過日子,于是請來了超級保母祖兒。祖兒爲這一家人和孩子建構了原則,並教媽媽怎樣給孩子建構原則,幾個月後,孩子變得非常平靜愉快,相親相愛。
影片情節表明,如果只給孩子自由,不給孩子原則,孩子想做什麽都可以,孩子在享受到充分的自由後並不快樂;由于孩子內心非常紊亂躁動,所以無法深入地工作,還要通過暴力的行爲發泄自己的焦慮和恐懼。
孩子不能在規則和自由之間形成比較,就不會感覺到自由,也無法了解自己的行爲邊界。邊界其實能給孩子安全感,沒有邊界,孩子會沒有安全感。
在這種完全沒有要求的生活中,孩子只能無邊無際地探索行爲的邊界,這正是沒有安全邊界的表現,所以表面上看起來,孩子獲得了自由,但實質上沒有獲得內心自由,而成人在貌似給孩子自由的同時,其實在忽視孩子。
給孩子的自由要有邊界
毋庸置疑,家長要給孩子自由,但是不能給孩子無邊的自由,必須給孩子有邊界的自由。
孩子是一個自然的人,其出生後生活的節律與將來進入社會的生存節律並不一致,要想讓孩子進入社會成爲一個社會人,就得使孩子的自然節律逐步變爲生存節律。
如起床、吃飯、睡覺、自由工作、組織活動、群衆活動等是成人需要爲孩子建構的基本社會節律,通過心理學家的取樣分組研究和比較發現:有設計的兒童生活比沒有設計的兒童生活更有利孩子適應社會。
那麽,什麽時候需要給孩子自由呢?我覺得以下三種情況需要讓孩子自由發展:當不妨礙孩子自己的發展時;當孩子探索的時候;當孩子工作(專心致志做自己的事)的時候。
end
作者簡介:lemon青檸檬,喜歡讀書,樂于分享婚姻育兒、情感心理相關內容。人生目標是每一個今天都比昨天優秀一點點。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