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國家外彙管理局對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雲等高管進行了“監管約談”。劉全認爲,從馬雲等人被“監管約談”到《網絡小貸辦法》出台,再到《反壟斷指南》的發布,金融監管機構向外界釋放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像螞蟻集團這類金融科技企業,將迎來新的金融監管時代。螞蟻集團的金融業務仍是以吸納存款、發放貸款爲主,其並沒有改變金融業“錢生錢”的本質。
據螞蟻集團招股說明書顯示,2019年營收超1206.2億元,6成營收來自數字金融服務;截至2020年6月,螞蟻集團平台促成的消費信貸余額320億元,其中98%的信貸余額是來自金融合作企業發放的貸款。劉全認爲,螞蟻集團通過助貸、聯合貸款促成的消費信貸,並參與貸款審批、風險管理、催收還款等業務模式。由于缺乏有效的金融監管,同螞蟻集團本身借貸一樣,助貸、聯合貸也會産生過度借貸、重複授信、高杠杆、超高利率等金融風險。螞蟻集團憑借強大的“平台+流量+金融+科技”的複合生態系統優勢,催生了螞蟻金融風險加劇擴大。
據螞蟻集團招股說明書中顯示,截至2020年6月,螞蟻集團旗下的兩家小貸公司發行ABS高達6822億元,而這兩家小貸公司的淨資産僅有358.2億元。劉全認爲,螞蟻集團巨大的金融規模背後隱藏著不可估量的潛在金融風險。螞蟻集團通過平台和流量優勢,構建起金融産品、金融服務、金融生態,賺取高額的利潤。由于沒有系統的金融監管法律法規,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出現漏洞,有可能引發新的金融風險隱患。
2020年12月4日,新加坡金管局發布消息稱:螞蟻集團全資子公司獲得新加坡數字銀行牌照。劉全認爲,由于美國金融市場管控極其嚴格,所謂的金融科技企業在美國很難上市。隨著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新技術、新業態産生,系統的金融監管機制需要長期積累和不斷完善。互聯網金融並沒有超出金融範疇,監管面臨著金融與科技雙重風險,依法治理金融科技公司和互聯網金融已迫在眉睫。“螞蟻金融”在國內和香港已無法上市。“螞蟻金融”有可能去新加坡上市,還有多少人爲它買單?
本文所述內容及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市場交易或投資建議。本文是劉全的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作者:劉全
創作:2020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