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快讀
  • 旅遊
  • 生活
    • 美食
    • 寵物
    • 養生
    • 親子
  • 娛樂
    • 動漫
  • 時尚
  • 社會
  • 探索
  • 故事
  • 科技
  • 軍事
  • 国际
快讀

20年後,這5種孩子不會被淘汰,你家孩子中了幾項?

2020 年 1 月 8 日 尤蒂卡母婴

你們有沒有想過,20年後你們的孩子是什麽樣?

或許,你們也曾迷茫,在如今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孩子當下的教育能不能跟得上未來社會的發展?他們的哪些能力將在20年後還具有競爭力?

這三組數據是著名兒童心理專家蘭海預測的未來。

第一組是20和47%。也就是說現在的工作20年之後有47%會消失,將近一半的人會失業。

第二組是20和65%。20年以後可能有65%的工作崗位是現在的我們所不知道的。

第三組是45%和55%。是指每個人進入職場工作的時候,實際上使用到或者被評價的綜合能力當中,只有45%源自學校學習的、可以用標准化方法測試出來的結果;而剩下的55%是我們身上所擁有的其他的基礎能力,包括獨立思考的能力、溝通表達的能力、自我認知的能力。

那麽,面對世界的千變萬化,究竟什麽樣的孩子才能在20年後依舊保持競爭力?

1.對新事物保有好奇心的孩子

每個孩子剛出生時都是對這個未知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心,總是想一探究竟,這便是科學界常說的科學精神。可是,這種能力不是孩子天生就有的嗎?

“別亂問”、“別亂動”,類似這樣的話你有沒有和孩子說過?如果有,這很可能就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殺手”。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心理學會原理事長張侃強調:

當下所推進的早期家庭教育,並不是說讓家長早早地趕著教孩子數數、認字,而是希望父母早點意識到要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和興趣。

如果總是不等孩子好奇和探索,就早早將各種知識強行“灌輸”給他們,孩子的好奇心就得不到滋養,興趣很容易被磨滅。

20年後,這5種孩子不會被淘汰,你家孩子中了幾項?

等孩子長大後,可能最討厭的就是學習,也討厭接觸新的東西,真的變成了“厭”。這樣的孩子在未知和變化的世界中也可能會最早被淘汰。

孔子講,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再看這句話,“學而不厭”也是建立在對新鮮事物有濃厚興趣基礎上的。爲什麽不厭倦?因爲孩子一直保有濃厚的興趣,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孩子才能夠想要去探索,並且在探索的過程中不斷收到良好的反饋,從而更加主動地再往更深層次探索。

和孩子所學的知識相比,這種對事物産生興趣的能力,才能和20年後的未來銜接起來,才是保證孩子在巨變中仍有不斷的探索精神,依然具備競爭力的核心素養。

2.有創新、創造能力的孩子

《遊戲力》作者勞倫斯·科恩认为,让人最尊敬的人是那些能够创造产业、创造就业岗位的人。

未來究竟會怎麽樣,現在誰也無法給出准確的答案,而生命中所有的活動,最重要的莫過于創新了,還有面對不確定的未來能夠靈活應對的能力。因此,相對于了解孩子在學校是否聽話、成績如何,我們更應該關注孩子是否具有創新、創造力。

孩子的好奇心就是其創造的巨大動力。沒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不可能創造出對人類、社會有價值的發明。保有好奇心的孩子創造力一定不差。

奇思異想是孩子創造思維的源泉。“五彩樹”、“藍太陽”並不是胡鬧,也不是瞎想,這是孩子獨特思維的體現。正是擁有這樣豐富的想象力,才激發了孩子創造出與衆不同的東西。

人工智能時代來臨,只有創造力才能讓人超越機器人。家長們應該注重培養孩子不斷創新的能力,讓孩子以創新的觀點和態度解決問題、適應未來的生活。

3.懂得管理情緒的孩子

每個人都會有情緒,孩子會哭會鬧,家長也會有煩惱的時候。

當孩子哭鬧時,家長正確的引導不應該是壓制孩子的情緒,而是讓孩子正確認識到什麽樣的宣泄方式是有效的,從而在下一次情緒爆發時能夠懂得處理情緒,平複心情。

學會處理情緒,孩子的心理才能健康,才能學會抗壓。擁有管理情緒的能力,日後即便是處于逆境,孩子也能夠在強大內心的彈力下,轉化情緒帶來的巨大的波動和傷害。

這樣,才能保證孩子在遇到挫折時,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逃避問題。孩子的人格才能更加完整,才能更好地適應未來。

4.擁有延遲滿足能力的孩子

什麽是延遲滿足能力呢?

在張侃看來,延遲滿足能力不是一種純粹的忍耐力,還是一種權衡能力和判斷能力的體現:懂得並能判斷出通過付出一定的代價能獲取更大的利益,由延遲滿足能力延展出來的選擇力、判斷力和權衡能力更重要。

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個著名的關于延遲滿足的實驗:

在一個小房間裏,只有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桌子上的小托盤裏有棉花糖、曲奇或是餅幹棒,讓數十名兒童待在裏面。研究人員告訴孩子們,他們可以選擇馬上吃掉零食,也可以選擇等研究人員回來時再吃,不同的是,等研究人員回來時再吃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棉花糖。

最後,大約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克制住了自己的欲望,堅持了15分鍾左右,等到研究人員回來兌現了獎勵。

實驗並沒有結束。離實驗開始的時間差不多過去了20年後,研究人員再次追蹤調查了這些孩子,最後發現,凡是能實現延遲滿足的孩子,成績更好,成年後更加成功。

世界變化很快,所提供的選擇也很多。而要在衆多選擇中懂得如何取舍,如何權衡和判斷則顯得尤爲重要。

所以,家長們應該注重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不要將孩子放在被動的位置上去管控和學會忍耐,而是要讓孩子逐漸發展出掌控自我的能力,從被動走向主動,依靠自己不斷提升的判斷力去實現自控。

5.學習能力強的孩子

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是許多家長非常關注的問題。

擁有較強學習能力的孩子,對自己會有一定的認識:

我想要什麽,我的理想是什麽,我擅長什麽;我想有一個什麽樣的人生,我應該怎麽做?

20年後,這5種孩子不會被淘汰,你家孩子中了幾項?

未來遙不可及,或許我們如今學習的很多知識在不久的將來都會被淘汰。面對這個變化中的世界,家長們應該培養孩子堅強的內心,以及強大的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不僅是學習知識的能力,還包括與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自我成長的能力,處理突發事情的能力等。世界瞬息萬變,但是孩子們也能用更積極的方式來應對每一次意外,順應變化,不斷學習,充實自己。

學習能力強的人在未來必定有一席立足之地。也就是說,現在擁有強學習能力的孩子,才能在未來更有競爭力,才能對社會有貢獻,對世界有態度。

總而言之,家長們應該注重培養孩子健全的心智、獨特的創造力、強大的學習能力以及完善的人格。除此之外,動手能力強、善于思考的孩子等,都將會在20年後成爲具有競爭力的核心。

父母要幫助孩子的不僅僅是當下的學習成績,而是要幫助孩子看到自己的未來,幫助孩子在少年時期養成良好的習慣。

在教育孩子這條路上,充滿著太多的不確定。

家長們只能不斷優化自己,讓父母這個角色扮演的越來越好。讓自己在和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斷成長。給孩子最好的愛、最理智的愛。

更多內容請關注尤蒂卡母嬰。

相關文章:

  • 散文二章:20年後,帶15歲女兒遊南京,鍾山依舊今非昔比
  • 20年後,經常被打和從不被打的孩子,差距真是天壤之別
  • 爲什麽別家孩子學東西快? 到新加坡定居,發現這才是孩子的起跑線...
  • 1999 年過去了,我很懷念她
  • 「薦讀」1999 年過去了,我很懷念她
  • 小男生對父母控訴:手機才是你們親兒子!手機才是我爸媽!
親子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2025 快讀 | 服務協議 | DMCA | 聯繫我們
Menu
快讀
  • 旅遊
  • 生活
    • 美食
    • 寵物
    • 養生
    • 親子
  • 娛樂
    • 動漫
  • 時尚
  • 社會
  • 探索
  • 故事
  • 科技
  • 軍事
  •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