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6日電 (付玉梅)“我們一定要學會與疫情共處。”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會長陳奕福近日在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采訪時反複提及這句話。
剛過去的2020年裏,陳奕福有不少“過山車”般的體驗–親曆公司停擺的絕望,又迎來“絕處逢生”的喜悅。回憶起來,他認爲自己始終還是幸運的。
隨著所從事的國際油輪運輸業務恢複至疫前六、七成,陳奕福期待2021年下半年能實現“滿血複活”。接下來,他們還在籌備一場宗鄉傳統春節活動。疫情的陰霾尚未消散,他希望盡力做好防護措施以爭取最大的機會,“給2021年一個新的開始。”
新加坡街景資料圖 中新經緯 張燕征 攝
等來一場“及時雨”
2020年上半年,陳奕福公司的油輪船隊基本都處于停運狀態,這是他從業20余年都未見過的光景。“今年尤其是上半年的影響確實很大,很多碼頭都封鎖停運了,我們的收入也受到非常大的打擊。” 陳奕福說,那時候的損失不可估量。
即便是已逐漸恢複國際航運,對陳奕福來說,400多名船員在隔離期間的費用也成了一筆不小的支出。他談到,因爲疫情期間的防範措施,船員在兩國分別要隔離14天,人均要花費幾萬元人民幣。“爲了確保船員的健康情況,我們在疫情期間還特意雇傭了醫生上船,這也是一項額外的人員支出。”陳奕福說,爲保障公司業務運行,他們想足了法子來應對疫情的考驗,“畢竟能重新開始就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在堅持的過程中,一直鼓勵他的還有疫情下的意外收獲。“前面幾個月實在是很糟糕,其間才有了一些轉機。”陳奕福說,由于許多碼頭關閉,接不了貨,公司停運的船突然派上用場——出租當貨倉使用。
原本在碼頭閑置著的油輪,憑借其倉儲功能再次打開了新市場,也給陳奕福帶來了豐厚的回報。“在4月中旬到5月底這段時間,一條船一個月的租金收益就相當于此前三個月的運輸收益。”陳奕福回憶起來還是難掩激動,認爲這個機遇無疑是一場“及時雨”,使他們看到生機。
直至去年7、8月份,陳奕福公司的油輪航運才逐漸恢複正常生産,截至目前恢複了六、七成左右。他期待在2021年下半年能實現全部業務恢複正常。
靈活辦公將常態化
現在的陳奕福,已基本適應了疫情下的工作狀態,並在談話中多次強調了“必須要去習慣”。疫情帶來的不便,也讓他探索出新的“靈活辦公”方式。
新加坡街景資料圖 中新經緯 張燕征 攝
“疫情下能更清楚地看到,員工都不在公司的情況下,到底公司的業務能不能正常操作?”陳奕福說,通過這段時間的一些嘗試,他們意識到公司對員工的管理可以更“彈性”,其次是去測試哪些崗位更適應這樣的模式。
比如,爲響應新加坡政府的倡議,陳奕福將公司員工分成了兩批,輪流到崗上班,其余時間遠程辦公。他說,這樣一是爲了防範風險,二是爲了方便管理。遠程辦公的模式也多元化,“在車上、辦公室、家裏,大家都可以隨時通過各種軟件辦公,已經成爲公司運作的新常態。”
此外,由于疫情各國出行不便,陳奕福幹脆就讓馬來西亞籍的員工留守當地發展業務,與新加坡總部遠程協作。
盡管公司規模和人數沒有因爲疫情有太多變動,但陳奕福認爲,若是以後需要優化人員結構,疫情期間員工的表現也會作爲一個參考指標。
“整體來說很靈活,即便是疫情後也可能會考慮沿用這種形式。”陳奕福說。
學會與疫情共處
對陳奕福來說,疫情期間的另一個溫暖來自于宗鄉華人華僑互幫互助的情誼。他還記得,隔離期間,有會館發起了記錄疫情生活的線上“手賬”活動,即便只是柴米油鹽的平凡敘事,也能傳達一份牽挂、鼓勵。還有各個會館之間,經濟發展情況較好的會館自發對其它會館進行幫扶,攜手度難關。“疫情下人性的善意得到了凸顯,也更有價值。”陳奕福說。
除了情感,還有責任。陳奕福是第三代移民,他的爺爺在1900年左右來到新加坡,父親也在新加坡出生長大。代代傳承下,陳奕福更加深知自己身上的擔子。“新生代移民不僅僅是要學習簡單的華文,還需要學習傳統文化,了解中國的發展面貌。”
這也是他近日堅持准備春節活動的原因之一。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成立于1986年1月27日,截至目前會員團體超過235個。該會自成立以來,一直肩負著帶動華人社會、推展華族文化事業、發揚其優良傳統的使命。
從去年7月開始,陳奕福就已經在擔心春節活動是否要繼續辦下去,而經多方協調後,一致認爲要盡可能地舉行,但也必須要經過有關部門的批准。
“一直到今天,我們還在不間斷地籌備。活動形式、範圍等需要根據疫情的進展情況來調整。”陳奕福說,往年晚會研究怎麽把人群聚集起來,今年則是研究怎麽把人群分散。
如若順利,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的春節活動將在除夕前一天舉行。“我們真的很希望可以把這個活動繼續辦下去,同時把風險降到最低,一同迎接一個新開始。”
陳奕福對未來持樂觀態度。他認爲,疫情常態化趨勢下,人們必須要學會和疫情共處,無論是企業運作還是日常生活,都要最大程度地去尋找適應的模式。“在這個過程中,個人的防範意識和防範措施極爲關鍵,這是對自己和他人負責的重要一環。”(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