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加速了電子支付在新加坡市場的發展。美國商業咨詢公司 FIS 的調查發現,有近一半的新加坡民衆目前都在使用電子錢包等無現金支付方式。此外還有 74% 的受訪者認爲,無接觸支付讓自己的生活更加便捷。
不過,盡管非現金支付在 2020 年中實現了高速發展,但新加坡市場在通往無現金支付的道路上依然存在著三大障礙,這三個障礙甚至需要花費數十年時間才能跨越。
非銀行用戶難以轉向無現金平台
提到無現金社會,首先要考慮無現金支付對不同群體造成的影響。需要注意的是,無現金經濟不只會影響那些依然偏向使用現金的人群,許多非銀行用戶(例如老年人)也會被無現金經濟所疏遠。這類群體的生活極度依賴現金,同時也缺少其他交易方式作爲備選方案。
貝恩公司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新加坡目前依然有 40% 的成年民衆無法享受到銀行服務。這意味著他們沒有銀行賬戶,同時也無法使用信用卡或貸款等服務。
盡管無現金交易在新加坡正在迅速推廣,但新加坡政府也無法犧牲部分非銀行用戶的權利,來實現徹底的無現金化社會。在最近幾個月中,新加坡政府正加大力度推廣數字銀行,同時向老年人群提供相應輔助,以幫助他們熟練使用數字支付等服務。
除此之外,不少企業也提供了包括現金在內的多種支付渠道,來幫助非銀行用戶逐步轉向無現金支付。
基礎設施更新需要時間
除了大量非銀行用戶之外,新加坡還存在著許多提供現金相關服務的基礎設施,淘汰這些設備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以 ATM 機爲例,目前新加坡仍設有數千台 ATM 機。此外在近幾年中,新加坡市場內的部分櫃台交易也被轉移到了新一代 ATM 設備上。
作爲“迷你網點”,ATM 機可以實現零排隊現金存款,同時也能解決用戶的賬戶或銀行卡問題。即使人們在將來不再使用現金,想要徹底淘汰 ATM 機也仍然需要一段時間。
更新基礎設施所面臨的另一大挑戰則是非接觸式支付設備的推廣,雖然非接觸支付能提供更快速和便捷的支付體驗,但這一技術的推廣卻並不是那麽一帆風順。
以無接觸銀行卡爲例,這一技術最早于 21 世紀提出,但直到近期才在新加坡的金融産業中被大範圍推廣。FIS 的調查結果顯示,有 32% 的新加坡受訪者表示,自己還未收到銀行發放的無接觸式信用卡或借記卡。
不過,新加坡用戶對于無現金支付的熱情很可能會加快該國支付設備的更新進程。Visa 的調查數據表明,新加坡線上無接觸支付交易量在 2019 年中增長了 12%。無接觸銀行卡是新加坡市場內最受歡迎的支付方式,有 84% 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曾使用過該方式進行支付。
現金交易依然占主導地位
Generation Pay 的調查結果顯示,有 71% 的新加坡用戶依然在使用現金,同時也有 76% 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更習慣使用現金、支票、信用卡和借記卡等傳統渠道進行支付。還有超過半數受訪者認爲無現金支付會導致過度消費。
此外,新加坡用戶在許多日常生活情景中都還依賴現金,例如發放紅包或購買雜貨。如果在短時間內直接推廣無現金交易的話,新加坡市場中必然會出現物流障礙。除此之外,無現金交易的推廣也需要用戶在行爲與心態方面作出轉變,但就目前而言,新加坡市場在這兩個方面都還沒有做好准備。
時至今日,世界範圍內還沒有哪個市場實現了真正的無現金經濟。雖然疫情持續的時間越長,無現金交易的推廣速度就越快,但不可否認的是,現金交易目前依然在新加坡市場中占主導位置。
本文編譯自 Do you take cash? 3 hurdles to a cashless Singap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