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熙愛 報道
政府將在2030年或之前增建六至八家綜合診療所,其中兩家位于義順中和淡濱尼北,預計最遲2023年投入運作。
衛生部高級政務部長藍彬明醫生昨天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衛生部開支預算時宣布此消息。
其他新建的綜合診療所將坐落在西部和中部,確切地點日後公布。當局是根據有關地區的基層護理需求是否能由綜合診療所應付、是否靠近交通樞紐和人口結構等因素來決定興建地點。
衛生部2012年宣布在2020年或之前建六家綜合診療所,其中,榜鵝和先驅的綜合診療所去年已開始運作,武吉班讓、友諾士、加冷和三巴旺綜合診療所最遲會在2020年完成。再加上昨天宣布的六至八家綜合診療所,到了2030年全國總共有30至32家綜合診療所。
衛生部也會繼續翻新較舊的綜合診療所,包括在去年7月和今年1月完成翻新的勿洛和宏茂橋綜合診療所,以及今年中將完成翻新的義順綜合診療所。
藍彬明說:“打造具可持續性醫療系統的基礎,就是要有紮實的基層護理,讓慢性疾病病患能在社區獲得良好照顧,享有更好的保健療效。”
本地目前有兩成的基層護理是在綜合診療所進行,其余八成在私人診所。除了增建綜合診療所,衛生部也通過基層醫療護理網絡(Primary Care Network)投入更多資金支助私人診所。
今年1月正式啓動的基層醫療護理網絡計劃,共有由340多家私人診所組成的10個基層醫療護理網絡。每個網絡由至少10家私人診所組成,成員診所可共用一組護士與護理協調員,爲慢性病患講解保健常識、提供護理咨詢和預約協調等服務。衛生部是在去年邀請私人診所申請加入。
藍彬明說:“衛生部對于基層護理的願景是‘一個新加坡人,一個家庭醫生’,基層醫療護理網絡將是衛生部鼓勵醫生和病人之間建立長期互信關系的計劃之一。”
他舉例,患有糖尿病的西蒂六年來都找同一名家庭醫生邝錦雄看診,邝醫生對她的需求有更深入了解。由于了解她的糖尿病病情,他勸她盡早檢查會否有其他病症,結果提早發現西蒂患有高血壓。
在基層醫療護理網絡下,邝醫生轉介她認識基層醫療護理網絡的護士,由對方指導西蒂如何調整生活方式,該護士的團隊也在邝醫生診所附近爲西蒂作眼部和腳部檢查,護理協調員則幫她安排看診時間。
衛生部接下來每年將撥款4500萬元資助這項計劃,爲期五年。藍彬明說,最終希望有一半參與社保援助計劃(CHAS)的私人診所能加入基層醫療護理網絡。他早前透露,目前加入網絡的私人診所,僅占本地私人診所總數的兩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