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員指出,數據雖然指向本地共享腳踏車的使用率偏低,但這類服務在本地還未成熟,很難預測接下來是否會更盛行,以及使用率會自然提升。
本地共享腳踏車的數量過去一年不斷增加,但一項針對約1萬輛共享腳踏車的研究顯示,大多數腳踏車日均使用量少于兩次,平均騎行時間也少于30分鍾,使用率偏低。研究員指出,除了控制業者車隊,還可通過改善基礎設施等方式提高使用率,以達物盡其用。
新加坡—麻省理工學院科研中心(SMART)未來城市交通系統跨領域研究小組在去年4月至5月間,分析了本地一家大型共享腳踏車業者連續九天的車隊使用數據,並在今年2月發表了研究報告。
報告顯示,該業者的車隊在研究期間從8000多輛增至約1萬輛,其中約14.3%在這九天中完全沒人使用,其余的使用量每天平均少于兩次,並有23.5個小時無人騎行。
不過,在巴士和地鐵站附近的使用率較高,研究員認爲這證明共享腳踏車主要用于連接交通樞紐的“最後一英裏”行程。
有必要控制業者車隊
參與研究的張嘯虎博士受訪時指出,數據雖然指向本地共享腳踏車的使用率偏低,但這類服務在本地還未成熟,很難預測接下來是否會更盛行,以及使用率會自然提升。
數據也顯示,若在約9萬平方米大小的範圍從零增至10輛共享腳踏車,每小時的平均使用量會增加0.7次,但如果從100輛增至110輛,使用量可能會降至每小時0.1次。
張嘯虎說:“要有效管理城市公共空間,控制業者車隊是有必要的。供過于求不但影響業者的經濟利益,也有損市容。”
本地目前有六家共享腳踏車業者,投放全島的腳踏車估計有10萬輛。由于頻頻出現腳踏車被隨意停放或丟棄的問題,國會本月爲停車處(修正)法案提出一讀,規定提供“無車樁”(dockless)共享服務的腳踏車、電動腳踏車,以及電動踏板等個人代步工具的業者須領有執照。
腳踏車分布不平均
根據新的執照措施,陸交局將限制業者最多能投放多少腳踏車,以更好監控總體數量。
張嘯虎指出,無法根據研究推算我國可容納的共享腳踏車“理想數量”,但他認爲,與上海的約45萬輛相比,本地目前的數量“還算合理”。
“當局在限制業者車隊的當兒,或許也可探討如何鼓勵公衆多使用這類服務,提高共享腳踏車的使用率。”他也提到,除了控制業者車隊,也可通過改善基礎設施推高使用率。
“新加坡天氣炎熱也經常下雨,如果能建造有蓋腳踏車道,或許能鼓勵更多人騎車,共享腳踏車服務也可能更受歡迎。”
研究員也觀察到,共享腳踏車的分布不太均勻,在有些組屋區,它們的數量似乎過多,以致使用率低于平均水平。
張嘯虎認爲,要讓腳踏車根據需求平均分布,業者有必要投入資源,廣泛移動。
“數據顯示,使用者一般不會騎超出一公裏的範圍,要通過使用者讓腳踏車分布到其他有需求的地點,應該很難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