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任平生
有一位父親,執意要爲自己的家庭建造一個特別的家。
于是他花了7年的時間存錢,3年的時間學習建築。 終于,他在森林裏建起了一座巨大的玻璃溫室,並在裏邊建起一座木屋。
這種“房中房”的形式,讓他的家人即便身處北歐也能感受到“地中海氣候”。 即便是晚秋,也可以吃到一串新鮮的葡萄。 無論四季如何變幻,房子內都生長著青翠的植物。
清晨陽光透進來,孩子們可以在透明的玻璃房下健身。
女主人拿著水槍,歡快地爲整個房子的綠植澆水。
當所有人都爲這神仙的豪宅所驚歎時,男主人安德斯卻說出了另外一個真相: “正是因爲這座自然屋,拯救了我一家人的命運。” 在華麗、精美和惬意背後,隱藏了一個讓所有父母戳心的故事。 一所玻璃房,竟然拯救了自閉症兒子?
男主人安德斯和妻子相遇的故事,就像大多數的浪漫愛情一樣。 兩人一見鍾情,互補且甜蜜。 像很多新婚小夫婦一樣,兩人想要打造出屬于自己的愛巢。 可是,這一切談何容易? 七年之間,兩人一直都在存錢。
直到1996年,他們才有錢買下這塊地。
可是這個男人根本不會,也不懂建築。 不過,他們有著無比堅韌的信仰: “只要我們有共同的目標,我們就情比金堅。” 白天上班,晚上建房,忙活了一年多。
沒多久,妻子羅斯瑪麗懷孕了。 這是一對龍鳳胎。 夫妻忙著帶小孩,根本就沒有精力建小木屋。 房子的事情就這麽耽誤了。 直到兒子喬納坦,查出了自閉症。 建房子的事情再次被提上議程。
夫妻倆人都非常沮喪。 安德斯形容:“一切都像是迷失在暴風雨中。”
“孩子非常敏感,我很擔心如何找到他需要的空間?” 查了很多資料、做了很多檢查,他們意識到兒子喬坦納需一個能讓他放松心情的環境。 很多自閉症的孩子,對外界極度敏感。
直面這個世界時,就像盲人出了家門面對車水如龍的馬路,被惶恐情緒包圍,手足無措。 不再僅僅是一個小木屋。
安德斯想爲孩子建一個不一樣的家——玻璃房。 “我想讓他通過這個房子,能感覺到身體和大自然的接觸,還能和這個世界保持合適的距離。” 這個想法源自于他看到的一本建築書。 曾有一名建築師把溫室建在了一座普通房子的外面。 于是,房子裏就有了非常溫和的氣候。 即便在溫度差異很大的瑞典,也享受到四季如春的天氣。 一所玻璃房無疑對自閉症兒童有著非常好的治愈效果。 在家裏也能看到屋外的情況下,這能給自閉症孩子內心一個很好的緩沖。 “你建造房子,我來照顧喬坦納。” 造房子,很快成了一家人的事業。 家裏所有人都參與了房子的設計。 喬納坦房間的門上有一朵小花朵,象征著整個家族的力量。
而這個小花,由孩子的祖父照著圖紙一點點雕刻完成。 門很厚實,是實木做的,隔音效果很好。 雖然他需要絕對安靜的空間,可他也討厭被關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裏。
于是,家裏的人爲他留了一個很大的電視房。
喬納坦有需要時就把門關上,獨處在自己的空間裏。
從家門口的小路走到湖邊對自閉症孩子的健康有好處。
爸爸安德斯每天都會帶著喬納坦去湖邊。
孩子很敏感,自然屋便給他庇護。
孩子很孤獨,玻璃窗便爲他打開了世界。
當兒子喬納坦在生日會上第一次完整地讀出生日賀卡時,老父親安德斯笑中含淚。
這一切,都說明喬納坦恢複得不錯。
一家人的心血有了回報。
其實,他也曾想要一個“完美”的兒子 這一切,看起來就像是童話故事般美好。
不過,真實的人生並不是如此,父親安德斯也曾一度陷入困境。
因爲,他想要一個更完美的孩子。
他本想的是如何能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踢足球,一起討論各種話題。
他想讓兒子也像他一樣,充滿了缜密的思考力,愛運動,足夠陽光。
“我本想著和孩子共度快樂的時光,但發現一切都不是自己想象的樣子,我完全崩潰了。”
于是,他拼命找資料。
因爲,他想要“解決”喬納坦的自閉症,想要喬納坦學會說笑、陽光開朗。
可是現實卻恰好相反。
孩子總愛躲在一個角落,沒有基本的表達能力。
無法接受正常的教育,不愛運動也不愛說話。
兩個人的關系,一度陷入僵局。
直到沉默的喬納坦說了一句話:
“爸爸,我爲你做了那麽多,你感受不到我的愛嗎?”
兒子的這句話擊痛了他。
“我曾經試圖去理解人類的大腦,想讓他做一些他做不到的事情,我其實是在尋找答案。”
“我一直把他當做一個問題去解決。後來我才知道,喬納坦不是一個我們能解決的問題。”
他終于明白了,孩子只能以他自己的方式去表達愛意。
全然接納,這個過程並不容易,但他終究是做到了。
兒子喬納坦的自閉症讓他思考建造這所房子的意義,也讓他明白了責任的含義。
他們的日子在一天天變好。
安德斯說:“我不知道能否改變世界,但我知道可以改變我自己的世界。”
實際上,他影響了更多的人。
很多進入這所玻璃城堡的人,會感到一種平靜和放松。
一座承載記憶、回憶、親情的溫馨城堡,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
安德斯也開始用建造“玻璃城堡”的經驗去幫助更多人,幫助更多人去實現他們的居住夢想。
自己是鮮活的,才有能量帶動另一個生命
爲人父母,我們總是希望孩子可以讀最頂尖的大學,做最有前途的工作。
可當你遇到一個自閉症孩子,你對孩子的期待,卻只能變成“生活能自理”就好了。
要接受這個血淋淋的現實,到底是有多艱難?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的自閉症患者可能超過1000萬。
0-14歲患者或超200萬,並以每年近20萬的速度增長。 隨著我國自閉症群體越來越龐大,這個特殊的名詞漸漸走進大家的視野。
對普通孩子來說幾乎不用學習的事情,自閉症孩子卻要經過大量的練習。
有相關數據曾表明:
在一個普通二線城市,高密度幹預每月花費, 6000~25000 不等。 對于症狀嚴重的孩子,父母需要放棄自己正常的人生,才有可能給孩子贏得一個最普通的人生。
所以,有人說:
這簡直是在跟上帝做交易。 面對無法改變的現實,又能做什麽呢? 阿甘正傳裏有一句話: “生活就是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麽滋味?”
在瑞典,一個父親爲了讓所愛之人有屬于自己的歸途。
于是,他建造了自然屋。
不知不覺間,驚豔了整個世界。
在中國,有一個自閉症孩子的母親,也做著同樣的事情。
因爲孩子在城市裏變得情緒糟糕,自閉症狀加劇。
她離了婚,辭掉高薪工作,離開生活多年的城市,帶著孩子去了大理。 大理是一個很合適自閉症孩子成長的地方,和自然的接觸可以有效療愈這類孩子的情緒。
她在大理定下來,並找到了賴以生存的生計。 從一個光鮮亮麗的媒體主編,轉變爲開微店的小老板。 除此之外,她還有了另一重身份——自閉症支持中心的創始人。 她和專業人士在大理創辦了一所自閉症支持中心,接收來自全國各地的自閉症孩子。 因爲有過太多特殊教育學校尋找的經驗,她深知一個適合特殊孩子生活的地方是多麽珍貴。
經曆了離婚、辭職、搬家,生活已經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在很多社會新聞裏,她是不幸的。 可也正因爲搬了家、和孩子一起過了另一種生活,她才發現:
原來母子關系可以如此輕松、惬意。
也因爲她創建的自閉症支持中心,衆多特殊的孩子和絕望無力父母有了人生的安棲之地。
關于孩子的未來,她說: 這幾年,我學會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再橫向對比任何孩子,他就是他,不是張三李四。 他只能是他,所以他的一切,我必須接納。 她看開了:
沒有誰規定人必須活得一樣。
她不僅有了一份釋然,還有了一份事業。
她曾也熬過多少漫漫長夜的掙紮,卻又在此之上生長出堅實的力量。
如果終將艱難,父母又該如何處之?
你或許沒遇到他們的難題。 但一定能懂這類的心情: 如果孩子太內向,會擔心以後是不是會被人欺負; 如果孩子一直都不說話,會到處找醫生查資料看看到底是哪兒出問題了; 如果孩子個子發育得慢一點,就忍不住開始想是不是哪裏沒做好? …… 很多時候,我們已經拼盡了全力,卻依然會時時焦慮。
如果孩子終將和其他孩子不太一樣。
如果人生終將要經曆一些磨難。
要怎麽辦?
這個世界,有輕而易舉就走到人群中間、閃耀著光芒的孩子。
也有拿一雙筷子也需要不斷練習的孩子。
在《穿越孤獨擁抱你》一書裏,一直在關注自閉症群體的作者張雁反複提到幾個關鍵詞:
改變、價值和愛。
面對一些“不太一樣”的孩子。
家庭是否能正確養育,以及社會環境的支持和包容,決定著這些孩子的未來。
就像是安德斯一樣,試圖讓孩子的一切完美起來,可最後卻發現這一切都是徒勞。
于是,他開始承認:
接受了不完美的生活,不完美的孩子,才開始有了真正的生活和愛。
穆旦有一首叫做《冥想》的詩歌: 但如今,突然面對著墳墓,我冷眼向過去稍稍回顧,只見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 不過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只要過好這每一天平凡的生活,我們何嘗不是自己的英雄。
只要給予了最真誠的愛,孩子何嘗不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這些人的故事,雖然“小衆”,卻是對每個母親和父親都有所幫助的。
無論生活多艱難,都要踮起腳尖生活。
只有父母是鮮活且強大的人,才有能量去帶動另一個生命。
個體的悲歡命運,和整個時代緊緊纏繞。
每個特殊孩子的父母,在改變自己的同時,也改變著社會的方方面面。
自閉症孩子需要父母的愛和關注也需要整個社會的支持如果今天的文章觸動你了點個【在看】再走吧並把文章分享給更多的人
讓更多的父母學會去愛和支持拜托了
—— End ——作者:任平生,自由撰稿人,沿著路走,直到把自己變成路。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處理,郵箱[email protected]。
☆ END ☆
近期好文:
1.從上海到新加坡,小學3次轉校,考入頂級中學,愛畫畫唱歌做飯,神仙孩子背後的秘密!
2.51個新加坡最熱門的假期營,把1-18歲的熊孩子安排得妥妥的~
3.【周末去哪】30杯網紅奶茶免費喝!最大書展低至0.5折,櫻花展,牛排買1送1
掃描小編二維碼手動拉你進同齡育兒群備注:孩子出生年份,比如2015
獅城辣媽首場公益講座周日開播記得掃碼觀看!
你的每一個“在看” 我都認真當成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