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到食物垃圾是本地一大環保問題,三名社會新鮮人林嘉賢、楊凱傑和劉嘉財從中嗅出商機,成立社會企業。
除了回收快過期的食物與食材,並設立網絡平台以超低價格轉賣,他們也與衆籌網站合作,利用所籌款項購買未過期且多樣化的食品,捐贈給弱勢家庭,讓他們能吃得好一些。
快過期的食物並不代表無法食用,但由于餐飲業者對食材的新鮮程度要求高,因此常常得棄用有效日期僅剩幾個月的食品。
三名社會新鮮人從中嗅出商機,去年成立社會企業“TreeDots”,專向食品進口商、批發商和餐飲業者回收快過期或有瑕疵的食品和食材,並設立網絡平台以超低價格轉售;他們同時也借此回饋社會,把食物捐贈給弱勢家庭。
年僅26歲的林嘉賢、楊凱傑和劉嘉財意識到,食物垃圾是本地一大環保問題,但這些食物當中,不乏還有能吃下肚的東西,因此決定化身爲“環保三劍客”,嘗試找出解決方案。
成立社會企業是大勢所趨,三人受訪時一致表示,年輕一代應擔起保護環境的使命,減少食物浪費的同時也回饋社會,而這種業務模式比單一的商業操作更具意義。
家境不佳也能吃到多樣化食物
楊凱傑以前在學校參與社區活動時注意到,弱勢家庭接收到的救濟品不外是美祿、餅幹和罐頭食品,他說:“這類家庭經濟情況可能不好,但不等于他們無法吃到多樣化的食物。我們希望改變這種情況,讓有需要的家庭也能吃好一點。”
除了乳制品外,三人一般對快過期的食品和食材種類都“來者不拒”,比如冰凍肉、海鮮、蔬果和飲料等。
自公司成立以來,他們與衆籌網站希望之光(The Ray of Hope Initiative)合作,由後者推薦適合的受惠家庭,定下送貨時間後,他們便親自把一包包食物送上門。
希望之光總監陳恩(33歲)受訪時對這三名年輕人的做法給予了肯定和贊賞。他認爲,所捐贈的食品種類重複性過高,的確是社區慈善活動面臨的一個問題,捐贈快過期、但又能安全食用,且種類更多樣化的食品,剛好可彌補這方面的不足。
陳恩說:“要負責推廣社會企業精神和慈善活動,尋找合作夥伴十分重要。希望之光除了衆籌,還有很全面的受惠者網絡,也提供跟進服務,主動了解受惠家庭的情況。TreeDots處理快過期食品的方法算是比較新穎的,我們會先尋找適合的家庭再推薦給他們,當中有大家庭,也有單親家庭。”
值得一提的是,三人借助衆籌網站平台成立食物基金籌款,再利用這些善款購買快過期食品捐出去。
林嘉賢說:“食物基金上一輪籌得了約300多元,我們用來買食物後所剩無幾,接下來希望能吸引更多人捐款,在減少食物垃圾的同時,與我們一起做善事。”
有興趣者可上網https://rohi.sg/case/details/Food-Fund—Project-Thanksgiving,了解成立食物基金背後的故事。
設網售平台讓食物價值延續
本地食物浪費的問題嚴重,去年制造的食物垃圾高達80萬9800公噸。
林嘉賢、楊凱傑和劉嘉財爲避免餐飲業者浪費食物,特別設立網絡平台,以超低價格轉賣有瑕疵或快過期的食物,借此催生出一種新的生態環境,讓這類食品繼續發揮價值。
爲吸引食品進口批發商和餐飲業者使用網絡轉售平台,三人不惜硬著頭皮上門推銷自己的理念,磨破了嘴皮,也挨了不少白眼。可喜的是,他們的辛苦沒有白費,目前已有近200名合作夥伴加入。
平台轉售食物價格比原價少一半
林嘉賢受訪時指出,有些食物因外表有瑕疵,如在運輸過程中被撞壞,但業者爲了保持食物美觀只好丟棄;有些食品的有效日期還剩三個月或大半年,或來自客戶取消的訂單。
他說:“有些食物只是外形不好看,但還能安全食用,有些因個別有瑕疵,導致整箱食物不能用。我們覺得餐飲業者對食物過期的定義很敏感,他們自我要求高是好事,但從另一角度來看,這樣的做法太過浪費。因此,我們希望從多種管道,尋找可再次利用這些食品和食材的方法,協助業者避免在處理食物垃圾時所制造的額外物流成本。”
林嘉賢說,在這個買賣平台上轉售的食物價格,比原價少了至少一半。“比如,還剩半年有效期的腌制雞翅,一元就能買到半公斤,整只雞大腿每公斤則不到兩元。”
他說,餐飲業者其實也可以自發地把這類食物捐出去,但這樣會增加營運成本和物流負擔。
計劃拓展事業版圖尋找新夥伴
如今,公司正式運作已有大半年,主要通過轉售交易抽傭賺取利潤。目前仍處剛起步階段,三人平日靠努力教補習和打工貼補支出。
劉嘉財說:“成立公司就想要走的長遠,我們也計劃在區域其他國家如越南和印度尼西亞,尋找合作夥伴。我們接下來會繼續尋找願意加入轉售平台的業者,希望他們能看到它的價值,爲減少浪費出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