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亂蓬蓬的細發辮、絡腮胡子、似乎一直在邀請你對話的眼神,只看照片你可能就會被傑倫·拉尼尔吸引住。
如果你剛巧還知道他被稱爲“虛擬現實之父”,同時身爲計算機科學家、音樂家、作家和藝術家,會幾千種樂器,20出頭就在硅谷名聲大噪,與馬文·明斯基等人工智能开创者们共事,是数字化世界的推动者但同时也是批判者,你会对他更加好奇。
在2017年出版的這本《虛擬現實:萬象的新開端》,拉尼爾回顧了自己從童年開始的人生經曆,並且詳述了自己對VR的認識,可以說是了解他本人和他所開創的VR的最佳途徑。
在1986年,作爲VPL Research的創始人,傑倫·拉尼尔首次发明了第一款VR頭顯——Eyephone,定義了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一詞,並且界定了其含義:綜合利用計算機圖形系統和各種現實及控制等接口設備,在計算機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維環境中提供沉浸感的技術。
這是一個廣受認可的定義,拉尼爾“嬉皮士”般的魅力使得VR一詞成爲了流行,一時間硅谷上下似乎人人都能談上幾句。這次他在書中直接抛出了52種VR定義 ,其中不乏技術、哲學、社會學、以及他作爲音樂家藝術家詩意般的探討。
看這本書的時候,我多次被拉尼爾對技術的熱忱、藝術家般敏銳的洞見、豐富的哲思和冷靜的批判精神所感動,能讓我們更深入的了解VR,同時也明白已經成爲我們的生活方式的互聯網,以及當下最熱的人工智能。下面就挑一些對VR有一定認識的人看過也會獲得全新啓發的一些定義來跟大家探討一下。
VR全面延伸感官
無論何時,第一次的VR體驗和看到的景象總是令人驚訝,印象深刻的。
在書的開端,拉尼爾描述了20世紀80年代末體驗一款最新的VR內容,當時通過一根從天花板上懸挂垂下的回線,電纜將Eyephone連接到一排冰箱般大小的計算機上。他身處于西雅圖市區,他佩戴著數據手套,但是計算有些失誤,他的手幾乎有整個城市那麽大。這只大手産生的超現實漏洞,讓他重新審視了自己面對的現實世界。
現在,三十年過去,計算機已經小型化,VR設備也可以獨立計算,不僅是有較爲精准的數據手套,定位和追蹤技術還能讓全身都沉浸在虛擬世界中去交互,滾動的傳動帶讓你可以感覺自己在奔跑甚至飛翔。
身體感官與運動應該是拉尼爾最爲重視的一點,拉尼爾給出了多個定義:
第1個VR定義:21世紀的一種藝術形式,將電影、爵士樂和編程這三種20世紀偉大的藝術結合在一起。
第5個VR定義:人類感官和運動器官的鏡像,你也可以把它想象成人體的反像。
第6個VR定義:一組越來越多的共同運作的小工具,與人類感官或運動器官相匹配。目鏡、手套、可以滾動的地板,這一切可以讓你感覺在虛擬世界中走了很遠,而實際上你是原地不動的。這個清單無窮無盡。
拉尼爾說,與之前的媒介設備不同,VR的每個組件在發揮功能時,都必須密切地反映人體的運動。
例如當你轉動頭部或者眼睛時,你所看到的畫面會隨之改變,你移動身體時周圍環境會變化,在虛擬世界中産生位移,你能蹲下或者側身躲避遊戲中的子彈,你用手能接住迎面而來的羽毛球……
正如我在《爲什麽說虛擬現實是一種終極媒介》這篇文章裏談到的,與媒介史上,一些媒介作用于人的視覺、或者只作用于聽覺,而且是強制性地施壓于我們的感官,不同于其他所有媒介,虛擬現實是第一個希望延伸我們所有感官,並且時刻反應我們身體運動的媒介。其中,觸覺和身體運動是媒介使用中我們最陌生的感官。
麥克盧漢的媒介理論的核心是媒介通過延伸人的感官,創造不同的感官比率,在他看來,書籍延伸視覺、廣播延伸聽覺、電子媒介延伸人的神經系統,“大家圍坐在電視機旁,看著變換的電光,就像部落化的人圍坐在篝火旁。電光和火光都同時在接觸我們的皮膚,直達我們的神經系統”。
說電子媒介延伸人的神經系統應該是麥克盧漢最讓人難懂的比喻了,其實麥克盧漢想要強調的是電視這種電子媒介帶給人的直接的感覺,讓人仿佛身處現場,讓世界重新變成了一個部落,人人都直接參與進事件和活動。
拉尼爾談到,“觸覺”是指來自皮膚或肌肉、肌腱中的傳感細胞的感覺,通常是指通過脊髓傳遞而不是通過感官器官和大腦之間的專門神經束傳遞的感覺。這種感覺與人類的運動是不可分離的,因此,觸覺不僅僅是感覺。觸覺包括接觸和感知,身體感知自己的形狀和運動的方式,以及障礙物的阻力。
觸覺隱喻則傾向于傳達直覺,一種直接的感覺。就觸覺來說,你是世界的一部分,而不是一個觀察者。與觸覺相比,其他感覺都是冷冰冰的,觸覺需要直接與世界接觸。
虛擬現實自然也是一種電子媒介,不過顯然虛擬現實對觸覺、身體運動的表現,非常直接而易懂,不再需要麥克盧漢式晦澀難懂的隱喻。
拉尼爾對觸覺的敏感,來源于他對樂器的喜愛。他從小學習樂器,他大部分的精力都花費在了學習一些少見的樂器上面。
在他看來,樂器是人類發明的最好的觸覺界面。當你學習一種在時空上非常遙遠的樂器時,你必須學會至少和原奏者相關的方式來移動你的身體。
或許對拉尼爾來說,VR也是一種需要他協調身體去演奏的一種樂器。
VR是一種終極媒介
第7個VR定義:相比之下,較粗糙的模擬現實促進了我們對物理現實深度的認識。隨著VR在未來的進步,人類感知也會相應進步,並讓我們學會更加深入地挖掘物理現實。
第9個VR定義:一項研究,有關連接人與世界間感覺運動的循環,以及該研究通過工程進行調整的方式。這項研究永無止盡,因爲人在研究中會不斷變化。
第18個VR定義:探索神經系統適應性和預適應性的深度時間機器。
第19個VR定義:探測運動皮層智能的機器
第24個VR定義:一種控制論結構,用來測量人類感知的探測方面,並使其被抵消。
第25個VR定義:一種測量比顯示更重要的媒介技術。
第33個VR定義:一種終極媒介技術,這意味著它永遠不會變得成熟。
正如哲學家所說,我們不是看到、聽到、聞到、嘗到和嗅到這個世界,我們只是擁有看到、聽到、聞到、嘗到嗅到的感覺。
一直以來媒介都在複制和再現我們的現實,而虛擬現實想要做的是讓我們在虛擬環境中獲得真實的體驗,VR首先要做到精確的測量然後是毫無延遲的呈現。當你的眼珠在快速轉動時,圖像的變化必須得跟得上。身體的運動與虛擬現實中的變化不相匹配時,常常會造成“眩暈感”。
在探尋人類感知現實的方式方面,VR有一種終極性的目標,這個探索永不會停止。
不少人擔憂建造的虛擬現實會完全取代現實,"一些VR狂人認爲,VR最終會超越人類的神經系統,到那時,就沒必要對它進行改善了,因爲它將會與人類的感知媲美。我不同意這個觀點.
在他看來,人類的神經系統經過了數億年的進化,已經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將自己調節到現實的量子極限。而且隨著人們對虛擬現實的注意,我們會更多地去關注現實世界的奇妙,比如一片葉子的紋理,一朵花的顔色,與現實相比,虛擬現實總會有哪裏不對勁。
他談到。“每個人都習慣了生命以及我們的世界中最基本的體驗,我們認爲這是理所當然的。而一旦你的神經系統適應了一個虛擬的世界,等你回過神來,就有機會體驗在圍觀世界中重生的感覺。最普通的表面、廉價的木材或普通的土壤,都在短時間內因其無限的細節大放異彩。”
正如很多研究者指出VR中的化身、感知會影響我們大腦的認知,比如當你擁有一個苗條的化身時你在現實生活中也會變得更注意控制體重,當你擁有一個肥胖的化身會讓你變得自卑。也有不少實驗將VR用于恢複人受損的神經系統,比如虛擬的肢體可以恢複人的神經系統的連接,讓人可以重新站立起來。
當我們在VR中編織新的身體時,我們也將延展我們的大腦,這將是VR冒險的核心。
VR爲人爲本 以體驗爲中心
第3個VR定義:能夠搭載夢想的媒介的希望
第23個VR定義:VR世界需要設計和工程工作,而且當你願意努力創造並分享自我體驗時,效果是最好的。這就像騎自行車,而不是坐過山車。
第27個VR定義:強調交互式生物運動的媒介
第11個VR定義:VR是最中心的學科
第12個VR定義:VR是關注體驗本身的技術
雖然VR在近幾年才變得成熟,但是其和計算機一樣擁有長達幾十年的曆史,其發展曲折,但是總會有人爲之著迷。
在1957年,電影制作人Morton Hwilig發明了Sensorama這樣一台多感官電影設備,可以提供寬廣的視野、立體聲的音效,甚至能散發場景中的味道、感受震動和撫摸,當然考慮到當時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各方面都很初級。目前Sensorama還有五台設備在運行,拉尼爾體驗過裏面的全部電影。
能模擬人的全部感官和身體運動,使得VR具備一個鮮明特點:VR是關注體驗本身的技術。同時它超越現實世界的束縛,創造出夢境。
這一特點讓拉尼爾爲之發狂。
拉尼爾在書中闡述了自己的成長經曆,他身爲猶太人,一直承受著身份帶來壓力,他母親是闖蕩紐約的設計師,父親是物理學老師,他從小天資聰穎,不用上高中就能上大學。他的成長有很多傳奇因素,從童年時期起就是一個對周圍環境格外敏感,能夠捕捉微小的變化,浪漫多情的一個人。
他描繪到“我兒時的經曆總是感官大于形式,體驗大于诠釋…我曾經無法忍受從一個地方飛往另一個地方,因爲情緒和環境的轉變讓我難以承受。”
他極其豐富的感受卻很難傳達給旁人,而VR不同,如果想讓別人同你分享夢境,邀請他們進去就可以,他們自己就能體驗到,不用費心解釋。所以他說,VR是一種整體表達方式、分享的是一個清晰的夢境,是擺脫現實束縛的一種方式。
以一個更容易懂的比喻來說,享受VR需要注意力、精力和技能,它像是自行車,而不像過山車。
互聯網、人工智能的對立面
第45個VR定義:以人爲本、基于體驗的數字技術有望推動數字經濟,使作爲價值來源的真實個人不被忽視。
第46個VR定義:VR=-AI(VR是AI的對立面)
第51個VR概念:一種可以讓你換位思考的媒介,它有望成爲增強同理心的方式。
一位記者在采訪拉尼爾的文章中寫道, 拉尼爾就像是約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的间谍小说,比如说以冷战为背景的小说《寒风孤谍》(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總是少不了潛伏間諜、變節者、雙重間諜。這些人深居敵人內部,卻背叛了他們曾經效忠的意識形態。
拉尼爾對互聯網、人工智能的批判更多的呈現在《你不是個玩意》《互聯網沖擊》這兩本書中,分別從人與互聯網的關系、互聯網對經濟的改變來反思互聯網和人工智能。
與一味地追求技術進步的人不同,拉尼爾看到了技術對人類本身以及社會的巨大威力,因此作爲技術先驅更應該爲自己研發的技術負責任。
他支持早期的互聯網卻對Web 2.0尤爲反感,到現在爲止他都沒有任何社交網絡賬號。在他看來,以往的論壇等形式促進了以興趣爲導向的交友,是每個人都能參與的空間,而Web 2.0的博客、SNS似乎給了每個人話筒的自由,但是卻以一些固定的頁面格式,讓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變得 格式化變得淡漠。“這些碎片化、人情淡漠的交流卻削弱了真正的人際互動。”
他反對自己交往甚密的夥伴凱文凱利所宣稱的“蜂群思維”和互聯網衆包,將網絡思維最成功的案例維基百科視做一種失敗,維基百科將各種不同來源的資料整合在一起,隱匿了最初的語境和創作人背景,對信息和知識來說是一種極大的傷害。在他看來,群體並不能承擔最有創造力和價值的事情。
同時他認爲互聯網的免費經濟對社會上的中産階級帶來致命打擊,會導致社會經濟崩塌。大多數人會處于不利地位,他們的貢獻不會得到回報,權力和財富集中在最強大的網絡計算機的所有者身上。
對于現在火熱的AI,他更是毫不留情地指出:我們是甘願讓自己變笨,以便使得AI看起來更加聰明。與VR完全不同,AI似乎一直強調不需要人的參與。害怕AI比喜歡AI更糟糕,如果你害怕AI,說明你最相信AI。斯蒂芬·霍金和埃隆马斯克是当前代表这种恐惧的主要公众形象。
伴隨VR發展三十年,同時目前在微軟進行混合現實研究的他,或許也沒有想到現在VR與互聯網和AI都在融合發展。他所倡導的VR已經很難獨善其身。
面對不確定的未來,他在書中的最後說:深入而全面地享受技術是擁有技術的最好方式,不要被技術所擁有,要“潛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