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部昨天發出文告指出,機械器材事故是去年導致嚴重工傷的第二大起因。今年首五個月就有30起與機械器材相關的嚴重工傷事故。人力部近期針對制造業、建築業和海事業的350家公司展開行動,並發現有多達276家公司違例。
李思敏 報道
本地工作場所去年共發生74起與機械器材相關的事故,員工被這些器材或工具夾住、割傷或刺傷,其中九成傷者須截肢。
人力部昨天發出文告指出,機械器材事故是去年導致嚴重工傷的第二大起因。今年首五個月就有30起與機械器材相關的嚴重工傷事故
初步調查顯示,發生事故的工作場所沒有爲器材做妥善的防護,也缺乏風險管理等安全措施。
爲減少事故發生,特別是截肢事故,工作場所安全與衛生理事會(WSH Council)今年1月推出“手部安全”(Safe Hands)運動,強調預防員工手部和手指受傷的重要性。
人力部也在4月和5月突擊經常使用機械器材的公司,檢查這些公司是否安全使用機械器材。
人力部針對制造業、建築業和海事業的350家公司展開行動,並發現有多達276家公司違例。當局針對這些違例公司采取850次執法,包括六個停工令以及78個銷案罰款,罰款金額共值9萬1000元。
稽查員隊長楊上螢(29歲)受訪時指出,稽查員突擊公司時一般分爲三四隊,每隊負責檢查的項目不同,除了檢查器材本身,也須檢查員工是否懂得如何安全操作器材。
她說:“我們注意到一些公司的器材完全沒有任何安全設備,明顯違例,也有一些違例行爲較難檢測,需要仔細檢查才能確保這些工作場所的安全。”
一些公司不知安全條例
楊上螢指出,一些公司甚至對人力部明確制定的安全條例毫不知情,因此稽查員會爲這些公司提供相關資料和指導。
公司最常見的違例行爲包括機器沒有妥善防護、缺乏維修過程中可用的安全鎖定程序、進行風險評估時也沒有確保機械可安全操作。
楊上螢也指出,嚴重或屢次違例的公司也會被人力部“盯上”,稽查員會較常檢查這些公司,確保符合安全條例。
人力部職業安全與衛生稽查處處長陳仕豪指出,在2014年至2017年期間,機械事故多發于建築業、金屬工業和海事業。
他說:“大多數事故是在使用手用電子工具、鋸和金屬器材時發生。雇主和主管須找出並消除工作場所中的器材風險,並積極向員工傳達安全使用這些器材的重要性。”
陳仕豪也指出,人力部會繼續針對這些領域展開執法行動,確保雇主加強安全,消除工作場所的截肢風險。
在新加坡工作場所安全與衛生法令(WSH Act)下,被發現沒有采取合理措施確保員工健康安全的公司,初犯者可被罰款高達5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