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點燈
陳建輝原本是一名警察,他當時對一名慣犯的故事留下深刻印象,以致離開警隊投入社區服務時,仍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包容和幫助他人。
他去年與夥伴吳偉華創辦Rickshaw Coffee,目的就是希望一杯杯咖啡能成爲聯系感情的工具,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無論是咖啡店、咖啡館或是餐廳,在新加坡要喝一杯咖啡不難,困難的或許是用一杯咖啡,與他人聯系感情。
陳建輝(36歲)去年與吳偉華(39歲)正式創辦Rickshaw Coffee(三輪車咖啡),希望借由一杯咖啡,爲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搭建橋梁。
談到品牌名字和標志,必須從陳建輝創業前的工作說起。他在2004年至2012年期間,曾是一名身穿藍色制服的警察。其中,他有五年在社區巡邏,有時會通過咖啡和居民做朋友。
當時,他知道有一個人稱“阿李”的男子在區內售賣漏稅香煙,但警方一直無法追蹤到他的下落。
逮捕慣犯情景促成創業動機
陳建輝當時所知的是,“阿李”腳上有刺青,會騎著腳踏車售賣漏稅香煙,或者把“貨品”投進買家的信箱,以躲避追查。要是看到警察出現,他會不動聲色地騎車離去。
陳建輝說:“我們不斷與居民談話,才掌握更多‘阿李’的消息,讓我們有機會將他繩之以法。”
沒想到,逮捕“阿李”成了陳建輝事業的一大轉折點。原本以爲把“阿李”押回家時會查到大批漏稅香煙,但是打開門後,看到的卻是這個慣犯的年邁母親。
當時的情景仍曆曆在目,陳建輝憶述,“阿李”手裏拿著一包剩飯和炸雞,那天恰好是“阿李”母親的生日。
他說:“這讓我意識到作爲一名警察,我永遠是在事情發生後才能介入。我只能在對方最落魄的時候碰到他,我不喜歡這樣的感覺,也不希望在那種情況下與對方見面。這促使我開始思考,若可以在事情發生前介入,是否能更好地幫助他們,避免他們誤入歧途?”
陳建輝于2012年離開警隊,投身社區服務。雖然沒有立即賣咖啡,但“阿李”的故事令他留下深刻印象,以致于日後創業時,連Rickshaw Coffee的標志靈感都來自“阿李”。標志裏那個騎著三輪車、戴著帽子的人雖然看起來很卡通,但對陳建輝來說,這個標志就是那個提醒他要包容和幫助他人的“阿李”。
走入社區送咖啡與長者建立友誼
雖然卸下警察身份,但陳建輝仍然非常關心社區內的街坊,尤其是年長者。他說:“年長者經曆很多事情,所以具備年輕人沒有的智慧。我們常常在生活中試圖尋找捷徑,其實年長者的智慧與知識就等待你我發掘。以我來說,我就從年長者的交談中,學習到很多事情,包括做生意。”
陳建輝開始在周末時,帶著咖啡濾泡器具,在自己榜鵝住家區內,隨機問年長者是否要喝咖啡。他說:“過去這些年來,沒有人覺得我的行爲突兀,大部分都樂意接受……無緣無故突然聊天其實很難,但若請他們喝一杯咖啡,就比較容易打開話匣子,他們一般上也不會拒絕。”
他後來到各個社區角落如中峇魯,送咖啡給年長者喝,從而建立友誼。
去年4月,他在一些年長者的鼓勵下,決定創業賣咖啡,希望讓大家喜愛的海南咖啡,成爲更多人聯系感情的工具。他也繼續送咖啡給年長者喝,粗略算起來送出至少一萬杯。
陳建輝2015年通過朋友認識合作夥伴吳偉華,由對方負責發展業務。吳偉華說:“現代人生活步伐快,年輕人很少花時間坐下來,與父母分享生活的點點滴滴。我們認爲家的溫情已經慢慢淡化,因此希望大家手中的這杯咖啡,不只是一杯飲料而已,而是作爲一個跨代工具,把彼此的感情聯系起來。”
一開始,熟客是通過電話向他預約買咖啡,後來他才設立網絡商店。他們也特意把産品包裝設計成扁型,方便把咖啡粉包郵寄出去,說起來,這與以前“阿李”的“送貨”方式還有點異曲同工。後來,他們也推出冷泡咖啡和三角形咖啡包。
兩人選用本地供應商的咖啡豆磨成粉,再找一家本地工廠包裝。他們也在湯申大廈的Swingby商店舉辦工作坊,推廣品牌和理念。
計劃開咖啡館讓年長者經營 提供經驗分享平台
創業後,陳建輝和吳偉華也同樂齡護理中心合作,爲中心內的年長者免費提供咖啡,希望幫他們拉近彼此距離。
陳建輝是在去年7月于聖路加樂齡關懷亞逸拉惹中心開始提供免費咖啡。他說:“一杯咖啡讓他們坐下來與其他年長者聊天。”
兩人偶爾也會贊助一些專爲年長者而設的小型活動,借此回饋社會。
此外,吳偉華透露,兩人正與一些單位商討,開設一間由年長者經營的咖啡館,由他們泡咖啡、“捧”咖啡,甚至擔任導師,舉辦工作坊讓公衆參與。
吳偉華說:“在飲食業,很多地方都在追求自動化來提高生産力。但是這就導致食物味道流失,就如現在很多工廠制作的魚圓都少了一些舊時味道。我們認爲年長者動作雖然稍微緩慢,但他們有耐心,也會盡心盡力服務顧客。顧客也能和年長者聊天,向他們傾訴生活難題,年長者可以開導他們,提供意見。”
他說:“老人是我們最好的時光機,也是我的小叮當。他們藏有那麽多的智慧,但現代年輕人或因沉迷玩手機,不常發現他們的優點。我希望借由這個平台,讓年長者分享他們的經驗。”